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模拟题】1、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各项中最先实践该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 B、确立皇帝制度 C、设三公九卿 D、实行三省六部制解析:从“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可以看出,该政治思想主张权力高度集中,B符合题意。封邦建国即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制均处于皇帝的绝对领导之下,都是中央机构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答案:B【创新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
2、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度,意在考查学生对宗法制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古人非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答案:D2、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公共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和氏是含义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由此可见与“氏”的产生最为相关的制度是A、
3、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考查要求。分封制是指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由题中“胙(赏赐封赠)土命氏”可以判断出选C。答案:C3、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
4、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都符合事实 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集权的发展,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实物和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考查要求。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的说法符合史实;唐朝三分相权,确保君权独尊,唐太宗的说法符合史实;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到明成祖设内阁,明成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自秦始皇就开始皇位世袭、权力至上,雍正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C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模拟题】1、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
5、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 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 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 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 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材料中有两个信息:信息一:“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因作战失利受到群众的惩罚(群从决策存在弊端);信息二:柏拉图的言语:也是在否定群众决策,认为民从治病(决策)存在问题。
6、从这两个信息中可以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具有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样的国家管理权,这有可能到主群体决策中感情用事,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答案:C2、万民法是继承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A、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 B、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C、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有关知识。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人,排除A;平民和贵族斗争最终产生了成文法,排除B;万民法出现时,罗马是帝国,排除
7、D。答案:C3、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解析:恩格斯论述的是罗马法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内在一致性和继承性,说明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A项混淆了罗马法和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阶级属性;B、C两项叙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答案:D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模拟题】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8、。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解析:“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说明总统对一会有制约作用,而“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说明议会对总统也有制约作用。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说明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总统对议会的控制和两者权力的大小关系,故A、B项错误。C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议会对总统的制约,不如D项全面,可以排除。答案:D2、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都推动了本国历史的发展,其共同点包括:否定君主专制制
9、度 标志着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推动了本国向法治社会的转变A、 B、 C、 D、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1688年“光荣革命”,人权宣言颁布时法国大革命刚开始不久,故错误;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能体现民主共和,故错误。答案:A3、假如你是英国人,相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为英国某一正当的领袖 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得到国王的任命 A、 B、 C、 D、解析:根据英国政治体制,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在得到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后,就成为了英国首相,不需要再经过议会议员的投票。答案:A4、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
10、宪法(即l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 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关知识。国会可以弹劾总统,但并不是随时可以,而是有一定条件和程序的。排除即可。答案:B5、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甚至险遭审判,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总统在内的文官进行弹劾和审判权力的是:参议院 众议院 联邦法院 内阁 A B
11、 C D解析:根据美国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对总统和文官的弹劾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答案:C6、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时,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他们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可以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B、法国总统可以经众议院同意解散参议院C、美国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国会决议D、不经德国皇帝批准,德国议会通过的所有决议都不能生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理解。A、C、D项说法正确,B项应该是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答案:B第四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模拟题】1、“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驰骋
12、;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首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军歌中的“深入敌后百战百胜”的英勇军队是A、工农红军 B、新四军 C、八路军 D、解放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能力。在长江、淮河一带抗战的是新四军,他们建立起了苏南和皖东抗日根据地。答案:B2、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材料中所说的侵略权益是领事裁判权,这一特权是在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附件中规定的。答案:
13、A3、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约为2、3万件,其中很多是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这一时段入藏的。对这一现象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政局动荡和日本侵华是造成中国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 B、英国政府对世界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C、英法联军利用侵略对中国文物大肆抢夺 D、文物成为中英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解析: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局动荡,特别是军阀割据混战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给英国大肆掠夺中国文物提供了可乘之机。英国掠夺中国珍贵文物是为了占有,是中国的屈辱,既不是为了保护文物,也不是中英两国友好的见证;英法联军对中国文物的大肆掠夺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答案:A4、19世纪中叶
14、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当时主要表现为A、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兴办工厂 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中国出现近代工业 D、外商在华收购原料倾销商品解析: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特权从中国低价收购原料,同时倾销商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答案:D5、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挤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答
15、案。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A、C、D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条件,包含在B内。答案:B6、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A、血战台儿庄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解析:首先,题中属于正面战场抗战的是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其中的战役之一)和太原会战;其次,八路军参加的是太原会战答案:D7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 B缺乏司法主权
16、观念,后患无穷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 D颇具聪明,有利于化解纷争解析:从1754这一时间判断,该事件发生在鸦片战争前,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广州府县对外国人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管不问,这是对自己司法主权的不尊重,也为外国觊觎、践踏中国司法主权提供了借口,从而产生更大的纷争。答案:B8、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
17、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如果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准备自卫”等关键信息。B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C错误;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9、美国公使贝田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首先要理解题目中材料的内容。“外国公使”
18、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体现出中国近代史上某个时期列强侵略的特点,然后对照中国近代史上相关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可知。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答案:D【创新题】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
19、约的屈辱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外资礼仪的近代化,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平等照会”反映出清政府被迫放下了“天朝上国”的架子,该变化在客观上对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有积极意义。答案:C2、二战后美国官方公布了这样一个数字:抗战时期,在3年又1个月的援华空运中,美国空军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及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美国政府援华主要是因为A、抗日战争的需要 B、中国战场的地位 C、中共抗战的立场 D、同盟关系的要求解析: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结成同盟关系,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抗战,主要是因为中国战场地位重要。A、D项只是其
20、中的原因之一。C项并非援华的主要原因。答案:B3、右图为1939年5月延安群众杂志刊登的中国共产这中央委员会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的页面,中共对南京国民政府发起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示“基本上拥护此纲领”并结合实际作了新的解释和有益改造。中共作出如此“积极的回应”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合呼国共两党党内合作方式的需要 B、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符合中共建立民生联合政府的需要C、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能促使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D、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符合坚持抗日和调动国人抗战激情的需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理解,意在考查抗日战争这一考
21、点,从题干材料看,国民政府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符合调动国人的设点精神的需要,故中共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答案:D4、国民党陆军上将、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37年初发表的国防论中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中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他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一论点的目的是A、论证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 B、论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C、论证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 D、坚定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解析:“1937年初”,日本大规模侵华在即。工业国由于经济联系程度高,摧毁几个经济中心就会导致全国经济的瘫痪,失去抵抗的经济基础:而农业国经济分散,相互联系程度低,可以分地域抵抗外来侵略,这是中国抵
22、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此时,全面抗战尚未开始,国民政府还没有开始抗战,D项的表述不正确。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B、C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模拟题】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南北议和”的过程中制定的,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公布。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为行使立法权的机关,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委员;临时大总统和内阁为行政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行使审判权。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B、关于参议
23、院、总统、国务委员、法院的规定体现了孟德斯鸠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独裁专制甚至复辟行为。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一定程度上仿照了美国“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解析“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是卢梭的主张,不是康德的主张。答案:A2、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本题灵活考查了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限定,首
24、先排除B、D两项,北伐战争的胜利应是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排除A项答案:C3、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写到:“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通过这段文字可知曾国藩肯定天朝田亩制度 否定“圣库”制度 维护儒家正统思想 肯定资产阶段私有制A、 B、 C、 D、解析:“农不能自耕以纳赋皆天王之货”,说明曾国藩对天朝田亩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错误,正确;“中国数千年扫地荡尽”说明曾国藩维护儒家正统思想,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说法可排
25、除答案:B4、在中共“一大”做出的决议中,事后证明是错误的是A、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C、联合第三国际 D、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农,直至消灭阶级差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掌握政权的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帝国主义国家和封建军阀,所以,中国革命的对象应该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答案:A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共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
26、地权”的思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土地革命打破了土地所有制,有利于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无疑可以推动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粉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C正确;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错误;“平均地权”属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B错误; D显然不合题意答案:C6、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道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应该是真
27、,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解析:这段材料是中国共产党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以挽救民族危亡而发表的声明的一部分。1921-1922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具有一致性,都反帝封建,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民主为目标。答案:A7、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记录19
28、45年的形势时写道:“蒋介石的权力只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假如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必须采取异于寻常的步骤。”这说明国民政府消极抗战 国民政府正全力挑起内战美国准备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中共是抗日战争后期的中流砥柱A、 B、 C、 D、解析:杜鲁门这段话说明了抗战胜利前夕中国的社会形势;国民政府消极抗战,躲在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中共坚持抗战,在长江以北有很大势力,这引起了美国的不安,说明美国准备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故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国民党在全力挑起内战,错误答案:C8、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
29、点进攻。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B、中国共产党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C、中国共产党撤离延安是为了更好地歼灭国民党军队D、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但并没有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采取的对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的作战方针答案:A9、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
30、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促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A、 B、 C、 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二者的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答案:B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A、让人民当家作主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C、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析: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企图建立资产阶级统
31、治,所以A是错误的。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是失败的,中国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B、C是错误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人民主权,从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答案:D11、右图为2007年6月山东文物精品展期间展出的我国1920年8月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文,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从中所得的信息不包括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新路C、五四运动促进该书出版 D、中国共产党的迅速发展解析:抓住了1920年8月,根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个历史可得出A、B、C三项都是正确的,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不诞生。答案:D12、20世纪30年代某年某月某日,国
32、共两党在陕北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辽海燕冀,汉奸何多!匈奴未来,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这一天应该是A、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 B、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四月五日C、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四日 D、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四日解析:国共两党在陕北祭黄帝陵,应是在清明节,以此来排除C、D。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是指公元1932年,此时国共两党正在内战,不可能一起在陕北祭黄帝陵。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是1937年,此时,民族危机严重,国共两党的内战已基本停止
3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将建立。答案:A13、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这首民谣是在1856年后开始流传的 反映了天京变乱的史实说明了农民阶级信仰的动摇 暗示了这场农民运动失败的必然性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的有关内容,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这一很需要考点。“天父杀天兄”指的是1856年天京变乱,“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表明了农民阶级信仰的动摇,暗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答案:D14、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
34、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偷窃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A、太平军 B、北伐军 C、工农红军 D、新四军解析:注意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赣闽”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区域,“进入湖南”是红军长征开始后的方向答案:C【创新题】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6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材料中“共产党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A、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 B、当时中共的力量还很弱小 C、中共认同国共
35、两党合并方式 D、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解析:本题通过重庆谈判考查2010年新高考考试大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考点,中共不反对将人民军队统一于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但这一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而非“国民党的政府”。答案:D2、1852年太平天国发表奉天讨胡檄面四方谕:“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双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此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声讨清朝统治的残暴和黑暗 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较高的斗争策略水平“奉天”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讨胡”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在民族问题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A、 B、
36、C、 D、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考查要求,太平天国利用檄文,既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又可以发动民众,体现了较高的斗争策略水平,“奉天”体现了其“上帝教”的宗教色彩;把满洲称为“胡”体现了其狭隘的民族观。答案:C3、1904年江苏杂志有署名“荆鸵”者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屠戮胡人数十万的汉族人冉闵立传,颂其为“震古烁今,扭转乾坤”的“中国民族主义大豪杰。”这篇文章表明了当时民族主义以“排满兴汉”为主要内容 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革命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A、 B、 C、 D、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认识,体现了
37、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牲的能力考查要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在1905年提出的,排除,题干只是强调反对民族统治,未涉及国体问题排除。答案:A4、“革命行动而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者。”孙中山选集从材料中不可能看出孙中山A、看到了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大敌 B、认识到工农力量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C、为改组国民党作了思想准备 D、将国民党改组为工农大众的政党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改组,意在考查考生最大限度地
38、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改组前是资产阶级政党,改组后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和工人联合的政党。答案:D5、2009年12月28日湖南人网站发表浅议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一文指出,“毛泽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在于照顾和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其实行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切要害,对症下药,其调整政策的关键点在于不失时机,强力推进。”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作出红军长征的决策实行战略转移 B、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C、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D、发动三大战役进行战略决战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整体把握历史牲的能力考查要求。红军长征
39、不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答案:A6、毛泽东在1945年8月13日的社论中指出:“公开的全面的内战会不会爆发?这决定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会不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经过我们的奋斗,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呢?这种可能性是有的。”结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抗战结束后人民渴望和平 二战后美苏实力相当谁也不敢贸然挑起中国内战蒋介石集团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已做好了争取和平与武装反击的两手准备A、 B、 C、 D、解析:此题应结合二战结束后的国内国际环境分析。二战结束后美国积极扶蒋反共,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答案;C第六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
40、的建立无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创新题】1、2009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影片建国大业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下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关于新政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政协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C、这一制度的确立是民生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D、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是过渡时期的临时宪法解析:共同纲领的确曾作为临时宪法而存在,但1954年宪法通过后,其地位自然被1954年宪法取代,而过渡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选完成。答案:D2、近来流
41、传即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三通”客船40分钟左右就可抵达。不少民众认为,此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里金门就不再是孤岛了,不但可以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还可以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这有利于金门和台湾的稳定和发展这便于两岸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往来这有利于加快福建沿海地区的开发厦门和都是中国近代开埠的第一批通商口岸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命题思想。四个小项都与题意相符,厦门和福州
42、都是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答案:A3、1979年10月,邓小平曾说:“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民主党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B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C我国的多党合作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各民主党汽派是参政党D这可以调动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建国家的新局面解析:从题干所给的时间来看,这一时期“文革”刚结束不久,正是拨乱反正,加强
43、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时期,邓小平的话中“需要”一词即表示过去我们做得不够。综合以下两点可知,B选项中的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是不符合史实的答案:B4、“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奠定基础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解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新胜利,反映了中国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奠定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础答案:C5
44、、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新民主主义论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析: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了28年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阐明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改天换地,各个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想到关系以及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此方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路线、和方针准备答案:A6、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说:“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
45、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位代表”是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B、中央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对国务院的工作都具有审议权D、全国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国务院的工作报告具有审议权,中央政府是其执行机构。而政协不是权力机关,政协会议无权审议,但是可以监督并提出意见答案:C第八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题】1、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主要目的是A、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
46、的反美斗争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与美、苏结盟 D、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重大理论的理解能力。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两个拳头出击”,反对各种形式的霸主主义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就是为了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A表述偏颇B也不准确,反美与反霸权主义不是一回事,C显然不是目的。答案:D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高考题】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联盟的主要区别在于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
47、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解析:本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比较论证的能力。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欧盟的成立促进了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上海合作组织不是政治组织。答案:A2、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国际力量颁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
48、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D、从某些维度来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解析:本题考查当代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分析历史材料,宏观把握历史整体特征的能力。约瑟夫*奈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进行了描述,单纯从军事角度看,单极世界的描述是比较准确的。单纯从经济力量对比上看,又呈现出多极化的格局。答案:D【模拟题】1、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4日在与日本明仁天皇、皇后会面时来了一个几乎呈九十度角的鞠躬,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批评奥巴马身为美国总统“不该向外国要人低头”。下列是拟订好的新闻报道的标题,合适的是A、违背1787年宪法的奥巴马 B、进一步发展的世界多极化趋
49、势 C、完全赞同日本风俗习惯的奥巴马 D、金融危机下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丧失解析:A、C、D三项中“违背”“完全赞同”“丧失”的表述不准确;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日本天皇的“深鞠躬”明显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一步发展的表现答案:B1、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止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中“反法西斯的含义是A、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解析: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苏联和东德政府为了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修建的,所谓的“反法西斯”实际是指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答案:A【创新题】1、“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
50、名以行为。“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价值观 B、北约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轰炸南联盟C、多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 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援助“自由国家”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的材料,材料说明有些国家或者组织借推行民主之名,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多国派军舰赴索马里参与打击少将是合法的国际活动是正义行为。答案:C2、俄罗斯历史学家阿纳托利*科什金认为:“伦贝尔图夫(波兰)战俘营奇袭事件使斯大林产生了浓重的“美英阴谋论”倾向,他相信西方国家已经不需要苏联的合作而新上台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彻底推翻了前任罗斯福的对苏友好路线,东西方之间的不信任和
51、相互猜忌越积越深,最终在1948年西柏林危机中爆发出来,将整个世界卷入冷战漩涡中。“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冷战”的缘起与波兰有关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C、当时苏美两国领袖出现信任危机 D、西柏林危机将整个世界卷入“冷战”解析:解答本题应解读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材料内容看,材料所述的是关于“冷战”的学术研究新观点,而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3、亚历山大温特在其菱中这样写道:“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冷战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从中可以看出尔巴乔夫的新思维A、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52、 B、使社会主义阵营分裂C、直接导致了“冷战”的结束 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解析:本题考查了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导致的后果,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准确把握历史现象的能力考查要求。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变了苏联的内外政策直接导致了“冷战”局面的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是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标志是中苏关系的在于破裂;尔巴乔夫提出的背后思维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4、关于未来多极化格局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级论”(美国、欧洲、东亚)、“五级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美、日、欧、俄、中、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
53、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实力的衰弱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解析:之所以会有“三级论”“五极论”“六极论”这样的分歧和争论,说明世界政治格局仍然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新的政治格局依然没有形成,这种现象反映的裨问题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答案:A第十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题】1、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善的朝代是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解析:图中所反映的农业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D2、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
54、者兵强,兵强者占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农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解析:孤证不立,只有一个材料,所以说“材料不充分。”题目中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而题目中的材料只体现了重农政策的内容,没有信息可以证明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副业政策相关。答案:D3、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
55、、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推断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解析:解答醒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撮有效信息,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农业就已经出现,说明我国从采集进入种植时代;南方的炭化遗存以水稻主,北方以粟为主,说明我国农业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特色,说明南北之间的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材料中没有提及南北农业经济的早晚问题答案:B4、下图为隋唐时期局部。ABCD四城市中,同时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的是解析:通过判断图中城市可知:A为扬州(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江南的物产大多在此集散
56、,产铜镜)B为苏州(以造纸出名);C为宣州(以丝织品和造纸出名);D为越州(以丝织品、青瓷和造纸出名)答案:D5、读下图,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业城市还有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意在考查考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试题的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答案:A【高考题】1、在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工具中,发明于唐朝并用于灌溉的是解析:A项耧车属于播种工具,发明于汉代;B项曲辕犁,是耕作工具,C项是翻车,是灌溉工具,D项筒车,是唐朝时期创造的灌溉工具答案:D2、“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
57、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期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析:根据材料中“土地的平均分配”“避免土地兼并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是均田制答案:C3、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手艺制造水平 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地位日益提高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D、西方国家倾销工业品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解析:家庭手工业分期经营,水平低下,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的是官营手工业,A错误;两宋以后,伴随着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正确: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
58、是为官府和贵族生产,产品不进入市场,C不正确:西方国家在中国倾销工业品是在鸦片战争后D错误答案:B4、下列语句出版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之中或历史人物之口,对于这些观点的分析不恰当的是甲:僇力本业,耕织臻粟帛多者复期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丙: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B、乙丙的观点相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重农抑商,丁反对工商为末解析:丙丁的观点产不完全
59、对立,丙主张农商相互依存,丁反对工商为末,而不是强调工商为末答案:C【创新题】1、下列对“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租佃制产生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民负担沉重 D、井田制瓦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解答醒要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农民所耕之田为豪民所有这说明土地兼并严重;见税什五说明租佃制已产生,也说明农民负担沉重,井田制瓦解的主要标志是公田逐渐私有化,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答案:D2、明代沈思孝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日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
60、藏。”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晋商主要靠专卖权致富 B、晋商组织的发展出现新特点C、晋商经营的票号业相当发达 D、晋商中出现了雇佣关系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考生对亚商的理解则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这一考点的相关考查。材料主要体现出亚商势力强,晋商合伙制度的出现及晋商诚实经营等信息。明代晋商的酱组织出现了合伙制度这是晋商组织发展的一个新特点,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答案:B3、有人认为,自宋元查勘,一种新开支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死水”中泛起了“微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型经济”是指商品经济 B、“微澜”促使宋元城市经济的繁荣C、“瓦市”、雇佣劳动都是“微澜”的表现 D、“死水”指的是
61、自然经济解析:本题考查酱主义萌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谬劳动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表现,而中国酱主义萌芽产生于明基中后期答案:C4、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有的短暂统一是由北方政权完成的,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南经济发展缓慢 B、北方政权的统治者励精图治C、北方依然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 D、南方政权的统治者腐败落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政治。”北方政权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关键在于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南方整体上还落后于北方答案:C第十一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考题】1、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
62、原料分给出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解析:本题考查19年纪上半叶法国工业革命的史实,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法国当时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和小农经济,没有实现农业经济转型,C项错误;法国在18世纪后期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莅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
63、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曼彻斯特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因纺织业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钟表的普及及其地位的重要说明工厂对工人工作的时间要求严格答案:B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燕尾服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
64、影响越来越大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题干材料,从材料看,欧洲重要思想潮流的影响如同工业革命的重大交通工具的发明传到世界各地一样,说明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而B项不能说明各种思想潮流的传播,C项不能说共产党宣言的影响,D项只能说明科技革命的影响答案:A【模拟题】1、17、18世纪,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原因是A、进行海盗式的劫掠 B、最先进行殖民扩张 C、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 D、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解析:17、18世纪,荷兰崛起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进行垄断经营;与此同时,英国也加入海外贸易组建东鳊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与莅展开激烈争夺。两国都重视海外贸易和贸易的
65、垄断性。这是它们崛起的共同因素。答案:C2、19世纪晚期托拉期等新经济组织形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石油等新型生工业的诞生解析:注意关键信息“直接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等新型重大工业诞生其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导致了托拉斯等新经济组织的出现答案:D3、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进行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被贩往美洲B、新航路开辟引起大量欧洲移民迁往美洲和大洋洲C、新航路开辟使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D、工业革命在便于范围内的扩展使生产力大大提高解析:世界人口数
66、量的激增要以粮食产量的增加为基础,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不断增强,经济交流广泛,高产农作物被带到世界各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答案:C【创新题】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人类在历史过程中自有许多机会实际可说是无定数的机会英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利用的无定数的机会是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该题考查英国崛起的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深刻把握历史内涵的能力考查要求。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完成的,英国并未参与,但它却很好地利用了新航路开辟后的有利时机迅速发展起来,这发球偶然因素引起的崛起,旧是利用了无定数的机会。工业
67、革命是英国自身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发球引起英国崛起的必然因素: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削弱了英国答案:A第十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模拟题】1、观察“1913年外商、华商投资棉纺资业情况统计表”,下列对表中反映的情况表述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织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 960锭 1980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 192锭 2016台A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外商在华纺织业数量严重萎缩C中国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数量和规模超过了外商企业解析:A项时间不对;B 项表述不准确,因为没有和往年数据的纵项比较,所以不能
68、说外商在华纺织企业数量严重萎缩;仅从一个工业部门某一年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出C项的结论。答案:D2、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糜(笼络)耳。”此大臣A属于洋务派 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C属于顽固派 D认识到了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大臣主张涉及民主的部门可以使用机器生产,货币铸造、军火生产等部门则不允许民间生产。由此可见该大臣俗语洋务派。B、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A3、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
69、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材料表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引发法律和政治领域的改革,经济体制方面的变革是起点,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洋务运动属于经济上的变革。答案:A【创新题】1、191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所创的三喜牌香烟大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由此,引起了英美公司的忌妒,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冒牌,将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提出诉讼。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自知势力不敌,逐将“三喜”牌改为“喜鹊”牌,并将原因公之于
70、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的销路反而更好。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A、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 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C、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时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自知势力不敌”可知,A正确;由英美烟草公司迫使南洋公司改品牌名可知,B正确;由“舆论哗然,咸抱不平”和“销路反而更好”可知,C正确;政府的保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第十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考题】1、下列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
71、,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道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这一现象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起步,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这有助于企业革新技术、拓展市场、变革经营模式、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辖也可以实行中外合作生产,排除。故C正确答案:C2、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
72、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但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一些重要的农副产品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53年国家决定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这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对于稳定市场和保障城市人民生活起了一些积极作用,却搓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只有选择A表述正确答案:A【模拟题】1、“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副对联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盛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国有企业
73、改革的推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产供销互不见面”是指生产和销售脱节,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显著特征。答案:A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分田单干”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离土不离乡”指的是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指的是进城打工。答案:C3、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
74、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放映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期间的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解析:解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已经退役”“ 摇摆不定时”“摆正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品德南方谈话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之一。答案:B【创新题】1、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选票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
75、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有利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一五”计划的作用和影响。“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其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革是同时进行的。“一五”计划既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促进了“三大改革”的顺利进行,故 说法正确;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故说法错误答案:C2、据统计,“一五”期间全国销售的纱布、卷烟有1/3市上海生产的,日用工业品有60%是上海生
76、产的。从1953年到1956年,仅上海支援外地工业建设的工人、基数人员、管理人员及政工干部达21万人。上述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中心,工业发展潜力巨大上海地处沿海,大力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上海私营企业集中,“赎买”政策调动了工商业者的积极性近代上海形成了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A、 B、 C、 D、解析:该题考查上海在“一五”期间的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全面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近代上海工业比较发达,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发展潜力大;私营企业集中,“赎买”政策保护了私营工商业者的利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当时西方国家队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不会出现(2)所述的情况;中国近代工
77、业畸形发展,具有典型的半殖民地特征,上海也不例外,(4)说法不正确。故选C答案:C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换取外汇,购买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进口物资,政府决定创办广交会。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第一届广交会A、利用了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 B、标志者我国工业化建设起步C、奠定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背景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一五”计划的影响,C、D两项均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答案:A第十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题】1、18
7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初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西医的看法。人们认为:“男医接生似不成规矩,”就医要男女分开。这说明人们一方面能接受西医,体现出其开放的一面,另一方面还要讲求中国的传统,所以又体现出其保守的一面。答案:A2、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20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3年时间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
79、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出现原因的认识,解题关键是把握时间。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90年代”“ 仅用3年时间”,据此推测其主要原因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答案:B3、下表为1870年-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米)年份 世界总里程 欧洲 美国1870年 210 000 105 000 85 277 1880年 373 000 169 000 144 000 1890年 617 000 224 000 269 000 1900年 790 000 284
80、 000 320 000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机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出A正确;在近现代史上,铁路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B、D两项正确;C项所述在题中看不出来。答案:C【模拟题】1、“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开阔了民众的视野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
81、民众的启蒙作用A、 B、 C、 D、解析:首先,下层民众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生活压力的限制,与报刊的关系相对较远;其次,报刊顶多是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质生活,因此的表述错误,排除的表述即可。答案:B第十五单元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考题】1、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银行大量破产,1933年罗斯福下台后,下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整顿后的银行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保障,恢复了银行信用,C正确;A、
82、B、D显然是对数据曲线的错误解读,均可排除。答案:C2、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的价格也有一定的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少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民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规定全国银行暂时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有利于稳定国内商品价格,减少农民负担;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使“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A 正确;调整农业结构与出口无关,B错误;复兴工业生产与农民债务无关,C错误
83、;实行社会救济与出口无关,D错误。答案:A3、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因果福利政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开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这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B4、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
84、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解析:本题考查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直接影响”这一要求。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890种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由此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第二年底,先后有七八十个国家采取了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因此答案为A、选项B、C
85、、D都是间接影响。答案:A5、1929-1933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但是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1929-1933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停滞、失业人数剧增。一方面商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大批普通民众流落街头,生活艰难,A错误,B正确;经济危机发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C、D错误。答案:B6、1948年7月,某国率先向世人宣布:它已经向
86、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这个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解析: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的国家答案:A【模拟题】1、右图反映的是1932年富兰斯福与两个佐治亚得农民亲切交谈,你认为他们就农业问题交谈的话题最有可能的是A、扩大耕地面积,降低农产品价格 B、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C、限制农业产量,给农民以以相应补贴 D、降低农产品价格,增加粮食出口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关于农业的措施。根据农业调整法。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可以判断出其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为C答案:C2、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起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这主要指新政
87、A、消除了阶级矛盾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D、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通过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推进“以工代赈”等措施增加就业,提供社会保障,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答案:B3、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有关“混合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有制经济成为逐渐占主导地位 B、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C、其出现使“福利国家”发展受挫 D、反映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国家队经济的干预解析: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涨”阶段,这表明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国家
88、干预经济的模式不能有效地解决西欧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政府不得不减少国家干预的力度、A、B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不涉及“混合经济”与“福利国家:的关系,不能得出C项的结论。答案:D 4、下表是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33、3工业下降70%69、1%50%48%50%66、7%失业人员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人们常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这场危机空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B、“自由放任“政策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C、金融体系的毁灭性崩溃 D、全
89、球范围内空前激烈的“经济战“解析: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这次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但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自由放任“政策激化了这一基本矛盾。答案:B5、20年代80世纪,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C、维护人民利益,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
90、动乱解析:从材料中“梯子“”安全网“等信息可以看出,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答案:D6、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covery”方面的内容是A、推进了多项社会保障措施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大力调整农业政策D、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解析:Recovery的意思是“恢复”,很显然,罗斯福新政主要是借助全国工业复兴法来解决失业问题,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答案:B7、 罗斯福新政所体现出的经济学思想是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
91、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要达到充分的就业,起唯一的办法乃是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解析:首先搞清楚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然后选出一个符合这一特征的表述。A、B、D三项反映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特征;只有C项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答案:C【创新题】1、经济思想是 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下列经济思想中支撑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主义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经济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重商主义”思想出现于15世纪;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
92、命后自由主义思想产生,成为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理论;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货币之一产生。联系所学知识,由经济危机爆发之处胡佛总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也可推出本题答案为B项答案:B2、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曾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导致这一时期人们“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主要原因有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侵略 二战的爆发 两大阵营的对峙A、 B、)C、) 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都发生在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
93、洲,两大阵营的对峙是在二战结束以后。答案:D3、刘海影在2009年: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一文中指出,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相比,目前的危机拥有更加广阔的全球背景。导致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不具有全球背景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B. 传统欧洲强国与美国形成对抗格局C. 苏联未融入世界市场D.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分割世界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当时的苏联一方面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另一方面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展工业化建设,未融入世界市场,避免了此次经济危机的打击答案
94、:C第十六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题】1、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解析:从列宁总结的经验可以看出,“不同的办法”是建立苏维埃政权答案:D【模拟题】1、2009年5月24号,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队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
95、给制B、国家统一地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国家监督D、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解析: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四个选项中A、C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2、有史学家认为:“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为1/2左右1932年(苏联)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 苏联的工业化是从进口机器设备开始的B. 苏联的工业化完全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C. 苏联工业化利用了西方
96、大萧条的国际环境D. 引进外国专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解析:B、D说法明显错误,A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注意材料给出的时间信息,联系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即可得出答案。答案:C4、“我们承认自己是对农民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是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为此,当时苏联政府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义务交售制解析:从题中所给的材料可以看出,政府是收购粮食二不是无偿地让农民上缴粮食,由此排除A;从“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一关键信息可以判断,但是苏俄政府实行的新
97、经济政策,B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答案:B5、“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工业化道路问题。“独特实验”是指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它不同于西方模式,并且因为其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儿“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答案:C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选项 史 实 推 论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
98、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B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C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和平得到有效保障。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新航路开辟前,亚洲、欧洲和非洲通过丝绸之路就有较深的经济文化交流,A错误。国际联盟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但没有遏止法西斯的侵略扩张,C错误;经济区域集团化合全球化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D错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思想和生活方式传播贷世界各地,故:B正确答案:B7、与
99、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又成立关贸总协定,这是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表现。答案:B三年级模拟分级训练1、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对应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100、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解析:A材料信息表明一些全球化的重要课题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日本树立大国家形象与材料无关;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实力虽有所增强,但在全球化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答案:A2、2009年12月1日,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暨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发表文章称: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下列最能体现其:共同的认同“的是:A、欧盟总部大楼 B、欧盟旗帜C、欧元标志雕塑 D、欧盟“总统”
101、和“处长”解析:者四项都是欧洲走向统一的标志。相比较而言,欧元的使用和流通最能体现欧洲统一的实质,因为欧元是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一个过程,将欧洲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答案:C3、今天的经济化与17世纪欧美殖民扩张相比较,说法错误的是:A、今天的全球化各国之间是平等的,二殖民扩张时一种侵略B、都是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发展C、都是先进国家主导D、都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影响。当今的全球化虽然与17世纪欧美殖民扩张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各国并非是平等的,因国际经济旧秩序难以打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答案:A4、正当各国都在密切关
102、注金融风暴将如何摧残各欧美大国之时,一个极地边“世外桃源”般的小国家冰岛却拉响了更为刺耳的警报。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宣布,国家可能将要破产。为渡过金融危机,冰岛已向俄罗斯、欧盟寻求帮助,此外,它还可能向下列哪一组组织求援A、亚太经合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提供贷款,帮助成员国解决外汇资金的短期需要问题,以调整其国际收支的暂时失调;它还是协商国际货币金融问题的主要场所和提供货币金融方面的技术援助及机构。答案:B第十八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2010浙江)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
103、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本考题考查到家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庄子的思想,它的意思是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干扰天道。BD两项都是孟子的观点,C虽然是老子的观点,但不符合题意。答案:A6、(2010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革新 B、仁爱 C、齐物 D、节用答案:D (无解析)7、(2010上海)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
104、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儒学的内容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宋代理学强调“理“是万物的本原,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故”C”正确答案:C8、(2008重庆)“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由材料中的贤者举而上之可以看出,这是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105、。答案:A9、(2010北京西城区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B、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解析:诸子百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虽然各家主张不同,但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应对社会大变革的主张。答案:B对的(10-22)10、(2010莆田质检)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子的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A、“克已复礼”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
106、“存天理,灭人欲”11、(2010湖南出联考)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言仁而孟子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在孟子主张A、“制天命而用之” B、以德治民 C、施行“仁政” D、“以法为本”12、(2010锦州统考)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法 B、儒、法、道 C、法、儒、道 D、道、法、儒13、(2010潍坊质检)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
107、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已,顺服”。C、依靠礼仪的教化规范作用,把小人变成君子,把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14、(2010北京西城区检测)“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则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这句话应出自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15、(2010北京石景山区期末)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 C
108、、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6、(2010北京石景山区期末)李贽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D、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17、(2010潍坊模拟)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
109、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18、(2010粤西北九校联考)温家宝总理曾公开一封私人信件,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1610-1695)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温家宝总理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A、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D、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9、“阿房阿房,始皇亡。”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下列观点与上述结论最为贴切的是A、“舜,人也;我,亦人也”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人无有不善”D、“君
110、权神授”“天人感应”20“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面上。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这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 D、致良知21、儒家思想对中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其积极现实意义的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A、 B、 C、 D、 22、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
111、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已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23、(2010济南模拟)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心即理也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C、理是万物的本原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解析:从朱熹的话来看,他极力要求人们遵循“礼”,哲理的“礼”就是他所说的“天理”。二他所说的“天理“指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其主要意思就是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压制人的欲望,为封建统治服务。答案:D24、(2010东北三校联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
112、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格物。”从其内容看这话体现了A、程朱理学主张 B、阳明心理学主张C、经世致用思想 D、知识即美德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心之体“”良知“可知,这段话体现了王阳明的心学主张。答案:B25、(2010南京模拟)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
113、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和“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字”可知,李贽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思考的重要性,B正确;ACDZ在材料中并未涉及。答案:B6、(2010苏锡常镇调研)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解析:本题考查清明之际“工商皆本”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A、C、D均反映了明清之际的“工商皆本”思想,而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典型地反映了重农抑商思想,B符合题意。答案
114、:B27、(2009江苏四校联考)朱熹在近思录、致知中说:“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朱熹之“理”是指A、宇宙万物的本原 B、“三纲五常”C、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良知解析:朱熹所说的“理”值得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即“三钢五常”。答案:B28、(2008烟台测试)“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比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解析:材料强调通过明礼仪、起法正、重刑法才能达到天下皆治而善。答案:B29、(2008广东三校联考)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115、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解析: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重视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理“。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笃行之”在他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答案:D30、(2009淄博模拟)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B、C、D、解析:注意题目中关键字“新”。所谓“新”即清明时期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地选出答案A答案“
116、A31、法国索邦大家教授、作家格扎维埃、瓦尔特教授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不应该包括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儒家思想的掌握情况。C项反映了孔子强烈的阶级等级观,是不可取的。答案:C32、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念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小农经济的影响B、父权思想的影响C、宗法观念的影响D、传统道德的影响解析
117、:“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的“后“显然值得是男性后代,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形成这种观念的因素,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一观念形成的根本因素是经济生产方式。答案:A33、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的这句话强调的是A、“理“是世界的本源B、“仁”的重要性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程理学的认识,同时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朱熹在这里强调的是“胜私欲“而能”“复于礼“事皆天理复全“本心之德”而成为“仁者“,体现了程朱理“灭天理,灭人欲”的
118、主张。材料体现不出“理”是世界的本原,也没有强调“仁”和“道德修养”重要性。答案:D34、唐朝时期,服饰样式多变、色彩绚丽,人们穿着比较开放,这才出现了,“慢束罗裙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诗句。但宋代一改唐氏袒胸露背的穿衣风尚,变得十分拘谨而质朴、细腻而含蓄。这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发展B、程朱理学的盛行C、专制集权的强化D、审美意识的觉醒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友了较大的发展,但审美趋向保守,这正是受程朱理学影响的结果。答案:B35、我国古代思想界由战国时期的“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到秦汉时期的天下一统、“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问题B、封建国家由分裂
119、走向统一C、商品济的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整体上一直是向前发展的,排除A,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不能说封建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排除B,C与材料无关;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巩固统治,西汉统治者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符合题意答案:D36、宋明理学把中国文化重伦理的传统精神推向了极致,强调“立志”“修身”以达到“内圣”人格。下列选项中关于宋明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强调真善美高度统一的人格境界B、具有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庄严的历史责任感 C、有利于家庭凝聚力的形成D、在市场经济发
120、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大力弘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的意义。宋明理学虽然具有许多进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理学业具有许多消极的内容,如“三纲五常”等,严重压抑了人的发展。因此,在今天我们只能有悬着地吸收其中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不加区分地大力弘扬。答案:D37、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这一主张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解析:王夫之强调“理”“欲”的一致性,明确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AB
121、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错误。答案:C20062009年高考题1、(2009江苏)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柔铁屈盘之。生铁陷其间”可知该方法是将生铁和熟铁按比例混合锻打,即灌钢法。该项技术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答案:C2、(2010潍坊质检)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某一时期在城市风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在租界区,还开了不少新戏馆。据此推断“某一时
122、期”的指A、明朝后期B、清朝前期C、清末民初D、“文革”时期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尤其在租界区”可知,该时期是指清末民初。答案:C3、(2010浙江调研)新编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这样的改变,京剧不再姓“京”、中国传统乐器本来就有很多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外来元素的加入会破坏本土文化、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同样也是历史的发展和进步A、B、C、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1)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外来元素的加入不一定会破坏本土文化,排除(3)答案:C4、(2009苏锡常
123、镇四市调研)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达和表现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形体美、意境美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反对传统和理性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书画的整体认识。并非所有的中国书画都反对传统和理性,由此可以判定表述错误,排除即可。答案:B5、下列对中国汉字的解读正确的有、中国的原始文字被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汉字是按照甲骨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演变的A、B、C、D、解
124、析:本题考查中国汉字的发展。汉字是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演变的,排除含的选项,故选B答案B6、元代堪称中国戏黄金,后世常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介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浪漫主义色彩浓厚C、民主思想闪现其间D、毫迈奔放、婉丽飘逸解析:本题考查元曲的艺术风格。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中“文而不悔,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的含义,即以自然本色为主流。答案:A7、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画同时兴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C、平民化
125、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解析:该题考查宋代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话本、词和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文学艺术平民化的发展趋势;文人画的出现,反映了士大夫的个性化追求。答案:C8、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变成了发迹的商人、市井的女儿、种种过了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市民阶层的扩大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华、市民阶层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学艺术便应运而生。答案:B五年高考真题荟萃1、(2010新课标全国卷)
126、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可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解析:本题考查中日文化交流,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世纪中期日本从中国接受西方文化,20世纪初期中国从日本接受西方文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大量中国人开始向日本学习。答案:C2、(2010上海)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A、充当帝
127、王的“政治教科书”B、让国民从中受益C、复兴传统史学D、宣传历史进化论本题考查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梁启超的“新史学”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B项正确;梁启超的“新史学”评击了中国传统史学,A、C两项均错误;宣传历史进化论是梁启超“新史学”的特点而不是其宗旨,D项错误。答案:B3、(2008广东)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解析:康有为前期主张维新变法,在守旧派眼中是“太新:;后期反对革命,主张保留君主,在革命派眼中是
128、“太阳”答案:A4、(2008全国卷)冯桂芬在欧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洪仁玕C、李鸿章D、严复解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冯桂芬主张在维护中国伦理纲常等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和洋务派的主张异曲同工,四个选项涉及的人物中只有李鸿章属于洋务派。答案:C5、(2009四川)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种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久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
129、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巴黎和会召开前列强的宣传使中国人对通过巴黎和会收回主权不=抱有很大的幻想,但是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义要求不被理睬,使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迅速流行开来。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所示变化;B与史实不符;马列主义成为国人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答案:C6、(2010浙江调研)王国维在评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18211861年)以来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对君主专制B、学习
130、西方的“长技”C、介绍、研究西学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道咸(18211861年)以来,主要指鸦片战争以来,但是中国思想界大力传播、研究西学。西学包括反对君主专制、学习西方的“长技“等,A、B说法不全面,应排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自新文化运动时开始的,其不属于“清代学术”答案:C7、(2010厦门质检)右图所示书中有如下记载:“设分衮额里土衙门一所,司国中法令之事:”分列二等:一曰西业,一曰里勃里先好司。在西业执事者,曰西那多,每部落公举二人承充,六年更化;在里勃里先好司执事者,曰特底甫,由各部落核计四万七千七百人中公举一人承充,二年更易。“文中的”国“应该是指A、英国B、日本C、美国D、德
131、国解析:从材料描述的情况来看,这个国家的“法令之事”有两个衙门(机构)行使,者实际上是指西方的议会两院。海国图志编撰于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实行两院制的只有英国和美国,从“六年更代”“二年更易”来看,符合这一情况的只有美国。答案:C8、(2010北京东城区检测)在古文言文中,原没有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她”。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她”最早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文化的演进。“她”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答案:C9、(2010潍坊质检)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
132、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怪他不识货。”材料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有A、李鸿章B、冯桂芬C、康有为D、陈独秀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主要领导之一是陈独秀答案:D10、(2010东北三校联考)日本学者说:“幕府末期一些进步的日本学者、文化人,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所学到的西学情形与一般近化文化,并不比经过荷兰所学到的有何逊色。”下列体现了日本学者所说的“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中的主要思想是的A、“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亡”B、“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C、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心天下地价“D、“师夷长技以制夷“解析:本
133、题克采用排除法,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是在1868年,“幕府末期”是指1868年之前,这一时期西方的民权、立宪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还没有在中国出现,故A、B、C错误答案:D11、(2010潍坊检测)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促使掀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向西方学习的不足,从而在内容上开始由学习
134、资本主义理论向学习社会主义理论转变,实践方式上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答案“D12、(2010锦州统考)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两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在本质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A、儒家所宣扬的“仁”具有双重性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思想C、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而北洋军阀则掀起“尊孔复古”逆流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解析:汉武帝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是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是因为儒家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答案:D13、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篇一文中说:“秦
135、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上述言论,反映了严复A、进化和革命的思想B、“中体西用”的观点C、废除君主专制的要求D、还政于民的主张解析:由材料可知,在严复看来,秦代以来,封建君主是窃国大盗,因此他主张国家是公民的财产,官员是人民的公仆,这反映了其还政于民的思想主张。答案:D14、(2009厦门质检)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
136、彩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对君主制解析:材料体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从材料信息中无法看出作者反对君主制答案D15、(2009淄博模拟)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A、兴起于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B、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C、提倡用民主取代专制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解析: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戊戌变法,故A 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则是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没有否定传统文化,故B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只是反对教会独裁,没有主张用民主取代专制,故C错误;两者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D正确。答案:D16、(2009广东六校联考)洋务思潮
137、、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化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化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解析:近代前期是指1840-1919年。这一时期,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有两个,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主独立;反对封建统治,实现国家近代化。答案:D17、(2008广东四校测试)认为“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并主张把兴”民权“与发展国家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相结合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宋教
138、仁D、梁启超解析: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体现了只有发展国家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兴“民权”答案:D18、(2008广州测试)“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挂起述观点的应是A、顽固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材料表明,该派主张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应逐步推行,这是一种社会改良的思想,属于维新派的主张。答案:B1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
139、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在整改遭到鸦片战争的惨败、出现民族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有材料中的“为民族生存”可知,A错误,根据“最初的觉醒”这一限定条件可以排除C、D。答案:B20、有人形象地称,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长程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接棒”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由经济现代化向政治现代化转变的需要B、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题干中康有为“接
140、棒”跑“第二段“是指他领导戊戌变法运动。康有为”接棒“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整改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答案:C21、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面详尽论述的话题至受压迫的劳工大众,激进分子们注意焦点的这一转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新的认同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要至劳动人民当中去工作,而且他们之中有人这样做了”这里的“激进分子”指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C、资产阶级革命派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
141、材料中的“劳工大众“等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其中”激进分子“主要是指李大钊、陈独秀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答案:D22、新文化运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都掀起了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下列关于两者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C、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都推动了近代化进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同点。新文化运动在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同时批判儒家思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没有做到批判地继承。答案:B2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做一期介绍洋务派思想的板报,请你帮助他们从选项中找出属于洋务派的
142、言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要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A、B、C、D、解析:属于维新派的言论 属于顽固派的言论。主张中体西用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因此属于洋务派的言论。答案:C24、(2010苏北四市调研)“循进化之理,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A、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心族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解析:“循进化之理,演而至人为的含义是由生而平等到社会平等,表达的
143、是孙中山缩小贫富差距的民主主义答案:B25、(2010厦门质检)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体现这种“成熟”的理论成果是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解析: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之一论的发表。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之一革命发展的思想。答案:B26(2009浙江五校联考)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
144、合解析:题目强调的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特点,联系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可知,其特点是把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答案:D27、(2009合肥检测)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C、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A是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作用,C是其在外交上的指导作用,D是其对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指导作用。答案:B28、(2008南通调研
145、)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解析:注意本题强调的是“在新的历史时,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的表现,C是邓小平理论独有的。答案:C29、(2008广东文基)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解析:由于一些政治
146、运动的扩大化合“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学术争论被说成是阶级斗争,所以说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是不正确的。B C D三项符合史实。答案:A30、(2010潍坊模拟)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D、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解析:新中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威胁,为了争取世界和平。答案:A31、(2010湖南联考)全国的少数民族高等院校很多,基本上各个少数民族聚集地都有少数民族的高等院校,如西藏大学、新
147、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另外还有诸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等。这从要本上说明了A、党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B、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达D、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和新中国的民族政策。题干材料所述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个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答案:B32、(2009杭州检测)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A、B、C、D、解析:改革开
148、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其原因具体地说,包括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当然还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答案:A创新预测评价反馈1、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新时代。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A、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70年,“东方经一号”发射成功D、2003年,“神舟五号”载首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970年“东方经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
149、代。答案:C2、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其中21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的是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的战略地位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中国教育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和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中规国学者所占比列较大。答案:C3、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投资,中国的教育现在已辐射到最偏远的农村,识字率
150、如今已超过90%(美国是86%)。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B、20世纪末,我国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立即恢复了统一高考招生D、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解析:恢复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即改革开放之前。答案:C.第二十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模拟题】1、对比下列两幅画,它们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是:A中国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异 B专制主义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差异C感性主义传统与崇尚理性精神的差异 D追求审美意境与反映宗教生活的差异解析: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151、生活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欧洲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故A项表述错误。当时欧洲的政治体制和中国清朝一样,都是君主专制体制,并未走向民主政治,故B项表述错误。郑板桥的墨竹图充满了感性色彩,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使神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崇尚理性的精神,故C项正确。相比于C项,D项只看到了两幅画表面上的差异,故可排除。答案:C.2.启蒙思想家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权”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A、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 B、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解析:材
152、料中启蒙思想家的活动,旨在进行思想启蒙,号召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即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答案:D第二十一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 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视台记者乘坐火车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达尔文详细介绍了他撰写物种起源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此片断说明A 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解析:材料中“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最早的电影诞生于1895年,这反映了小说作者对相关历
153、史知识不了解。答案:D2. 下列关于近代科技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A哥白尼的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创造万事万物的理论B牛顿经典力学为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C瓦特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唱“主角”的能源是煤炭D19世纪后期人类开始从蒸汽时代进入机器时代解析:B项的说法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答案:B3. 参照下表的有关数据,可以判断出下列发明最快投入市场的是平均时间1885一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A因特网 B电灯 C内燃机的汽车 D蒸汽机解析:从表格中的时间来看,科技发明转化为
154、商品的时间越来越短,因特网是1969年诞生的,属于选项中发明最晚的,根据表格显示的趋势推测,它投入市场最快。答案:A第二十二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 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解析:A项属于浪漫主义作品,它以饱满的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描写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体现了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艺术思想。B、C、D都是现实主义作品,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2.文学艺术往往反映了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的变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表达了作者A、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B、渴望国家
155、统一的爱国情怀C、对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担忧 D、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解析: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记述了1843年10月作者回家看望母亲是看到的整个德国四分五裂的状况,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答案:B【扩展提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1)从时代背景上看: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首先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的斗争,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于是他们借用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愈加受到封
156、建专制的阻碍,因而,资产阶级提出了反封建的、完整的思想理论。(2)从基本思想上看:文艺复兴借用宗教的外衣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教会和神学,强调人性;启蒙运动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反封建专制和教权思想,强调理性,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它的思想主张更系统、更全面。(3)从影响上看:二者都是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的发展。新兴工业部门工业区布局特点第一次工业革
157、命棉纺工业、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金属冶炼业等主要在英国,由分趋向集中,由河流峡谷带走进煤炭产地散;轻工业发展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飞机制造等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等工业摆脱了能源地域的限制,向新区扩散,形成新工业区;工业布局的总体趋势是分散的,发达国家以分散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一定时间的文学艺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浪漫主义艺术的兴起,与当时法国大革命后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有直接关系。现实主义艺术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后阶段矛盾化有关。现
158、代主义艺术的兴起,与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等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危机有关。中国古代宋词、元曲、小说等艺术形成的发展,也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等有关。1.“空想社会主义”一次最早在法国出现,与“乌托邦”的含义类似,下类对它的评述正确的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是作为反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而出现的体现出了许多关于新社会的有价值的进步主张是一种实现难度非常高的社会理想 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A、 B、 C、 D、答案:B2.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维新变法是当时的主流B、广州起义损害了人民利益C、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D、清政府尚未完全腐朽答案:A3.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显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辱之路C、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改变了中国的整体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