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级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A. 英、法、俄和德、奥、意的利益不同B. 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C.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D. 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勾结【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利益的矛盾,已经上升为各帝国主义在军事对抗的白热化局面,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2.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2、。”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 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B. “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 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 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答案】B【解析】马恩河战役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德国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并不是因为英法比军队的战斗力强,排除A;马恩河战役使德国占领巴黎的计划落败,西方战线陷入对峙相持阶段,德国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境地,故而小毛奇说已经输掉了战争,故选B;俄国军队在东线的进攻很快被德军制止,并没有对西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排除C;.战争主动权的转移是凡尔登战役以后,排除D。3.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3、。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A. 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C.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D. 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答案】B【解析】【详解】注意题干的要求“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才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扩张性,故B正确;装备起强大的陆军是争夺殖民地的准备,不是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排除A;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并非传教和领导人个人的贪婪,排除CD。4.“除了西班牙、荷兰和
4、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这说明A. 欧洲统治地位动摇B. 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世界C. 世界联系更加紧密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的统治地位动摇的信息,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排除B;“除了西班牙、荷兰和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表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故C正确;
5、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无关,排除D。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典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其根本原因是A. 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B. 美国和英国两国有着历史渊源C. 美德对外扩张的矛盾和冲突D.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伤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日等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而老牌的资本
6、主义国家英、法等国,不仅要维持已有的霸权和殖民地,而且还想进一步扩大侵略势力,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一战爆发。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战争爆发后,美国中立,并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因此美德对外扩张的矛盾和冲突是两国成为敌人根本原因,故C选项正确;随着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美德成为敌对国家,但这不是成为敌对国家的根本原因,故A选项错误;一战后美德两国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美德对外扩张的矛盾和冲突,与美国和英国两国有着历史渊源无关,故B选项错误;一战爆发后,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
7、,在1916年2月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潜艇袭击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美国的船只也不能幸免,这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立场,但不能成为两国敌人的根本原因,故D选项错误。6.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A. 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B. 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C. 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倡导建立国际联盟D. 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略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
8、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A. 五四运动期间B. 巴黎和会期间C. 华盛顿会议期间D. 开罗会议期间【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与日交涉原则”“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在美”“太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议中涉及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交涉问题,“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说明,当时日本已经占领山东,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史实发生于华盛顿会议期间,故选C。【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名师点睛】本题华盛顿会议为切入点,深入
9、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说:“凡尔赛条约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这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是建立在A. 对战败国割地赔款分赃基础上B. 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C. 不平等的经济军事制裁基础上D. 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基础上【答案】A【解析】【详解】凡尔赛和约具有帝国主义分赃性质,因为其建立在对战败国割地赔款分赃基础上,体系下隐藏着诸多矛盾,被称为“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和平”,A正确;BCD均不能体现其分赃性质,排除。故选A。9. “一战”结束后召开
10、的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中签署了许多条约,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协定 九国公约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包含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故D正确。10.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 B. C. D. 【答案】D【解析】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参加和会的各国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11、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最能反映巴黎和会的这种分赃性质,故答案为D项。是对战败国德国的惩处,与分赃性质无关,排除含有或的A、B、C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1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 列强实力对比未发
12、生根本性变化B. 列强对当时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 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D. 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国际关系格局确定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实力对比,在列强实力对比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国际关系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A项正确。12.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冯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德国议会主席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这一变化有助于德国A. 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B. 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C. 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D. 联合欧洲国家,应对冷战形势【答案】B【
13、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勃兰特的下跪体现了德国敢于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但与后面史实无关,排除A。冯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与勃兰特的下跪相比,这一做法有利于重新塑造德国的大国形象,这也是其想要摆脱战败阴影的体现,B项正确。“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与题干中勃兰特的下跪不符,排除C。联合欧洲国家与题意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史实所体现的意义,逐一排除选项即可。13.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由此可见,英国考虑的是A.
14、 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B. 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 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D. 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答案】D【解析】【详解】波兰作为东欧国家,其灭亡会改变欧洲政治版图,冲击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而损害英国利益,排除A。波兰灭亡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排除B。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但也会对德国法西斯侵略构成威慑,同样符合英国利益,因此并不是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的内容,排除C。由材料中“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可见为了推动其进攻苏联,维护英国安全,英国把波兰作为了殉难者,故选D。14.下图是一幅题为怀疑蜜月究竟能持续多久的漫画,描绘了二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发生的某一重要事件
15、。这事件A 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B. 使得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C.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D. 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合作的典范【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婚礼的一方是德国,代表的是法西斯势力,另一方是苏联,两人的蜜月指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绥靖政策是英法对德国的政策;B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没有弄清楚实质。点睛:回答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本题解答的关键点是参与国家的判断,其中一个是德国,很容易确定,另外一个是苏联,要了解苏联的国旗才可以清楚。这样就进一步确定历史事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15.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
16、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这主要基于A. 莫斯科保卫战击败德军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C. 中途岛海战打败了日军D.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答案】D【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德国走向失败的转折点,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莫斯科保卫战击败德军只是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并不意味着它的生命也就完结,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中途岛海战不涉及德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
17、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16.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 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B. 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C. 王都的实力与文化自信D. 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说明王都实力强大,不用担心外来进攻,体现了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故答案
18、为C项。A项,商周时期属于奴隶制社会,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是在秦朝,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经济技术条件限制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7.“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 专制王
19、权得到强化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C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D.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8.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
20、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君主专制被颠覆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 君权至上的后果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9.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
21、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 “郡县”优于“封建”B. “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 “封建”优于“郡县”D. 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与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和材料“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说明,郡县制和分封制都有其合理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郡县制比较【名师点睛】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项目分封制郡县制相同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地域为基础官吏产生世袭(世卿世禄制度
22、)由皇帝任免与中央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仅是臣属关系,没有建立中央集权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吏权力拥有封地、人口、武装、物资;可以对下属进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力只有管理权20.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
23、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21.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1031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180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234元朝12省183路971425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 加强君主专制
24、统治的方式不变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加重了中央的负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州郡等地方行政区权力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2.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限制世家与孤寒竞进”,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全凭经义、诗赋和策论取士,个人的
25、知识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了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宋代科举A. 提高基层官员地位B. 推动词曲文学发展C. 提升用人取士信度D. 引领科学研究风气【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平民百姓与权贵子弟可以平等竞争,严禁考官营私和考试作弊,将选拔关键放在个人知识才能上,考试的过程、内容和评判更加标准化,这提升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和信度,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未涉及基层官员地位的变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并未体现其对词曲文学发展的影响;D选项错误,宋代科举不涉及科学研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3.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
26、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这说明了A.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 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答案】B【解析】由于唐代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软官绅墓葬中大多墓志署名只写官衔,极少写郡望,故B正确;民族交融与门阀士族衰落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故C错误;藩镇割据并不是世代荫袭的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
27、源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4.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这一理念是A. 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 完善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诉求C. 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自主性D.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答案】D【解析】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属于专制主义的内容,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的不断强化君主集权、削弱相权的理念,故D项正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不是中央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是
28、中央集权,故BC项错误。25.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清代司法实践A. 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B. 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C. 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D. 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可看出,清代的司法实践随着时间不断修改,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精神,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排除A;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清代的司法实践随着时间不断修改,无法体现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
29、键信息是“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6.古代官僚机制是帝国运行的重要支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
30、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答案】(1)三省六部制。三省都是宰相;三省长官集体议政,常以其他官吏之名行使宰相职权
31、;三省分掌宰相职权,互相牵制和监督;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理政事。(2)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部门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3)君相矛盾;原有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范围以及互相牵制的角度思考作答。(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瞎尚书施行;步骤精密”并结合所学从减少失误、防止专权以及制约君权的视角概括积极影响
32、;从材料三中“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以及材料二中“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等信息来概括消极影响。(3)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回答时要依据以上材料,围绕古代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变化以及原有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机构臃肿等视角去分析作答。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详解】27.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统计整理自中国历代宰相大全(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唐宋明三代丞相(宰相)人数变化的制度因素,纵观自秦至明丞相(宰相)人数的变化说明其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
33、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明朝“无善治”的主要表现。为改变这种弊端,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措施?【答案】(1)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以分散相权;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以分割相权;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变化:相权从位高权重到日益消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日益加强(2)表现: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后来设置的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宦官参
34、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措施:反对君主专制,设官以治之;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制度因素,根据表格信息“唐朝182位宰相”“两宋121位宰相”“明朝4位宰相”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变化,从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统计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等方面作答即可。(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有明之无善治,自高
35、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可从皇帝政务繁忙、内阁职能模糊、宦官参政等方面指出明朝“无善治”的主要表现。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材料“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可归纳为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等方面。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制度、变化”“表现、措施”。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唐朝182
36、位宰相”“两宋121位宰相”“明朝4位宰相”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等。(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周秦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信息一:西周实行分封制,列国并立,秦朝实行郡县制,成为统一的帝国。说明: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信息二:西周的封国多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朝的郡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秦朝完成统一后,疆域面
37、积由黄河流域扩展到珠江流域,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而设置许多郡。【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解题关键从村来图片中获取信息,依据两幅图可以从地方制度演变的角度提取信息,说明可以结合所学对于分封制从前期和后期两个角度说明影响;郡县制从防止地方割据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角度说明回答。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为17-19世纪初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论题: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走向不同。论述:1719世纪初,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资
38、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文化实行专制;科技发展趋于停滞。这些因素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迟滞。同时期的西方,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的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扩大;近代科技迅速发展。这些因素推动西方国家走在世界前列。结论: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滞后,使中国社会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西方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示例2:论题:政治制度影响社会发展进程。论述: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推动西方向工业社会转型。同时期的中国,固守传统专制主
39、义中央集权制度,设立军机处,强化君主专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厉行文化专制。这阻碍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科技发展趋于停滞,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结论:西方通过政治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转型;而中国固守旧制,阻碍社会发展,未能实现社会转型,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示例3:经济政策对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示例4:社会环境对中国与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示例5:从制度和思想看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走向。评分说明:论题(只写论题,没有论述,不给分;没有紧扣材料和所学知识的论题,不给分);论述(必须史论结合;没有论题,有论述,不给分);结论(围绕论题、论述进行提升,才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掌握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相关内容,寻求彼此之间的联系,确定一个主题,可以从中西方政治发展的趋势和政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加以立论,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