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新课导入 他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他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那个时代的希腊,还有哪些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的“精神家园”?由此导入新课。教法案例本节课共包括了六个框目的内容,讲述了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必修3中已经
2、涉及,因此,建议教师在讲授时联系必修3相关内容。同时,建议教师将六个框目分成两个大的部分来讲授:一个是柏拉图;一个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柏拉图”包括了教材前三个框目。讲授时建议教师作如下处理:(1)“师从苏格拉底的柏拉图”。本框目并非教学重点,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简要点拨出三个关键点:出身名门;师从苏格拉底;深刻考虑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2)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本框目实际上系统介绍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建议教师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理论建立:柏拉图在游历的过程中,遍访名人,并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传播思想:柏拉图创立了阿卡德米学园,传授自己的思想。主要内容:从世界观
3、的角度看,他认为理念是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他认为应该求助于灵魂去把握理念。(3)“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实际上讲述的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构想,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主要内容:教师可用“三三一”的数字总结法归纳三种人,三种职责,一种配合。实质和意义。通过设置问题串的方式进行讲授:柏拉图“理想国”的实质是什么?(奴隶制性质的民主)为达到“理想国”的目标,柏拉图进行了怎样的尝试?(企图把叙拉古的统治者塑造成哲学王,并按其模式把叙拉古变成理想国)结果怎样?(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理想国”在当时具有极大的空想性)。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讲授,就是处理教材的后三个框目的内容。(1)“柏
4、拉图的弟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一目,实际上讲述了亚里士多德坎坷的一生。授课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幼年丧亲;师从柏拉图,勤奋好学;曾经做了三年亚历山大的老师;创办了著名的吕克昂学园,形成了独特的“逍遥学派”;不幸病逝。(2)“最博学的人”一目,建议教师紧紧围绕“最博学”这一关键词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问题导引法进行教学。(3)关于“进退在唯物论、唯心论之间”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把握住两个关键点:逻辑学,特别是“三段论”的独特价值;哲学观特色:自成一体,介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课程标准1.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2.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重
5、点难点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主张和历史地位(重点)2.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认识二者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重难点)柏拉图1.师从苏格拉底的柏拉图(1)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2)他曾立志投身政治,后来被迫放弃。(3)从20岁起师从苏格拉底,成为老师最器重的学生。(4)苏格拉底被处死加深了他对民主政体的成见。2柏拉图的理念世界(1)著作:理想国。(2)内容“理念”是人们的“灵魂之眼”即理智所看到的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唯有“理念”才是具体事物的“原型”。认为人的灵魂已经经历过理念世界,人们的学习就是回忆。(3)评价这种理念是唯心主义的。开启了认识论上的先验主义传统。具有巨大的科学
6、认识方法论的价值。3“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1)组成:智慧的贤哲是统治者,勇敢的士兵是保卫者,从事工、商、农业的是生产者。(2)实践:3次到西西里岛,企图把叙拉古变为“理想国”。(3)评价:“理想国”只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奴隶制贵族国家,是落后的斯巴达城邦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的仿制品,根本算不上人类社会的理想之国。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的弟子,亚历山大的老师(1)柏拉图的弟子:善于独立思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了柏拉图最出色的学生。(2)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43年开始,做了亚历山大3年的老师。(3)创办学园:公元前335年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形成“逍遥学派”。2“最博学的人”(1)博学:
7、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是第一个从事广泛经验考察、对科学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研究总结的人。(2)著作:构成了古代的百科全书。(3)自然科学:对生物学,尤其是动物学的研究最为出色、最有价值。3进退在唯物论、唯心论之间(1)唯物论世界上是先有事物后有人们的认识,才有了关于事物的“概念”。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2)创立逻辑学:指出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创立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3)唯心论:把整个宇宙发展的最终目的,归结于神这个宇宙的第一推动力。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局限哲学思想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
8、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柏拉图的观点属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近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政治思想理想国是哲学家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法治优于人治,由安分守己又听从理性的“中产阶级”执政最适合认为奴隶主统治奴隶是合乎自然的、合法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解析】哲学方面的主要分歧关键是“唯物”与“唯心”的区别。柏拉图是古代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接近唯物主义”
9、,其主要分歧就是是否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故选B项。【答案】B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 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10、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思路分析】考查角度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比较材料解读材料一:列举了两位先哲观点中的相似之处。材料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解答思路第(1)问从材料一中提炼相关信息,并需要结合孔子和柏拉图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注意结合柏拉图和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尝试解答】(1)共同性:_“仁”的作用:_“礼”的作用:_
11、品德:_(2)原因:_说明:_【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说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一、选择题1.右边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书中的人物对话层层推进,给人以智慧的启发。下列议题最有可能成为他们讨论重点的是() A什么是正义B法治优于人治C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D理想国中的居民应分成三部分【解析】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从理念出发,精心设计出一个“至善至美”的“正义”之邦。【答案】A2.柏拉图认为世界上之所以有“猫”“狗”等这些理念,首先是神创造了本质
12、上的“猫(完美的猫)”“狗(完美的狗)”,而且只创造了一只,其他都是模仿(猫的摹本、狗的摹本)。据此可以判断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A辩证法思想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处于未知状态的观点【解析】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因此应该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B3最早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演绎推理“三段论”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解析】最早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并提出著名的“三段论”的是亚里士多德。【答案】C4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
13、:“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朱熹李贽A 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这四个思想家的主张。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提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朱熹提出了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该“存天理,灭人欲”;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对正统理学的挑战;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强调知识、美德作为个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涵,故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希腊政体可分为两种类型,“正宗政体:君主政体(王制)、贵族政体、
14、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法律必然是根据政体(宪法)制定的;既然如此,那么符合于正宗政体所制定的法律就一定合乎正义,而符合于变态和乖戾政体所制定的法律就不合乎于正义。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思想?(2)在这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有什么分歧?【解析】第(1)问注意著作的名称政治学,文字材料中提到的“政体”“法律”“法治”等词,都属于政治理论。第(2)问根据材料的
15、提示,整合教材相关知识总结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第(3)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然都强调“法治”,但“法治”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答案】(1)政治思想。(2)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政体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法治”优于人治,法律有好坏之分,统治者必须制定好的法律。(3)柏拉图虽然强调法治,但坚持认为哲学家统治的社会是最理想的,即“人治”优于“法治”。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优于“人治”,并区分了好的法律与坏的法律。一、选择题1直接导致柏拉图离开雅典外出游历的原因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B为实现政治抱负C苏格拉底之死D对雅典民主制
16、的成见【解析】A、C、D三项虽都是柏拉图外出游历的原因,但只有C项符合题干中“直接”的限制。柏拉图当时害怕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便选择了离开雅典,故选C项。【答案】C2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B极力反对民主制,主张建立专制政体C他创办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D他的理想国是叙事体著作,给后人以智慧的启发【解析】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不极力反对民主制,其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3柏拉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中,他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A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B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国家C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和谐D一
17、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强大【解析】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就达到了“正义”,和谐思想贯穿其中。故选C项。【答案】C4“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否则我们的国家将永远不会安宁。”这说明柏拉图()A强调理想国的成员要恪尽职守B主张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统治者C强调理想国法治原则D主张政治应当建立在伦理之上【解析】题干的核心内容是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统治者。【答案】B5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
18、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D美德即知识【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哲学家是柏拉图,除“理想国”外,柏拉图的另一重要思想是理念论。【答案】B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千古名言。下列体现这一思想的行为是()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C创立阿卡德米学园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解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对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怀有高度敬意但又敢于坚持真理的正确描述,他与柏拉图不同的看法主要体现在哲学观点上,故答案为A项。【答案】A7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是指()A著有一本百科全书B在某些方面和编写百科全书的学者差
19、不多C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做过研究D所研究的领域正好有一百科【解析】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如逻辑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其著作构成了古代的百科全书。【答案】C8据说亚里士多德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而且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A他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B他忽视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他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D他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从材料得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
20、的认识是否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材料二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
21、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第(1)问考查孔子的治国主张,把握“仁”“德治”,结合当时诸侯争霸的局势可知其不适合时代的需要。第(2)问把握材料二中的“正义”“法律”等即可,背景则可结合雅典民主制的弊端和城邦制的衰败思考。第(3)问结合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和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即可。【答案】(1)治国主张:取信于民;爱护百姓;节俭财物;无夺农时;实行德治。原因:不适用于当时的诸侯争霸形势。(2)思想主张:制定法律;实施法治;追求正义(公平)。背景:城邦制衰落;民主
22、政治的弊端。(3)法治与德治并举。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辩论材料二亚里士多德17岁时,就进入雅典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他学习了20年。由于他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很受老师柏拉图看重,被誉为“学园的精英”。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亚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柏拉图辩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请回答:(1)根据材料二,分析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学园的精英”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柏拉图“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3)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解析】第(1)(2)问从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实际是考查对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精神的评价。【答案】(1)亚里士多德勤于思考,努力读书,在学业上显示出惊人的才华。(2)因为亚里士多德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在许多领域与柏拉图的思想不一致。(3)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非常敬仰,但在科学上并不盲从,把真理看得高于一切。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