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01等式与方程.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76540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01等式与方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01等式与方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01等式与方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01等式与方程课 题: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例一、例二,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出示例1,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二、教学例2学生自学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

2、最后达成统一认识:X50100 X50=100X50100 XX=100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这样分:第一种:X50100 X50=100X50100 XX=100第二种: X50100 XX=100X50100 X50=100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那X5010

3、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三、巩固练习。1.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3 + = 10 6 = 48 240 = 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2.根据线段图列方程。先让学生说清楚图意,再要求他们列方程表示每个图中的数量关系。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板书:“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

4、“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等式与方程X50=100 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

5、程。“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