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424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配套文档: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考前回扣夯基提能(一)一、判断正误,回归基础1区域是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3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 )4区域内部的特征都是一样的,并且区域与区域之间只能是并列的。( )5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6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其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7由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面积、人口比重都递减。( )8由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 )9东部季风区包括大兴安岭

2、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 )10决定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 )1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多内流河和咸水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12决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 )13青藏高寒区气候严寒;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风力大。( )14青藏高寒区多大江、大河源头,多冰川和湖泊。( )15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山脉一线。( )16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带的划分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17人类

3、文明的演进顺序是: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18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 )19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0小岛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和岛屿本身丰富的资源上。( )21山西省在经济转型的初期,最适合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2美国修建的北水南调工程主要目的是解决北部城市和农业用水问题。( )2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4西气东输可改变我国东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

4、25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发达国家的就业压力。( )26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27世界许多著名汽车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其主要原因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28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方向可能为美国台湾省福建省四川省。( )29水土流失只发生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30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是黄土高原地区最显著的景观特征。( )31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固沟工程”和“护坡工程”。( )32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33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34河流的梯级开发具有综

5、合效益。( )35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因素。( )36东北地区只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 )37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林业和牧业基地。( )38土壤肥沃、单产高是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39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是增强东北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关键。( )40黑土退化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核心内容、规律再落实1自然环境要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气候主要包括气温与降水。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多少)、地势的高低以及沿岸洋流的性质等。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气环流以及洋流的性质等。(2)地貌差异的形成(3

6、)水文差异的影响因素气候差异(降水、气温);地形差异(落差、流速、水系特点);植被差异(含沙量的多少)。(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要素差异(1)不同地区农业差异的影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要素也有社会经济要素。自然要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要素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2)影响人口差异的原因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3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1)进行区域定位;(2)确定自然地理要素特征;(3)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

7、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4)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5)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5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影

8、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产生影响,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7河流特征(1)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2)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8内河航运价值分析(1)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状况。(2)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考虑经济腹地的面积,经济腹地内人口、城市的多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9分析一

9、条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与否的技巧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能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资源越丰富。10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内蒙古高原部分是优良牧场);土壤(黑土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高);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人口(地广人稀,有利于商品农业发展);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市场(市场广阔);政策(国家对商品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0、11区域农业布局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地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12如何确定农业的发展方向(1)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要根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本着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去确定发展方向。(2)在确定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时,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

11、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区位条件加以分析,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三、常用答题术语、用语再规范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所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区域、区域类型、面积、形状、边界、地理环境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方向、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矿产资源、地形、水文、生物、工业、农业、城市化、人口、交通、政策、市场、区域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制约、促进、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2)用语区域与区域差异。答案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包含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许多要素。而区域差异是

12、指两个地区或者多个地区之间的差别,研究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和人文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产与消费差异、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可吸入性颗粒物、粉尘、酸雨、清洁能源、西气东输、基础设施、就业机会、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协调发展、区际联系、环境保护。(2)用语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答案调入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清洁高效能源调入,可以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水资源调入,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要注意可能会发生土壤

13、盐碱化。调出区输出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以增加经济收入;重大工程、交通建设可以完善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不合理开发,可能会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沿线地区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和促进其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调配线路可能会造成沿线地区土壤盐碱化;煤炭运输增加了交通压力;重大工程开工需要移民拆迁,带来一些社会和生态问题。3产业转移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价格、内部交易成本、出口加工区、国际市场、国家政策、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国际分工、国际合作、生产成本、地理景观、环境污染。(2)用语产业转移的影响。答案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

14、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变化;随着产业转出,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域景观变化;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答案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答案

15、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4水土流失的防治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含沙量剧增、地上悬河、生态脆弱、粉砂颗粒、轮荒制、露天开矿、过度樵采、过度农垦、破坏植被、水土保持、兴修水利、土地复垦、修筑水平梯田、固沟工程、护坡工程、保塬工程、轮作套种、喷灌、滴灌、节水农业、防护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小流域的综合治理。(2)用语列举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答案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造

16、成生态环境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水土流失的原因。答案A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a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b降水集中,多暴雨。c植被稀少。B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a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b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和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答案A生物措施:主要是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B工程措施:沟谷地段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坡面兴修水平梯田C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草粮带状间作、轮作等。D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5河流的综合开

17、发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流域、地形、气候、水文、综合开发、水力资源、水系发达、水量、矿产资源、掠夺式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梯级开发、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洪灾。(2)用语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答案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植被等。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答案A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干流为重点,通过修建大坝,实行梯级开发。B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把发展林业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利用廉价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D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河流水利设

18、施建设的评价。答案A评价方法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又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如下图:B以尼罗河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为例a积极的影响: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b消极的影响: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6区域农业发展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生产布局、生态与经济

19、良性循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一年一熟、低温冷害、种植业、林牧业、黑土、黑钙土、工业基础、交通发达、地广人稀、商品粮基地、机械化生产、水土流失、黑土退化、绿色食品基地、退耕还林草、生态农业、立体开发、特色经济作物。(2)用语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答案a自然条件: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内蒙古高原部分是优良牧场);土壤(黑土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高);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b社会经济条件: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人口(地广人稀,有利于商品农业发展);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市场(市场广阔);政策(国家对商品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东北地区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a黑土的开发:为了提高黑土的肥力,应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例如将作物的秸秆还田;也可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b林业的发展:东北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营林为主,同时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此外,还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c湿地的保护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对已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