收藏 分享(赏)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28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学历史在线 内容每天在变感谢陈慧宇老师提供资料2005年广东从化市高考历史模拟题一、 单选题 泰国纪念海啸死难者 镜头下的海啸死难者遗体 医院里的死难者遗体印度洋海啸给环印度洋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看以上图片,回答1-5题1、我国最早到达印度洋的应该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1【答案】B 【解析】本题要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最早到达印度洋”。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命题说明】本题考查观察再认再现以及理解问题能力。2、在环印度洋的国家中,与我国国情相似近代化过程命运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 B、伊朗C、索马里 D、也门2【答案】A 【解析】注意

2、试题的限制条件 。印度与我国一样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并遭受殖民压迫。并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获得独立,面临发展经济的任务。【命题说明】本题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3、印度洋西北的波斯湾地区是世界的重要的石油产地,70年代的中东石油涨价引起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表明:A、石油提价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必将带来世界经济的动荡;C、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加强;D、应该把石油价格保持在较低的水平3【答案】C 【解析】石油提价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B项表述太绝对,D 项表述不正确,石油提价引发其它地区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了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命题说明】本题分析

3、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此类试题可采取排除法灵活解决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国发展经济的措施与韩国不同的是: A、大量引进外资 B、发展对外贸易 C、调整经济结构 D、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4【答案】D 【解析】A、C、D是两国发展经济的相似措施,泰国利用东盟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发展经济,而韩国最突出的特点是五年计划。【命题说明】本题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比较记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措施及突出特点 。5、20世纪西亚产油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增加石油开采量 B、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C、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D、改善农业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5【答案】B 【解析】“冲破国际石油

4、垄断资本的控制”这是西亚国家发展经济的前提。【命题说明】本题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分析了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和促进农民、尤其是促进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增收的紧迫性、重要性,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文件突出了四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二是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三是从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外部条件的角度,提出了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四是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

5、策。阅读以上资料回答6-10题6、我国历史是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孟子的出发点是:A、维护百姓的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 C、争霸战争的需要; D、维护统治的需要6【答案】D 【解析】本题要结合孟子的阶级属性考虑。孟子是新型地主阶级的代表,其主张主要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但其主张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命题说明】本题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历史人物、派别一般要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7、以下措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是:A、商鞅变法 B、 均田令 C、土地改革 D 、三大改造7【答案】C 【解析】商鞅变法主要是解决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均田令下的农民对

6、土地仅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三大改造则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土地公有制,因此只有土地改革 将地主土地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命题说明】本题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要正确的理解土地所有权 的含义。8、1960年中共的八字方针主要是纠正( )领域的错误 A、城市 B、农村 C、党的建设 D、 文化大革命8【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八字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主要是为纠正农村左倾错误而提出的。【命题说明】本题考察学生对八字方针提出背景的理解能力。9、法国大革命中用分期付款的办法把土地卖给农民带来的长远的影响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B、农民的经济状况改善 C、农业长期落后带来国内的市

7、场狭窄 D、法国成为资本主义的农业强国9【答案】C 【解析】试题的限制条件是长远影响。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在当时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阻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国经济的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和造成市场的狭小。【命题说明】本题考察学生对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影响的理解能力。可对比英国的圈地运动理解。10、以下措施不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有: A、废井田开阡陌 B、 三十税一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包产到户10【答案】C 【解析】主义试题是否定选择,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农村生产力的世纪发展水平,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8、。要结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理解。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朝鲜外务省2005年2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由于美国继续对朝鲜采取敌视政策,朝鲜将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声明还说,朝鲜已经拥有基于自卫目的的核力量。据此回答11-13题11、朝鲜在历史上是中国的藩属国,中国政府失去对它的藩主地位是在: A、壬辰卫国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新中国的成立11【答案】B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2、朝核危机的爆发说明了: A、朝鲜想成为核大国 B、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C、完全是美国干涉别

9、国内政 D、中国和俄国的纵容造成的12【答案】B 【解析】【命题说明】13、日本积极地参与六方会谈的根本原因是: A、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维护自身的利益 B、受美国的控制 D、日本是朝鲜的核打击目标13【答案】B 【解析】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根本原因”。本题的A项干扰最大,谋求政治大国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因此选B。【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4、19世纪中后期,有人提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主张。这种主张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民族危机 实际上是以建立近代化的军事工业为直接目的 导致了以变法自强为目的的变法运动

10、 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攻击A、 B、 C、 D、14【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出法简化试题的难度。由于各项都是三项组合项,因此只要排出一个就行了,经分析这是洋务派的观点,因此“导致了以变法自强为目的的变法运动”的说法不正确。【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5、下列关于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主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B、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民生主义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三民主义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15【答案】B【解析】A项错在了“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民生主义主张“ 国家核定地价”并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

11、要求。D 项错在了“最早”的这一限制词上,早在早期维新派时就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全面把握三民主义的概念。北京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在这里发生了许多历史重大事件。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也将在这里举行。回答以下问题16 、“北京”这一名称正式开始于: A、秦朝 B、唐朝C、明朝 D、清朝16【答案】C【解析】“北京”在唐朝称范阳,清朝称京师,明朝时正式出现北京这一称呼。【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北京古今地名的把握能力。17、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今天的北京? A、靖康之变 B、靖难之役 C、庚申之变 D、戊戌政变17【答案】A【解析】“

12、靖康之变”是金军南下俘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其发生地 是在开封,当时称东京。【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18、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都发生在北京。后者和前者相比,不同点是:A、运动的兴起和日本的侵略有关 B、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斗争C、学生的斗争遭到了当局的镇压 D、形成了全国性的反帝斗争的潮流18【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发生时中共还没有成立,因此不可能受中共的领导。【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19、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重庆和北京召开过两次政治协商会议,两次会议都 A、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的的基础上召开的 B、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加并拥护共

13、产党的领导 C、都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D、都制定了宪法或者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19【答案】C【解析】A项错在北京政协会议上,此时国民党已经战败败退台湾,B项不符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D项不符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情况。【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可采取排出法简化试题的难度。近代史上,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人民反抗。依据所学内容,回答20-22题20、太平天国时期,英国表示:“绝不佐袒中国政府”和“恪守中立”,同时把北京条约文本抄送太平天国。英国的态度是因为A.太平天国和英国有相似的宗教信仰 B.英国承认太平天国也是中国的合法政府 C.英国惧怕太平天国进攻通商口岸 D

14、.英国幻想太平天国承认其在华侵略权益2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站在英国殖民侵略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大的特权。【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方侵略者对待太平天国态度的理解的能力。21、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列强之间目标不能形成一致 B.袁世凯实际已经控制了中国政局C.革命形势发展超出列强意料 D.革命派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21【答案】C【解析】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22、国民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方式有支持北洋

15、军阀进攻革命政权 制造惨案,阻止革命发展 趁中国内战,派兵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扶植新代理人,分化革命阵营A BC D22【答案】D【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出法解答。国民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主要是制造惨案,而没有派兵占领中国大片领土,由此排出B、C。而A、D的区别在于,经分析国民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分化革命阵营,因此正确。【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总结不同时期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不同方式。近代史上,列强先后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依据所学内容,回答8-10题23、根据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沿长江开放的口岸最西到达的省份是A.湖南

16、 B.湖北 C.四川 D.安徽23【答案】B【解析】首先要判断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最西的通商口岸,即汉口。由此判断选B。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中部崛起成为今年考试的热点,因此对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在复习中要特别关注。24、近代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获得侵华特权的同时,也要求分享其它列强获得的特权,最早反映这一要求的条款出自A.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中法黄埔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 D.美国“门户开放”政策24【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 “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含义。“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早出自中英南京条约的附件。【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2

17、5、到1927年为止,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的权益包括领事裁判权 部分租界 部分租借地部分铁路权A BC D25【答案】D【解析】注意试题的时间限制是到1927年,而领事裁判权被废除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租借地是在解放后被废除的。部分租界指的是收回汉口、九江英国租界,中国人民收回部分铁路权是在收回利权运动中。【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遗迹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解析题2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

18、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2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材料3“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材料4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回答:(1)根据材

19、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2分)(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2分)(3)材料4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2分)(4)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4分)26【答案】(l)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2)材料3的观点是片面的。尽管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3)问题: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产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要害:全球化进程中,旧的国际格局,新殖民主义依然存在;发达

20、国家掌握了技术优势,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除害。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及“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解析】解答此类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坚持论从史出,按问作答,第一问主要是从材料一、二中概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

21、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第二问涉及对经济全球化实质以及评价的理解 ,要结合教材知识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回答。第三问时图表题,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将表中的数字横看竖比,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第四问考查我国的对策应该是勇于挑战积极加入顺应趋势。【命题说明】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及受益国、实质以及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的对策。27、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和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

22、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公里,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公里,中国自主的铁路只有600多公里。材料三:京张铁路示意图(见图5分)。材料四: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五:据袁

23、昶估计,庚子(1900年)前后,仅顺天府(注: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主要问题?(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近代兴建铁路的特点,其后果是什么?(4分)(3)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4)综合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27、【答案】(1)刘铭传、李鸿章修铁路的倡议及洋务派修铁路的行动,遭到国内封建顽固势力、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2分) (2)特点: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修筑

24、的铁路,长度远远超过中国人自建的铁路。(1分)后果: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修筑铁路,增加资本输出,榨取巨额利润;(1分)帝国主义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 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地方,把它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2分) (3)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总工程师是詹天佑。(2分) (4)评价:首先,修筑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其次,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便于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3分)启示:只

25、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1分)【解析】第一问要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归纳,从而得出结论“修筑铁路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第二问从材料的数字不难得出中国修建铁路的特点,关于后果应该从增加资本输出,榨取巨额利润;控制中国铁路交通,便利了将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等方面考虑。第三问要注意图片的注释是京张铁路,然后结合其地位回答。最后一问难度较大 ,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所给信息回答,一方面修建铁路顺应了世界进步的要求,有利于中国的进步,另一方面在旧中国铁路的修建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要全面认识其地位。【命题说明】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问答题2

26、8、阅读以下材料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前,毛泽东把管理新中国比作“进京赶考”。50年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我们党”。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 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分别是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6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曾经出现过严重的失误,试举一例并扼要指出其严重后果。(4分)综上所述,你对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有何重要认识?(4分)28、【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

27、会上要求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的八大上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整风运动。反右斗争扩大化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使国家建设蒙受损失(或“反右倾”斗争的开展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严重损害了党内的民主生活;发动文革,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的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对于社会主义事业至关重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任答一点得2分)【解析】本题以党的建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一问关键是要把握试题的时间限制,然后结合设问回答,主要从七届二中全会、八大、毛泽东的讲话以及整风运动等方面归纳。第二问设问较简单,比较容易回答,第三问要结合时政有关知识回答。【命题说明】本题以当前的热点党的建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七届二中全会、八大、毛泽东的讲话以及整风运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