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217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规范练+高频考向练第38页基础达标1.(2016山东潍坊一中月考,1)下图表示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R型细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细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细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答案D解析与R型细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细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细菌,A项正确;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使R型细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这属于基因重组,B项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

2、传物质,C项正确;由于S型细菌有荚膜,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S型细菌的DNA不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D项错误。2.(2016山东潍坊期末,19)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定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S型细菌的DNA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该实验的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答案D解析该实验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以便进行确定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A项正确;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

3、是发生了基因重组,B项正确;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在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培养基中既有S型细菌,又有R型细菌,说明R型细菌并没有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C项正确;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蛋白质和DNA的作用,D项错误。3.右上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甲是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B.该实验证明了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C.图中物质A的合成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D.噬菌体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与染色体相似答案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吸附注入DNA复制组装释放噬菌体;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证明细菌的DNA是

4、遗传物质;物质A是蛋白质,它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和DNA。4.(2016广东中学第一次段考,1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B.C.D.答案A解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所以用32P 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5.(2016湖北省5月模拟,5)某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发

5、现,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乙组刚好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白质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C.甲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含有放射性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答案D解析由于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所以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A项错误;由于乙组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所以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白质,B项错误;甲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部分含有放射性,C项错误;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D项正确。6.(2016广东广州普高检测,5)用32P或35S标

6、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答案B解析本实验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来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A项正确;保温时间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噬菌体释放出来,32P标记的DNA组成的新的噬菌体会存在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B项错误;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亲代噬菌体外壳

7、吸附在细菌上,随着细菌一起沉淀,沉淀物放射性偏高,C项正确;35S标记亲代噬菌体的外壳未能侵入细菌内部,子代噬菌体不含35S,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会侵入细菌中,子代噬菌体部分含有32P,D项正确。7.(2016江苏苏中三市二次调研,7)下图表示用32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其中过程是利用过程获得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的目的是获得含32P的大肠杆菌B.过程培养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 C.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使大肠杆菌沉淀D.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中答案B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只能寄生在细胞内,因此先要用含32P的培养液来标记大肠杆菌,A项正确;过程培养时

8、间过长,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沉淀中放射性比较低,B项错误;离心的目的是让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开,C项正确;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的DNA能进入大肠杆菌,因此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中,D项正确。8.(2016江西南昌二中月考,31)下列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格里菲思的实验说明转化因子可以是DNA分子D.T2噬菌体内,由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只有 3种答案D解析豌豆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A项错误;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S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B项错误;格里菲思的实验说明细菌中

9、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转化因子是DNA是后来艾弗里通过实验得出的,C项错误;T2噬菌体内只有DNA,所以由A、C、G组成的核苷酸只有3种,D项正确。9.(2016江苏泰州中学二检,23)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从图示分析,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项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项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TMV的RNA在

10、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项错误;此实验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D项错误。能力提升1.(2016河北衡水冀州期末,32)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C.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导学号93420224答案D解析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型细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

11、球菌,出现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组经煮沸,d和e组都只含R型细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项错误。2.(2017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22)对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细胞壁无无有有无所含核酸种类DNADNA或RNADNA和RNADNA和RNADNA和RNA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否否是否是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含有DNA和RNA;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含有DNA一种核酸;两种生物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故D项符合题意。3.(2016湖南十校联考)图1

12、、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某同学据图分析总结出六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图1图2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图1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就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如果培养2代以上,甲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噬菌体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A.一项 B.两项C.三项 D.四项导学号93420225答案B解析分析图1可知,培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已被32P或35S标记,故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正确;若用含有32P标记的1

13、个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乙中,有2个含有放射性,错误;图1中用含有32P或35S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证明了噬菌体增殖时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错误;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可说明在噬菌体增殖过程中,起遗传效应的物质是DNA,因被35S标记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中,故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正确;若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甲处的DNA分子无放射性,错误;若培养2代以上,乙处部分噬菌体的核酸含放射性,错误。4.(2016河南中原名校一联,28)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3

14、5S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会出现的异常结果是()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答案A解析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甲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没有对甲组进行搅拌会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较强。对乙组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

15、,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强。5.(2016甘肃兰州二十七中月考,29)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是能感染烟叶而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病毒,用石炭酸处理能使蛋白质外壳去掉而只留下RNA,由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能重组其RNA和蛋白质形成类似“杂种”的新品系病毒,再用“杂种”病毒感染烟叶,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注:a为TMV的蛋白质感染烟叶,b为TMV的RNA感染烟叶,c为HRV的蛋白质感染烟叶,d为HRV的RNA感染烟叶,e为HRV的蛋白质与TMV的RNA杂交后感染烟叶,f为TMV的蛋白质与HRV的RNA杂交后感染烟叶。A.b与d的结果不同,

16、说明不同的R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表现出不同的性状B.e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TMV的RNAC.f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来的子代病毒具有HR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D.a与b、c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RNA是遗传物质,从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两种病毒均为RNA病毒,分析实验结果可知RNA是其遗传物质,但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复制时所需模板是其RNA,原料均来自宿主细胞烟叶细胞。6.(2016山东曲阜期中,21)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

17、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 S型)。现用Penr 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 S型细菌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答案D解析甲组中部分R型菌可转化为Penr S型菌,使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小鼠不可康复;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

18、菌落,加青霉素后只有Penr S型菌的菌落能继续生长;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R型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所以不会出现菌落;丁组中因为Penr S型菌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R型菌不抗青霉素,所以无菌落生长。7.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体内转化实验来探究遗传物质。实验1:R型细菌+小鼠存活实验2:S型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细菌实验3:S型细菌+加热+小鼠存活实验4:S型细菌+加热+R型细菌+小鼠死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实验4中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细菌。(2)除了上述通过注射后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外,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区别R型和S型细菌?

19、。(3)右图表示实验4中小鼠体内R型细菌的增长曲线,请在图中绘出S型细菌的增长情况。(4)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 (5)一段时间后,给实验3中的小鼠注射S型细菌,请预测该小鼠的生活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S型和R型(2)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3)如下图(4)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5)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相当于疫苗,刺激小鼠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解析(1)在实验4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死亡小鼠中可以分离出R型和S型细菌。(2)R型细菌和S型细菌结构是不同的,在显微镜下观察,有荚膜的为S型细菌,无荚膜的是R型细菌;也可以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菌落特征,菌落表面光滑的是S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的是R型细菌。(3)绘制图线要注意:S型细菌种群数量将呈现“S”型增长;曲线的初始数量应为0,且不能从原点开始,必须过一段时间,体现了转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是从无到有的过程;S型细菌的曲线应先于R型细菌曲线开始增长,且最后数量要高于R型细菌。(4)通过这个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但是具体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还需进一步验证。(5)在实验3进行之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此时,小鼠已经接触过S型细菌,身体内已产生了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该小鼠可以存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