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005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三) 专题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小说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相马韦名马伯会相马。相传,早年马伯因相中一匹个小、羸弱、貌差的枣红马是千里马而名噪江湖。会相马的马伯常常游走于产马的大草原,为大公司相好马来参加赛马。淳朴的草原马主很敬重马伯,草原里流传,再差的马只要马伯相中,立即身价暴涨;而再好的马,马伯要是对着它轻轻叹气,顷刻间就金砖变瓦砾,只落得个卖肉卖骨的下场。一大公司在香港上市,拟高价求购一国产千里马,代表公司参加香港马会比赛,重金委托马伯到北方大草原相千里马。马伯接了生意,即刻起程,流连于北方各大草原,数月未得一千里马。一日,马伯到一马场,马主尽遣良驹让马伯挑选,青毛、花毛、黑毛

2、、栗毛,各色良驹济济一堂。马伯瞅瞅这匹,拍拍那匹,始终一言未发,甚是失望。在一身躯粗壮、被毛浓密的枣红马前,马伯的手还没拍下去,枣红马突然甩起尾巴马伯的脸被重重地扫了一下。捂着赤痛赤痛的脸,马伯瞪了一眼枣红马,长长叹了一口气,离开马场,消失在茫茫大草原中。游走草原,马伯偶遇良。目光深邃的良告诉马伯,自己随便到草原逛逛,天马行空,看落日,看马群两人相谈甚欢,结伴同行。转悠了一圈,一日黄昏,马伯一行又到曾经被枣红马扫过脸的马场。马伯相不中自家的马,马主只怪自己没福气,挣不了大把大把的票子。对马伯他们的到来,马主因为愧疚,立刻杀马待客。“古人常云,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看未尽然!”对着篝火

3、,吃马肉,喝大碗酒,马伯甚是感叹。马主忙碌着为客人切肉添酒。“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明,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郭欲得张,四下为令欲得长。伯乐相马,把一匹马的全身比作王、相、将、城、令,这是何等的气魄!”马伯大口大口啃马肉,牙缝里塞满了肉丝,“我相马,一摸牙齿,二问血统,三看肌肉,四察性子,五观行走,20多年了,从没走过眼!”主人敬酒,马伯一饮而尽,无比豪爽。“蹄爪正,前膀宽,后腿弯,前腿能钻狗,后腿可伸手,这样的马,跑得轻,走得快,赛马准能赢。”马伯停下吃马肉,用手揪牙缝里的肉丝。随马伯一起来的良只顾低头吃肉。“要说国产好马,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马各有千秋。”说起国产马,马伯如数

4、家珍,“三河马体大结实,背腰平直,气质威悍,四肢强健,肌肉发达,跑千米用不了一分钟,载重500斤半小时可跑10公里;伊犁马体大强健,俊美秀丽,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跳跃,能负重,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西南马头大个小,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走山路,善爬山岭,驮重200斤可日行30至40公里”这时,女主人端出一盘马骨,放到客人面前。马伯抓起一马骨,边啃边继续点评国产好马:“河曲马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主人家,哪来的马骨?”一直没吭声的良倏地站了起来,打断马伯的话,急切地问主人。“咱家刚杀的马!”“可惜!可惜!”良深邃的双眼瞪得大大的,神情痛苦不堪,“可惜了一匹千里马!”马伯翻弄着马骨,糊涂了:“什么

5、可惜了?”“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良拿起马骨,“你们看,这额骨,宽而大,头大额宽,是典型的蒙古马种;这腿骨,短而粗,四肢坚实有力;这筋腱,厚而实,关节肌腱发达,能跑善跑;这胸骨,深而长,身躯粗壮结实,勇猛无比”良越说越激动,放下骨头,双手紧紧揪住马主的衣领,逼问马主,“为什么?为什么杀了千里马?!”“它对马伯不敬,尾扫马伯脸,马伯对它长叹息!”马主使劲掰开良的手,喘着粗气,“既然是马伯叹息的马,我就杀它来待客!”良蹲下身子,双手抱着低垂的头,眼含泪花。马伯默不吭声,一直翻弄着马骨,后来也垂下了头。此时,远处马嘶声响起,良站起来,循着声音深一脚浅一脚走了,消失在漆黑一片的大草原。(选

6、自南方日报,有改动)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擅长以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如“良蹲下身子,双手抱着低垂的头,眼含泪花”表现出良对于千里马被杀的惋惜和伤感。B.马伯被枣红马马尾抽后“长长叹了一口气”, 因为被抽而气恼,所以他不愿再上前认定这匹马是不是什么千里马。C.“随马伯一起来的良只顾低头吃肉”,这一细节体现出良早已看出马伯的相马技艺不值一提,所以不屑与之为伍。D.马伯虽擅相马,却只会相其皮,反衬出良相马相其骨的高明,小说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说明看事物要看本质,不能被表象迷惑。E.小说的结局富于悲剧色彩,但尾声又让人隐隐看到一些希望世间仍有不但识才,

7、而且真正爱才、惜才、容才的“伯乐”。解析C项,“体现出良早已看出马伯的相马技艺不值一提,所以不屑与之为伍”错误,前文说“两人相谈甚欢,结伴同行”;D项,说马伯只会“相其皮”,文章未交代,后文说马伯“默不吭声,一直翻弄着马骨,后来也垂下了头”可见其未必不会相骨,对小说写作目的的表述也有误。答案CD2.马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寻马

8、只为赛马能赢,更多关注马的使用价值和被枣红马马尾抽后的表现,塑造出了马伯目光短浅、气量狭小的形象。以此类推,自以为是,喜欢卖弄、炫耀的形象特点。答案对马匹有一定研究,有一定辨识马的才能。例如开篇介绍的草原上流传的话和吃马肉时的语言描写。目光短浅,为人气量狭小。寻良马只为谋生,而非爱才。例如寻马只为赛马能赢,更多关注马的使用价值和被枣红马马尾抽后的表现等。自以为是,喜欢卖弄、炫耀。例如吃马肉时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相马经”,吹嘘自己“从没走过眼”。(意思答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答案可酌情给分)3.作者笔下的千里马与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在遭际上有何相似之处?形成的原因又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并谈谈你对此的

9、感悟。答:_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可根据千里马在文中的结局来答,读后可知,作者笔下的千里马与马说中的千里马类似均死于无人发现;第二问是考查形成的原因有何不同,本文中的千里马死因,要结合着马伯的形象来分析作答;马说中的千里马的死因自然要从没有伯乐的角度作答。答题时,要根据作者笔下的千里马和马说中的千里马的死因,联系社会现实,结合着自身实际来阐述千里马的命运带给人们的感悟与人生启示。只要符合材料大意,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相似之处:无人发现其才能,最后死于槽枥之间;原因不同处:马说中千里马不被发现是因为没有伯乐,即“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相马中千里马之死是因为马伯虽自诩为“伯乐”,但实际上他并非

10、真正的伯乐,而且没有容才之量,以致千里马屈死人手;感悟:人才如果没有人发现、欣赏和重用,只会明珠蒙尘。而掌权者要有知人善任之能,也要有爱才惜才之心,更要有容才荐才之量,不要将对人才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其使用价值,更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妄加臧否,这样才不会有更多的人才被埋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心与手美欧亨利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

11、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

12、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

13、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是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日子过了。”“我喜欢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我说警长先生,

14、”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了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

15、右手上的警官吗?”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的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曲折有致,具有戏剧性。E.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解析B项,“情节曲折离奇”,“带来一种

16、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有误。C项,对文章主旨的解读错误。答案BC5.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答:_答案暗示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铺垫有以下几处:埃斯顿的神情。当姑娘给他打招呼时,他显得局促不安。埃斯顿的语言。当姑娘问多久能见面时,他说“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自称是罪犯的人的神情。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写出其中两处铺垫即可)6.小说的题目是“心与手”,请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探究以此为题的理由。答:_答案小说的情节是和两只铐在一起的手紧密相关的。一个女子

17、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女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小说表面上写的是“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揭示的却是“心”的问题心灵深处的人性美。警长为了保护罪犯的面子和尊严,不给他造成心灵上的负担,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体现了警长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小说阅读(二)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79题。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后来,他看见了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持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

18、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地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为什么祁老太爷只预备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呢?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爷会屈指算计:直皖战争有几个月?直奉战争又有好久?啊!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七七抗

19、战那一年,祁老太爷已经七十五岁。对家务,他早已不再操心。可是,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他老人家便没法不稍微操点心了,谁教他是四世同堂的老太爷呢。儿子已经是过了五十岁的人,而儿媳的身体又老那么病病歪歪的,所以祁老太爷把长孙媳妇叫过来。老人家最喜欢长孙媳妇,因为第一,她已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第二,她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一点也不像二孙媳妇那样把头发烫得烂鸡窝似的,看着心里就闹得慌;第三,儿子不常住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与长孙媳妇当家,而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功课与改卷子,那么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这不是件很容

20、易的事,所以老人天公地道的得偏疼点她。还有,老人自幼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儿媳妇见了公公,当然要垂手侍立。可是,儿媳妇既是五十多岁的人,身上又经常的闹着点病;老人若不教她垂手侍立吧,便破坏了家规;教她立规矩吧,又于心不忍,所以不如干脆和长孙媳妇商议商议家中的大事。祁老人到了老年,他倒变得好看了一些:黄暗的脸,雪白的须眉,眼角腮旁全皱出永远含笑的纹溜;小眼深深的藏在笑纹与白眉中,看去总是笑眯眯的显出和善;在他真发笑的时候,他的小眼放出一点点光,倒好像是有无限的智慧而不肯一下子全放出来似的。把长孙媳妇叫来,老人用小胡梳轻轻的梳着白须,半天没有出声。老人在幼年只读过三本小书与

21、六言杂字;现在,他是老太爷,可是他总觉得学问既不及儿子儿子到如今还能背诵上下论语,而且写一笔被算命先生夸奖的好字更不及孙子,而很怕他们看不起他。因此,他对晚辈说话的时候总是先愣一会儿,表示自己很会思想。对长孙媳妇,他本来无须这样,因为她识字并不多,而且一天到晚嘴中不是叫孩子,便是谈论油盐酱醋。不过,日久天长,他已养成了这个习惯,也就只好教孙媳妇多站一会儿了。小顺儿的妈长孙媳妇长得不难看,中等身材,圆脸,两只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她走路,说话,吃饭,做事,都是快的,可是快得并不发慌。她梳头洗脸擦粉也全是快的,所以有时候碰巧了把粉擦得很匀,她就好看一些;有时候没有擦匀,她就不大顺眼。当她没有把粉擦好而

22、被人家嘲笑的时候,她仍旧一点也不发急,而随着人家笑自己。她是天生的好脾气。祁老人把白须梳够,又用手掌轻轻擦了两把,才对小顺儿的妈说:“咱们的粮食还有多少啊?”小顺儿的妈的又大又水灵的眼很快的转动了两下,已经猜到老太爷的心意。很脆很快的,她回答:“还够吃三个月的呢!”其实,家中的粮食并没有那么多。她不愿因说了实话,而惹起老人的啰嗦。对老人和儿童,她很会运用善意的欺骗。“咸菜呢?”老人提出第二个重要事项来。她回答的更快当:“也够吃的!干疙疸,老咸萝卜,全还有呢!”她知道,即使老人真的要亲自点验,她也能马上去买些来。“好!”老人满意了。有了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就是天塌下来,祁家也会抵抗的。可是老人并

23、不想就这么结束了关切,他必须给长孙媳妇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日本鬼子又闹事哪!哼!闹去吧!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连皇上都跑了,也没把我的脑袋掰了去呀!八国都不行,单是几个日本小鬼还能有什么蹦儿?咱们这是宝地,多大的乱子也过不去三个月!咱们可也别太粗心大胆,起码得有窝头和咸菜吃!”老人说一句,小顺儿的妈点一次头,或说一声“是”。老人的话,她已经听过起码有五十次,但是还当作新的听。(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在作品的开篇,作者借祁老太爷的经历说明北京城遭遇了八国联军的侵犯,又来了持续不断的内战,这也恰恰交代了小说故事发生的社会环

24、境。B.小说借助着祁家大院中的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作为一家之主的祁老太爷又成了这一情节之中的线索性人物。C.小说对祁老太爷的肖像描写集中在了老人的眼睛上,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此处描写之中可以见到祁老太爷为人和善的性格。D.作者在对小顺儿的妈进行肖像描写时语言极其简约,但也刻意写到她的眼睛“又大又水灵”,与祁老太爷的眼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女性的独特之美。E.祁老太爷特意给长孙媳妇讲道理,是怕年轻人不知道历史而又粗心大意,所以一再强调北平是块宝地,再大的乱子也不会超过三个月。可谓阅历丰富、用心良苦。解析D项,“强调女性的独特之美”错;E项,强调“备足三个月的食物”更为妥帖。答案DE8.小

25、说中祁老太爷家的长孙媳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答:_答案是小顺儿的娘,为祁家生儿育女,祁老太爷偏疼这个长孙媳妇;会持家,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差不多都由她一手操持; 相貌一般,但懂得家族中的规矩,不像祁家二孙媳妇那样惹老人生气,很有耐心,老人说过多次的话还当作新的听;天生的好脾气,别人笑她没有擦好粉她也不会急;对老人孩子们充满善意,有时候对他们说了善意的谎言。9.本文节选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请为此情节拟写出对联式标题。要根据所给的上句,拟写出下句,并结合故事情节说明拟题的依据。标题上句:北平战事又将起下句:_依据:_答案下联:祁家大院已绸缪依据:祁家老太爷想

26、到北平历经战乱(或:祁老太爷相信北平是块宝地);祁老太爷托付家务事给长孙媳妇;祁老太爷担心战事叮嘱存粮。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铁周海亮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小铁匠没有搭话。因为

27、这把刀?老铁匠问他。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通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

28、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不能拿走?小野愣住。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刻字?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

29、样,小野说,能办到吧?老铁匠笑笑,没问题。别耍花样啊!放心!后天我来取刀!请!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小铁匠在突围

30、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

31、织暴动,来得太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B.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C.“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D.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E.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解析A项,这叫“艺术留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

32、地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作品内涵或启发。B项,结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答案AB11.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从他面对村人的误解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从他最后突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12.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具体理由。答:_答案同意。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需要忍辱负重。一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

33、,才会在火与锤的呼唤下变得刚硬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能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我们不但要懂得去爱国,更需要掌握爱国的方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期,勇敢献身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理智、合法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韬光养晦,建设强大的祖国同样是爱国。头脑发热冲动的打砸国人的日产汽车,焚烧国内的家乐福超市都是不理智不合法的伪爱国。我们在生活中,在失意时能忍耐,在逆境或困境中能乐观向上,在得意时能信心百倍干一番大事业,这才是我们做人的应有之义。小说阅读(三)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背叛余显斌将军派人下山去

34、找粮。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 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

35、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现在,打垮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

36、走来。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小子,很得意。后边,跟着日军的小队长。走到这儿,他站住了,一笑,告诉日军小队长,这儿是我们的一个窝点,不过,昨天将军和自己商定了,让自己运粮,不必来到这儿,直接送到虎头岭,天一亮他们就去取。说到这儿,他一笑道,自己不想干了,因此,跑到门头沟,遇见太君,就投奔过来了。因此,他断定,将军现在在虎头岭。日军小队长听了,一扬指挥刀,前进!一队日军跟着王老蔫,吭哧吭哧踏着深雪,继续向前走去,一步步上了虎头岭。不久,虎头岭上,

37、传来王老蔫的喊声,小鬼子,去死吧。随着是一声手榴弹轰隆隆的爆炸声,然后一切都没有了,四野静悄悄的。我们爬起来,望着虎头岭,一个个眼中涌出了泪水。将军用手擦一把泪说,走,去门头沟。在门头沟,我们在一处山洞里最终找到了一袋粮,渡过了难关。多年后,我已两鬓斑白,再次回到这儿,打问起王老蔫当年被捕的经过。当地人告诉我,说有人亲眼见到,王老蔫当时不是被捕的,确实是自己走出来自愿给日军带路的。当时,他扛着粮刚走到门头沟,发现一队日军悄悄向我们驻地方向摸去。他一惊,忙藏好粮,拍打着衣服走出来告诉日军,自己是抗联,刚刚从将军那儿逃出来的。他说,他知道将军在哪儿,愿意带路立功。于是,他带着日军径直走向虎头岭,走

38、向自己生命的终点。他和我同年,如果活到现在,也已经九十多了。(节选金山,2015 年 1 期)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我”认为王老蔫既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担心他投靠敌人,给自己带来麻烦,坚决阻止将军让他前往。B.“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并且对于当地的情况,只有王老蔫熟悉。C.“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里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主要刻画了王老蔫为引诱敌人上钩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的一面。D.“多年后,我已两鬓斑白,再次回到这儿”,小说中的“我”对当年王老蔫英勇就义这件事念念不忘

39、,为自己当年对王老蔫的误解而深感内疚。E.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次要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解析B项,“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有误,从后文看,一是人手少,二是只有王老蔫熟悉地形。D项,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写王老蔫是如何将鬼子带入山中,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答案BD14.小说开头两段写“将军派人下山找粮”的目的是什么?答:_解析作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来分析,先概括写了什么,再指出这样写对故事情节和突出人物形象特点所起的作用。答案小说开头两段主要叙述了部队生活的艰苦,粮食的短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引出了王老蔫下山找粮的故事

40、情节,为突出其英雄的形象特点作铺垫。15.作品中的王老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分析性格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必须结合文本中“我”对王老蔫的看法以及对他自身的描写来概括。答案为人低调,不轻易表现自己。在队伍里被“我”看作“又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的人。勇于承担责任。面对队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去找粮。机智勇敢,视死如归。不但出色完成找粮任务,而且巧妙将敌人引入山中并与他们同归于尽。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大厨林美兰大厨早先还不是大厨,因为喜欢,进了烹饪职业学院。毕业后,应聘来这家还不算小的酒店做厨师。他个头不高,胖墩墩的,但人前一站,

41、骨子里透着一种大将风度。小伙子肯学肯干,只几年工夫,就当上了大厨。两年前的冬至,是最寒冷的一天,北风呜呜地叫着,落叶裹挟着雪花满天飞扬。就在这一天,老板突然跑路了!大伙一早上班才知道。下午,大厅里聚集了许多债主。房东、供货商们七嘴八舌凑出了老板欠的债:房租、鱼虾钱、蔬菜钱外加水电煤气费,有100多万,还不算拖欠的两月工资。年轻貌美的服务员小桃气得直哭:我们连回家的路费都没着落!小永也急得直顿脚:没路费,咋赶回家结婚呢?小桃说:“报警吧,法律可是维护我们打工者的。”小永说:“我给工商打个电话,让他们也想想办法。”大家纷纷赞同。不到10分钟,警察就到了。一会儿,工商的也来了。小桃感觉气氛有异:哦,

42、时常有金点子的大厨一声不吭,坐在角落里,似乎心事重重。当大厨眉毛翘起时,刚才眯着的小眼睛星光点点:“嘿,天冷得像个笑话,但我们的日子别过得像废话!”话一出,逗得警察和讨债的都笑了。大厨带人,盘点酒家的固定资产和材料库存。小本子记着:41台空调、桌椅板凳、厨房用具若干。他又打开几个冰柜,让仓管报数字,得知鱼肉、高级配料等,还有3万元左右。然后把目光放在厨师、墩头、跑堂、迎宾、打杂等人身上:“都是大活人不能等死。老板不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开张?如果大家愿意,我就来做这个主了。”“对!我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干活的人都在。”大伙儿回应道。“至少,我们要把回家的路费做出来嘛。”大厨微笑着说。一呼百应。

43、警察支持、工商支持。房东支持,供货商也支持,他们与大厨签了协议。大伙都深知是在为谁拼搏,自然有令人惊喜的姿态。每天用鞭子甩亮黎明,赶着一辆破车,将太阳从东山拉向西山。大厨仍是个大厨,但似乎更像个乐团的指挥家,他汪洋恣肆地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棒”,跟伙计们一起演奏着一部力与美的交响曲。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大伙的路费也赚足了。小永要回家结婚,依依惜别说:“只要大伙儿还在,我还会回来的。”送走小永,大厨回头微笑着对大家说:“干脆把老板欠我们的俩月工资也赚出来吧。”这声音似铜钟与翠竹合鸣的回响,一股暖意漾遍大伙的全身。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飘到屋顶上。风一吹,飘飘洒洒,像一只只白蝴蝶翩翩起舞。这段

44、时间,要债的也经常来探听虚实。一天,大厨还处在剥洋葱的懵懂中,房东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年轻人,不错哟,把酒家经营起来吧,先还清债务再付房租。”小桃说:“懒人有睡不饱的觉,减不下的腰。只要不做懒人,我就相信你准行!”众人也齐声响应。大厨把毛巾往肩上一搭,唱个喏,俨然京剧智取威虎山里一往无前的杨子荣,模样挺潇洒!年后,讨债人仍不时来“光顾”,但眼光里流露出的更多是欣喜。回家结婚的小永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了新婚的妻子。“也是的,干活的人都在,我觉得酒店的前景还行。”每天,大厨挨桌去敬酒,骄傲地说。老食客一传十,十传百,都很好奇,也是觉得责无旁贷,相继来捧场,也都得到大厨的种种优待。一年半后的一

45、天,已做大堂经理的小桃,向大伙宣布:我们已还清了所有欠款,开始盈利了。大厨还是大厨,但他收获了小桃的爱情。两年的时间,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春节又快到了,大雪纷飞。酒店的天井里铺满了雪,雪地里那树红梅傲雪绽放,火红得就像大伙儿的笑脸。酒店的发展急需招聘员工,不辞而别的老板竟回来了,着实叫大伙吃了一惊。大伙怒气冲冲围住老板,愤怒谴责他的不仁不义,只听见老板带着哭声说:让我当个跑堂吧。谁知,大厨把酒店账目点清,大手往外一挥,立马要走人,身后紧跟着女友小桃、小永和五十多名员工。老板慌忙挡道:“当年,没有你,我的酒家可能已经被风吹走,是你救起它。你不能走!”老板差点跪下了,大厨才仍当大厨。至于后来,听说

46、大厨新开了一家还不算小的火锅店,大伙儿也都跟着他干,生意很是红火呢。但那已是后来的事儿了。(有改动)16.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讲述了一个老板“跑路”,员工团结一心拯救酒店的故事,生动地塑造了以大厨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群像。B.得知老板“跑路”的消息,小永首先想到给工商打电话;新婚之后还把妻子带回来一起干,说明他是一个点子多、责任心强的人。C.小说善于通过动作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如小桃“气得直哭”的动作表现了她的脆弱;“懒人有睡不完的觉,减不完的腰”的语言就表现了她对大厨的信任。D.小说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大厨与“跑路”的老板的对比

47、,房东、供货商对大厨前后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E.小说的段落大都很短小,还有不少一句一段的形式。这样写使小说叙事节奏紧凑,便于叙事场景的切换,在多场景中刻画人物形象。解析B项,“说明他是一个点子多、责任心强的人”于文无据。 D项,小说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答案BD17.小说中的大厨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有责任感,有担当。当老板“跑路”,大家都感到无助的时候,他能够站出来,“做这个主”,带领大家一起挣路费、挣拖欠的工资,还老板欠下的债务,这些都说明他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自信自强。在困境中他敢于站出来,从他“老板不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开张”“至少,我们要把回

48、家的路费做出来嘛”“干脆把老板欠我们的工资也赚出来”等语言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勤劳踏实。从他带领大家一起早出晚归地挣路费、挣工资、挣钱还老板欠下的债务一直到还清了债务;从他“做主”之后,没搞任何特殊,还和大家一起劳动,一直都做大厨这些事件都可以表现出他的勤劳踏实。幽默风趣。从他“天冷得像个笑话,但我们的日子别过的像废话”这样的语言和他“把毛巾往肩上一搭,唱个喏”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他的幽默风趣。大气仁义,不贪财。面对不仁义的老板归来,他还清点账目,把酒店还给老板,准备自己离开;面对老板的苦劝,他还是留了下来仍然做大厨。这些事件都足见他是一个仁义之人。谦和沉着。从他脸上时时都是微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

49、谦和;老板“跑路”留下巨债,拖欠工资,他没有慌张而能沉着应对,一步一步地带着大家走出困境。18.作者以“大厨自主创业成功”作为小说的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_答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人物形象上看,大厨从一个毕业于职业技术学院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转变为了一个创业者形象。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从艺术结构上看,这是小说在充分铺垫之后,故事发展的合理结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从主题表现上,小说不仅是对人物优秀品质的赞颂,更是对大厨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创业精神的赞颂,具有更强的时代意义,创业不仅属于那些有着名校学历的人,像大厨这样普通劳动者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情感表达更加丰富。从情感表现上,在赞美大厨这一群普通劳动者优秀品质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他能创业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