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复习教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复习教案复习目标: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重、难点:识别钟面上的时刻与经过的时间复习过程:一、复习钟面(一)复习内容钟面上有数字112。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秒针时针短分针长秒针最长最细1大格里有5小格,数字几就是第5×几小格(5的乘法口诀)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走24圈是一天。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
2、圈是60分,即1小时。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即1分。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二)随堂练习填空:(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时(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大格是1时,这时时针走了()大格。(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5)1时_分,1分_秒,1时_秒(6)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小是()分(7)()针走一大格是1时,()针走一小格是1分。(8)分针走一圈走了()个小格,也就是()分,还可以说走了()时。(9)一天有()小时,时针走(
3、)圈,分针走()圈。(10)钟面上最长的针是()针,它走得最(),最短的针是()针,它走得最()。注意:填空时一定要细读题,弄清题意,特别要分清“大格”和“小格”3、巩固练习(见后页巩固练习)二、读、写时间(一)复习内容1、二种写法:普通写法:9时08分,电子钟写法:908(注:两种写法的数字写法一样,不需要把第一种写成9时零8分)2、看钟面记时(1)整时:分针指12,时针对正数字。如:7时,分针指12,时针指7(2)半时:分针指6,时针指两数字中间,走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30分。如:7时30分,分针指6,时针指7和8之间。(3)分针指第几小格,就是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第14
4、小格,时针走过7,就是7时14分。注意:A、几时刚过:时针走过且接近数字几(拿钟举例)如:7时05分,时针走过7,但很接近7。B、几时45分59分,时针走过数字几,但接近数字“几+1”(4)特殊情况:6时: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12时:时针与分针重合3时、9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但这些情况其实每一小时都有可能会经历,但只有上面几个时刻是整时。3、看时间画钟注意:(1)时针短、分针长(2)要精确到每一小格,不能有误差。(二)随堂练习1、填空(1)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时。当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是()时。(2)()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直线。2、读一读,写一
5、写3、连一连4、请画出时针和分针三、体验时间(一)复习内容1、快与慢时间短→快时间长→慢2、填单位方法:联想体验,比较例:小明一天睡10(),把每个单位都代进去想一想,显然每天不可能睡10分或10秒,太短了。(二)随堂练习1、填空:100米赛跑,小军用了16秒,小明用了15秒,()跑得快。2、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华每天睡9(),跳绳10下用了7()。(2)小亮吃饭用了20()。(3)小明跑50米用了12()。(4)中央电视1台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30()。(5)小华跑100米用了17()。(6)我们每天午睡大约1()。(7)脉膊跳10次用了8()。(8)妈妈每天工作8()
6、。(9)一场足球赛需90()。(10)小丽写1个毛笔字用8()。(11)从北京到天津,汽车开了2()。(12)1节数学课40(),课间休息10()。四、时间的计算(一)复习内容1、单位换算1时()分1时30分()分1分()秒1分20秒70分()时()分90秒()分()秒方法:(1)大→小利用公式:1时60分1分60秒把时全化成分把分全化成秒如:2时10分:2时120分,120+10130分,所以2时10分130分(2)小→大A分→时从几分中减去60分作1时,剩下的能再减60分就再加1时,不能减就作几分。如:70分70分60分10分,所以70分1时10分又如:130
7、分130分60分70分,还可再减60分即70分60分10分1时+1时所以130分2时10分B秒→分,方法同A2、时间大小比较1时30分70分可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或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看方便,方法同单位换算。3、计算时间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计
8、算快慢小红跑50米用12秒,小华用16秒,谁快?谁慢?慢多少?方法:无论计算快多少还是慢多少,都是计算“相差多少”,用慢的时间快的时间。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2)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计算方法:列竖式(草稿纸上列)时分秒±时分秒时分秒(60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