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令时是为节约能源而人为将当地区时提前1小时的一种时间制度。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于10月5日11:30(东一区夏令时)在瑞典揭晓,我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奖,两个月后,将在瑞典颁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该奖揭晓的北京时间是 A10月5日17:30 B10月5日16:30 C10月4日18:30 D10月5日18:302该奖揭晓至颁奖期间,四川A日出的方位北移 B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C日落的时间推迟 D正午日影长度变短【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夏令时比当地区时早一小时,由此可知该奖揭晓时东一区区时为10月5日10:30,北京时间即东八区与东一区相差7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求得北京时间为10月
2、5日17:30.故选A。该奖从揭晓至颁奖时间为10月5日-12月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即北半球的冬半年,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就四川而言随直射点南移,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南,故A错;太阳直射点南移,四川距离太阳直射的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小,正午日影变长。故B项正确D项错误;某地日出日落时间与该地的昼长有关,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日落时间越晚,反之日出时间越晚,日落时间越早。10月5日-12月5日期间,直射点南移,四川的昼长逐渐变短,故日出推迟,日落提前。C错;考点: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据报道,浙江部分茶园陆续安装了“防霜冻风扇”(图1
3、)。这种风扇安装在6米多高的铁杆顶上,当早春时节地表上空气温比地表高3-5,且茶园内茶丛顶部的空气温度低于4时,风扇就会自动启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防霜冻风扇自动启动多出现在早春A大气逆辐射较强时 B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时C多云的正午时刻 D晴朗的日出前后4防霜冻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吹向茶树 吹出的冷风可以使茶树免受冻害转动可以减弱近地面对流运动 转动可带动冷暖空气循环流动A B C D【答案】DD【解析】试题分析“地表上空气温比地表高3-5,且茶园内茶丛顶部的空气温度低于4时,风扇就会自动启”高空气温比地表气温高3-5是风扇启动的条件,这种气温分布现象为逆温。晴朗的晚上地面辐射降温快,离地面
4、越近空气受地表影响越大,气温低,离地表越远降温越少,故自下而上产生逆温,日出前后地温最低,逆温层最厚,也最符合题中条件,故选D。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保温作用越强,地面气温越高,不易形成逆温,故A错;近地面气温高高空气温低才会形成对流运动,B不符题意;多云正午会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但不会产生逆温,C错。这种防冻风扇安装在6米多高的铁杆顶上,利用早春时节一般高空气温比地表气温高3-5的条件,当风扇探头检测到茶园内茶丛顶部的空气层温度低于结霜临界温度4以下时,就会自动启动风扇,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而且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促进茶丛顶暖空气与近地面冷空气循环流动,从而使茶
5、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故选D。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逆温现象。读我国华北部分城市初雪日期和2014年12月-2015年2月降雪日数与常年降雪日数的比值(K)统计表(表1),回答下列问题。表1城市2014-2015初雪日期常年初雪日期K天津12月10日11月27日0.82太原12月9日11月26日0.89石家庄1月24日11月25日0.61济南1月21日12月6日0.11郑州1月24日12月2日0.685根据表1数据,我国华北2014-2015年 A初雪日期较常年早,降雪日数较常年多 B初雪日期较常年晚,降雪日数较常年少C初雪日期较常年早,降雪日数较常年少 D初雪日期较常年晚,降
6、雪日数较常年多6影响我国冬季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暖锋 B热带气旋 C冷锋 D反气旋7形成表1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强,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强B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强,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弱C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弱,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强D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弱,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弱【答案】BCD考点:形成降水的条件、天气系统。图2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影响图示洋流前进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形状 D水温差异9该洋流流经海域A北行油轮速度加快 B易形成茫茫海雾C油轮污染物向北扩散 D沿岸地区气温升高【答案】C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经纬度及大陆轮廓
7、判断,图示地区为北非的西部,图示洋流为自东北向西南的加那利寒流。在西风带的作用下的北大西洋暖流向东流动,遇大陆后,向两侧的高纬低纬分流,向南流加那利寒流受沿岸轮廓的影响成东北西南流向。故选C。由此题可知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也会对洋流方向产生一定影响。该洋流流向为东北向西南,北行为逆流,油轮污染物顺洋流向南扩散;故A、C错;该洋流为寒流,沿岸大气遇冷易形成海雾;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影响洋流的因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3为智利某铁矿附近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图中磁铁矿形成的影响因素是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活
8、动 D地壳运动11据图推测P地区岩层A不连续分布 B有煤存在 C因沉积而成 D因变质而成【答案】C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信息可看出磁铁矿主要分布与岩浆岩中,所以它的形成主要是岩浆活动过程中岩浆分异作用分凝出来的。选C。P处为岩浆岩分布区且有断层,说明岩层断裂不连续,A对;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煤是古代植物沉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存在于沉积岩中,由此推断选项B、C、D都是错误的。考点:岩浆岩的成因,金属矿的分布,地质构造(断层)。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6为某地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图7为沿10E经线地形剖面及A、B两地气候统计图材料三 油橄榄(图8)属木犀
9、科常绿乔木,畏严寒,对气温要求严格苛刻,最适宜生长在温暖干燥的地中海气候区,45月花期和69月坐果期的大风和暴雨,会对橄榄树造成损害,直接影响当年橄榄油产量。(1)据图比较A、B两地的气温特点。(6分)(2)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B地降水1月比7月稍多的原因。(8分)(3)A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油橄榄种植基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A地种植油橄榄的有利气候条件。(8分)【答案】(1)(6分)相同点:两地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上,冬季温暖。(2分)不同点:A地最热月气温高于B地,夏季A地炎热,B地凉爽;(2分)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B地。(2分)(2)(8分)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季(2分),南
10、北温差大,来自海洋的西风势力更强盛,带来的水汽更多(2分);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受锋面影响(2分);气旋活动频繁(2分)。(3)(8分)有利条件:冬季温和,冻害少,有利于油橄榄越冬(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少大风、暴雨,有利于油橄榄的开花结果(2分);夏季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有利于油料物质积累,品质优。 【解析】试题分析:(1)气温特点主要包括:气温高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时间和数值,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B地位于40N-60N大陆的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较小;A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
11、温,冬季温和,年较差较大。两种气候最冷月份都大于0.(2)同一地区不同季节降水不同可能是受到的大气环流或天气系统不同从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一方面B地常年受西风影响,冬季南北温差加大,导致气压差加大,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加大,结果西风势力加大,从海洋带来水汽增多,降水增多;另一方面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导致冬季多锋面、气旋雨。(3) 此题为“评价”类试题,应从有利、不利两方面来考虑。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照、水分、热量、温差、风、以及特殊的气象状况等气候要素对农业的影响上。根据题意可知A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再结合油橄榄的生长习性进而分析出气候的有利条件。油橄榄畏严寒,
12、而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少冻害,利于植物越冬;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少大风和暴雨,不会对橄榄树造成损害,利于油橄榄的开花结果;同时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温差大,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油料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提高品质。考点:气温的特点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9为辽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西辽河流域面积131891平方千米,年降水量约350400毫米,东辽河流域面积11306平方千米,年降水量约450700毫米;东、西辽河汇合后始称辽河,古辽河经营口注入渤海。清代末年,经过自然选择和人为治理的双重影响,
13、辽河主流改道从盘锦入海(西支流路)。在历史上,浑河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1958年在N地堵截辽河东支流路,浑河水不再与辽河相通,使浑河成为了独立水系。(1)说出西辽河河谷在M地的突出特征及成因。(6分)(2)据材料推测东辽河与西辽河的流量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说明清代末年辽河主流改道的自然原因。(6分)(4)浑河成为独立水系后,分析其对下游地区防洪的有利影响。(6分)【答案】(1)(6分)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3分);河流侵蚀作用以下蚀为主(3分)。(2)(6分)流量差异:西辽河大于东辽河(2分)判断依据:虽西辽河流域年降水量略小于东辽河(2分),但西辽河流域面
14、积远大于东辽河(2分)。(3)(6分)辽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2分),下游流经平原,泥沙沉积,河道淤塞(2分),决口改道(2分)。(4)(6分)下游河流流量减少(2分),来沙量减少(2分),减轻河道的淤积(2分),缓解洪涝灾害。【解析】考点:河流的开发,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河流水患的成因。42(10分)环境保护2013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多名村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他们耕种了多年的农田突然被当地政府征收,要建一个大型化工厂,化工厂距居民集中居住区仅35米。此举遭到了村民的强烈反对。指出居民反对建化工厂的原因,并简述解决此问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环境保护题)原
15、因:化工厂可能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等(2分);拟建化工厂距居住区近,可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2分)。措施:合理规划,化工厂与居民集中区要有一定距离(2分);化工厂投产后应实行清洁生产(2分);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大科技、资金、技术的投入,使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试题分析:原因:化工业是重度污染的工业类型,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当地政府拟建的化工厂距离居民区近,对附近居民危害更大,因此遭到反对。措施:合理布局化工厂,远离居民区;加大科技投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考点:工业布局原则,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