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统考试卷.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1965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统考试卷一、计算。1、直接写得数。0.36 + 45.7 0.90. 5 0. 252、解方程。9x2 = 543(x+0.6)4=1.25x-2.4=12.62(x-0.8)3=2.42、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66/1312 + 66/130.2548 9.632.5419.82-6.57-3.438.37-3.25-(1.37+1.75)9.6+0.4(3-2.75)4.622+467.83、 列式计算。(1)两个12相乘的积比一个数的4倍少24,这个数是多少?(2) 45与13 的和乘它的差是多少?二、概念部分。1、填空。(1)9.4cm2=( )m25t

2、7kg=( )t1.75时=( )分(2)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奥运会主场建筑面积为二百五十八万零三百平方米,写作( )平方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为( )万平方米。(3)一本书一共有m页,小胖每天看8页,看了a天,还剩( )页没看。(4)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30和25的最小公倍数是( )(5) 把2.4:3.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是7的因数B、91是一个质数C、2.5与0.4互为倒数D、2和10是互为质数(2)在数轴上,离开原点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A、+5B、-5C、+5和-5D、0(3)如果a是奇数,b是偶

3、数,那么下列各项中是奇数的式子是( )。A、a-bB、2a-bC、2a+bD、2(a+b)(4)某养值场养鸭38只,比养的鸡的2倍多6只,养值场养鸡多少只?( )A、382+6B、382+6C、(38+6)2D、(38-6)2(5)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等腰三角形D、圆(6)在1千克水中加入2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A、150B、151C、5051D、120(7)一种花生仁的出油率是38%,1000千克花生仁可榨油( )千克。A、380B、1380C、约2381(8)要统计一袋牛奶里的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情况,你会选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

4、、 扇形统计图三、解决问题1、一条路全长480米,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13 ,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16 ,还剩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修?2、已知梯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下底是4厘米,求上底是多少厘米?3、某钢厂三月份用电480千瓦时,比二月份节约了25%。节约了多少千瓦时?“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

5、”“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4、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5、某厂生产一批水泥,原计划每天生产150吨,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增产30吨,结果只用25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完成生产任务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