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930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6讲 地球的表面形态【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两种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分类)和结果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运动与宏现地形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人类活动与地形形态修梯田 填海造陆 围湖造田【基础梳理】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两种作用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_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主要表现地壳_、岩浆活动、地震、_作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主要表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2、、固积成岩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平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_被_带分割成_大板块板块名称如图A为_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_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_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类型如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L为未定板块边界类型。互相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之间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常形成深邃的_,以及山脉或岛弧彼此分离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往往形成巨大裂谷,如世界最大的_(二)地质构造与地形形态地质构造与地形形态概念_引起的地壳弯曲、变形褶皱背斜形态向_弯曲岩石年龄中间_

3、,两侧(翼)_地形无外力作用时一般为山岭,有外力作用时可侵蚀成为山谷向斜形态向_弯曲岩石年龄中间_,两侧(翼)_地形无外力作用时一般为山谷,有外力作用时因侵蚀较慢反成山岭断层地垒概念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举例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地堑概念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举例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火山火山锥、火山口 代表:日本的_山地震地壳断裂和错动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风化作用、_作用、搬运作用、_作用、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地貌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作用侵蚀作用冲刷坡面;使沟谷加宽、加深沉积作用冲积扇、_平

4、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作用风蚀磨菇、风蚀城堡等沉积作用沙丘、黄土高原【疑难突破】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从岩层新老关系上中间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间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5、图示实践意义岩层封闭,易于储油气;良好的隧道选址易于集水,良好的储水构造,且多煤矿地下水出露,大型工程或水库建设应避开断层图示二板块边界与地形的关系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碰撞边界俯冲边界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大洋板块俯冲角小俯冲角大示意图明显地形海岭、大陆裂谷高大山脉、高原洋中岛弧、海沟海岸山脉、海沟洋边岛弧、海沟实例东非大裂谷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太平洋西部海沟、岛弧链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五种。其中侵蚀和沉积对地貌的影响最为普遍,具体分析如下表:作用因素作用形式对地貌影响分布

6、流水作用侵蚀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沟谷和河谷流水使沟谷和河谷加宽加深使地表变得崎岖。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也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沉积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在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运,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池、戈壁、裸岩荒漠、风蚀柱、风蚀蘑菇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沉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沙粒堆积沙丘、沙垄、黄土高

7、原四外力作用关联图示 五河流上中下游外力作用规律图示外力作用只塑造地貌而不能形成地质构造。外力作用五种形式是一连续过程,其作用规律如下: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为主。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名题例析】例1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3)地球演

8、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性。【解析】第(1)题,背斜处岩层上凸,向斜处岩层下凹,断层处岩层断裂错开。结合图示岩层特点较易填注地质构造名称。从图中地表形态看,断层处发育有陡崖;向斜成山,而背斜成谷。背斜(甲处)成谷是因为背斜处受张力影响,岩石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变成洼地(或谷地)。第(2)题,联系教材知识可知三叶虫化石形成在古生代早期地层(即层);恐龙蛋化石形成在中生代地层(即层);早期人类遗迹则会保留在新生代地层(即层)。第(3)题,结合题干图示信息,不难得出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结论。【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丙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

9、斜,该处容易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2) (3)不可逆。例2 (09上海)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群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 B

10、 C D【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板块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处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2)结合上题分析得出该板块类型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日本群岛和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3)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发生在水圈和大气圈,洋流发生在水圈,两者与板块构造无关;地震属地质灾害,有规律地分布于断裂构造带,矿产资源的分布遵循地质规律。【答案】(1)A(2)C(3)C【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至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有关该

11、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2图中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C.花岗岩 D.板岩(2010新都统考)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乙为沿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从东南流向西北 B先是从西南流向东北,然后是从南流向北C基本呈南北流向 D从西北流向东南二综合题(24分)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12、)在地质构造剖面图上,A为_,理由是_; B为_,理由是_; C为_,理由是_。(2)在A、B两地哪里钻孔能打到煤层:_,原因是_。(3)甲、乙、丙三个村庄中,_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_地貌风景优美,在此村修建公路要注意_等问题。(4)如果要找到化石只能到_村和_村去找,原因是_。(5)三个村庄若都已发现了矿产,那么矿产是否会相同?_。原因是_。(6)在野外勘探中,A、B、C三处,_是良好储油构造,_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大型工程选址尽量避开_。【基础梳理】一放射性 运动 变质 太阳二(一)岩石圈 断裂 六 亚欧 印度洋 非洲 海沟 东非大裂谷(二)地壳运动 上 老 新 下 新 老(三)富士三侵蚀

13、 沉积 冲积【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A【解析】从图中看是沉积岩受挤压形成褶皱,但因压力过大而出现断层,而后在断层处因岩石较破碎而易发生岩脉侵入。2B【解析】石灰岩、花岗岩不是变质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板岩是由页岩变质而成。3B【解析】在等高线图中,河流在谷地发育,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从而可判断此地地形为盆地;剖面图中的岩层分布是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地下可能储藏有石油和天然气。4A【解析】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图中较长河流流向为干流流向;由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大致从东南流向西北。二综合题(24分)5【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及岩石的成因和对地质构造规律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旅游等的实际应用能力。【答案】(1)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断层 岩层断裂并有错动和位移(6分) (2)B(2分) 向斜区域煤层不易受侵蚀而得以保留,A处被侵蚀而缺失煤层(2分) (3)甲(2分) 喀斯特 塌方或渗漏 (2分)(4)甲 乙 两村均有沉积岩层 (3分)(5)不相同(2分) 沉积岩和花岗岩成因不同,形成的矿产不同 (2分) (6)A B C。(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