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896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 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强化王权 C.

2、 通过宗法制以巩固奴隶主专制 D. 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3.“郡县制的发明使得过去由于分封制度而结构不稳的国家变得更具有向心力,中央政令更容易贯彻,统一大国的建立成为可能。“由此可见郡县制( ) A.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B. 保证了地方自主行政 C. 提高了中央决策的效率 D. 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4.秦朝的“三公九

3、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官殿彆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 工业,宗正负责呈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 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D.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6.自秦朝设置太尉开始历

4、朝历代都非常注重对官员的监察,御史台、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监察体制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是,古代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其根本原因是 A. 监察机构未按要求行使监察职能 B. 监察机构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 C. 由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 监察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7.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这说明明代 内阁( ) A.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B. 阁臣权力有限 C. 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D. 深受皇权控制 8. 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下列属于清朝边疆政策的是( ) 因地制宜处理好民族关系 西藏

5、成为宣政院的直接辖区 重视边疆交通和军事防卫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 A. B. C. D. 9.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反映了 A. 中国外交向近代化迈进 B. 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C. 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 D. 近代中国外交走向了独立自主 10.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6、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11.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 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 A. 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 B. 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 D. 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 12.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 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

7、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13.“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 A.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B.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C. 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 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14.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

8、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15.有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 去,一定能上道。”文中的“这个方向”是指 A. 借用西方的基督教和儒家大同思想发动群众 B. 坚持将反封建与反侵略结合起来挽救民族危亡 C. 发展资本主义,追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点

9、的是A. 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 C. 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 D. 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 17.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路线是偏执的。”下列中共“一大”的内容中不“偏执”的是 A. 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 B. 革命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 C.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D. 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18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

10、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A. 卖官鬻爵 B. 土地自由买卖 C. 科举取士 D. 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19.元史载 :“(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 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以下对行省制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行省的全称为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B.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路、州、县 C.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 D.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对地方加以控制 20.“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11、;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材料体现出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要求清朝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 B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 C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D凭借其经济实力逐渐独占中国市场 2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义和团虽未达其灭洋之目的,而亦开历史之辉光”,成为“中国自立之绝大起点”,使各国“尽戢其野心,变其政策,不倡瓜分而提议保 全支那之领土,开放支那之门户”。以上材料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主要贡献在于 A. 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B.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C.保存了中国的文化

12、和文明 D. 激励后来人为民族独立而不断斗争22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促成了中国国内永久和平 C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是一个偶然事件 D日本侵华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23“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止耻不能甘。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由“山东又要似朝鲜”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一二九运动 241927 年 11 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

13、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 A.反映了当时党中央坚持走俄国式革命道路 B. 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 C. 对毛泽东的批评能够结合中国的国情 D. 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 25.后世的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像和坤、李鸿章等,学者们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这说明 A. 评价历史人物没有什么客观标准 B. 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 C. 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应该有定论 D. 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26.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

14、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 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中共领导的五四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共同领导国民大革命运动,消灭了北洋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全国抗战的总指挥部 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27.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 南京条约签订

15、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28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本国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 B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 C这种制度在明清时期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29中国古代史上,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反映出 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因统治政策不当导致地

16、方割据势力强大 该现象破坏生产,造成社会动荡 中央集权制度弊端丛生,阻碍社会发展 A B C D 30.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国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这次“积极行动”是指组织 A. 徐州会战 B. 太原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

17、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摘自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 中国通史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607 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采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

18、。隋炀帝本人是个文学家,创立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是不足为奇的。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南北士人凭文才来竞争高低,魏、晋以下凭门阀高低作官的制度,从此逐渐为科举制度所取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5 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说明这一制度受到抨击的原因是什么?(4 分) (3)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3 分) (4)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8 分) 32.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19、问题。 材料一 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魏源海国图志 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利则与天下公之,害则为天下去之,盖以天地之心为心也。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 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性。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 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地改变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从“夷务”到“洋 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20、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 材料三 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 年 8 月)(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君臣的“世界观”。(4 分) (2)对比材料一,概括材料二中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4 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

21、界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4 分) 答案:选择题:BDDCC CACAB DABDC DBCBAAABAD DCDAC31、(1)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5分,每点1分。)(2) 察举制度。(2分)察举所推荐的人才严重名不符实,出现腐败。(2分,答出名不符实可得2分,腐败1分,其它答案如果合理酌情给分。)(3)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分)(4)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唐诗的繁

22、荣。(8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2、(1)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往视为对清朝的效忠纳贡。(4分,任答两点即可)(2)变化: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6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使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渐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转变:先进中国人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从而转向学习俄国的革命经验。(2分)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