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716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08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答.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8物理复习的疑难问题解答2008 年高考物理部分的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要注意查漏补缺,对于总体的复习,要注意 运用物理学的观点来统领教材指导复习中学物理中所学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很多,但贯穿教材解决问题的物理学观点主要有:力的观点、动量的观点、能量的观点下面我们就同学们常见的各部分疑难问题解答如下 : 一、物理主干知识的复习中的常见疑难问题 近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重点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核,没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强调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要注意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些地方往往也是出大题的地方,例如物理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能量观点处理力学问题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中综合应用等下面就各主干知识中学生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加以分析与解答 . 疑难 1 、 物体是否一定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弹力? 【 解答 】力是不能通过物体传递的 , 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其的弹力 , 要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 , 一是看是否接触 , 二是看是否有形变 . 例如 . 两物体 A 和 B ,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 ,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 1 所示对物体 A 施以水平的推力 F ,则物体 A 对物体 B 的作用力等于 A B C F D 【答案】 B. 疑难 2 、 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细绳连接的

3、物体在小车是否一定向后运动 ? 【 解答 】 不一定 . 因为根据惯性定律 , 物体总能保持原状直到有外力作用为止 , 一旦受到外力 , 物体将会运动 , 但向哪个方向运动 , 或相对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要看物体受力和运动情况 . 例如 . 如图 2 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 . 容器中的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 . 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 ( 以小车为参照物 ) A. 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 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解析】 正确因为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由于

4、惯性,铁球和乒乓球都有向左运动趋势,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铁球的质量大,惯性大,铁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 , 即速度变化慢 , 而同体积的水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 即速度变化快 , 而且水和车一起加速运动 , 所以小车加速运动时 , 铁球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同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乒乓球向右 疑难 3 、通常我们说绳子内部的张力处处相等,但是否所有情况下绳子内部各部分的张力都处处相等? 【 解答 】 通常绳是约束物体的理想模型,不计质量,绳中各处张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通常我们说绳子内部的张力处处相等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轻质绳子的情况下,如果考虑绳子的质量时,绳子

5、内部的拉力一般并不相等,对此我们可以以其中一部分绳子为研究对象利用整体和隔离法分析其内部的张力分析各段受力规律例如:用质量为 m 、长度为 L 的绳沿着光滑水平面拉动质量为 M 的物体,在绳的一端所施加的水平拉力为 F , 如图 3 所示,求: 突然加速的时候由于惯性相对小车(1) 物体与绳的加速度; (2) 绳中各处张力的大小 ( 假定绳的质量分布均匀,下垂度可忽略不计 ) 【 解析 】 (1) 以物体和绳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 M+m ) a, 解得 a=F/(M+m). (2) 以物体和靠近物体 x 长的绳为研究对象,如图 4 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x

6、 =(M+mx/L)a=(M+ ) . 由此式可以看出:绳中各处张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当 x=0 时,绳施于物体 M 的力的大小为 . 疑难 4 、关于牛顿第三定律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 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是否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 所做的功是否大小相等 , 郊果相反 ? 【 解答 】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 冲量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 但所做的功不一定大小相等 , 郊果相反 . 作用力做功 , 反作用力不一定做功 , 即使都做功 , 作用力做正功 , 反作用力也不一定做正功 , 做功大小也不一定相等 .( 请同学们自己找例子 .). 例如:关于一对作用

7、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B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 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 【 答案 】 D. 疑难 5 、在速度的分解相关的问题中到底哪个速度是合速度哪个速度是分速度? 【 解答 】 这个问题是不少同学容易错的问题,注意对某一物体进行速度分解时,注意观察物体相对地面真实的运动,这个运动就是物体的合运动然后根据效果或需要将物体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速度例如: 如图 5 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 A 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

8、玩具汽车 B 相连,汽车向右以速度 v 作匀速运动,当细线 OA 、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 时,物体 A 移动的速度为( ) A vsincos B vcoscos C vcos/cos D vcos/cos 【 答案 】 D. 疑难 、动能定量和动量定理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对单个的物体 , 哪么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能否使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 【 解答 】 对于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一般是对单个物体列方程,如果多个物体视为一个系统,从整体考虑受力情况也可以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例如: 如图 6 所示,人和冰车的总质量为 M ,另一木球质量为 , ,人坐在静止于水平冰面的冰车上,以相对

9、冰面的速度 将原来静止的木球沿冰面推向正前方的固定挡板,不计一切摩擦阻力,设木球与挡板相碰后以等速率被弹回,人接住球后,再以同样的相对冰面的速度 将球推向挡板,求人推球几次后不能再接到球 【 解析 】 利用动量定理求解,设人与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每次碰撞中,档板对球的冲量为 , 设推 n 次后不能接到球 , 车速为 V ,经过了 次推球后可保证人再也接不到小球,则墙给小球的总冲量为 ,对球、人和车由动量定理得 人不能接到球条件: 取整: 次 疑难 7 、 对于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达为 p 1 p 2 对此表达式,是不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时,一个物体增加了多少动量,

10、另一个物体就减少了多少动量? 【 解答 】 不是的因为 p 1 和 p 2 都是矢量式,所以它们都表示的是动量的改变量,包括大小和方向的改变量,如两个小球中间开始压缩一弹簧,然后在光学的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弹开,系统动量守恒, p 1 p 2 ,但并不是一个物体动量增加,一个动量减小,而是都增加了 疑难 8 、 如何解答力电综合题 ? 【 解答 】 力、电综合命题多以带电粒子在电 , 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动态分析,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等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 以力学为基础 , 能量为主线,通过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的串接渗

11、透作为背景,进行综合命题 , 是物理学科内综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力电综合题 , 重点还是通过分析电学的有关规律结合受力分析与力学规律处理问题 . 例如 如图 7 所示,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相距为 d ,在板上有个小孔,电容器固定在一绝缘底座上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总质量为 M . 有一质量为 m 的带正电的铅丸对准小孔水平向左运动(重力不计),铅丸进入电容器后,距左板最小距离为 d /2 ,此时电容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 解析 】 设铅丸带电量为 q ,初速度为 v ,电容器中场强为 E . 当铅丸进入电容器时,电容器中的电场对铅丸的电场力做功,使铅丸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而铅丸对电

12、容器的作用力对电容器做功,电容器向左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当铅丸离左极板距离为 时,铅丸和极板共速,其速度为 v ,电容器移动距离为 ,铅丸和电容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即: mv ( m M ) v 由动能定理得电场力对 m 做的功为 电场力对 M 做的功为 所以有 所以 . 疑难 9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是高考出题机率很大的题目,遇到此类问题往往不知从哪时里入手? 【解答】 在曲线运动中一般是将运动进行分解(视题目条件可以是分解位移,也可以分解速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也往往用运动的分解,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通常要作出运动轨迹,按照“找半径、找圆心”的思路,

13、进而可以确定半径偏转的角度、偏转的时间等,找带电粒子的轨迹往往利用数学上两点(作两点速度的垂线的交点)或一点一弦(作一点的速度垂线和弦的中垂线的交点)找圆心,构建三角形找圆的半径 例如:如图 8 所示 ,xoy 平面内的圆 与 y 轴相切于坐标原点 O. 在该圆形区域内 , 有与 y 轴平行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圆面的匀强磁场 . 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原点 O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 x 轴进入场区 , 若场区内只存在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时 , 微粒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 穿过场区的时间为 , 若电场和磁场都撤去 , 其他条件不变 , 该微粒穿过场区的时间为 . 若电场和磁场都存在 , 其他条件不变 , 求

14、该微粒穿过场区的时间 ? 【 解析 】 设电场强度为 E ,磁感应强度为 B ,圆 O / 的半径为 R ,粒子的质量为 m ,电量为 q, 初速度为 v. 当只有电场或磁场存在时,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电场、磁场都撤去时,粒子做平抛运动 当电场、磁场都存在时,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圆半径为 r 有以上关系解得: 如图 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疑难 10 、 电磁感应中导线或线圈切割磁感线 , 如何等效电源的内电路和外电路 ? 【 解答 】 可以将切割部分的导线视为一个电源 , 电源的正负极可以由右手定则 , 用判断感应电流的方法判断 . 例如: 如图 9 甲所示,空间存在着一个范围足够大

15、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B 边长为 l 的正方形金属框 abcd (下简称方框)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外侧套着一个与方框边长相同的 U 型金属框架 MNPQ (下简称 U 型框), U 型框与方框之间接触良好且无摩擦两个金属框每条边的质量均为 m ,每条边的电阻均为 r 1 )将方框固定不动,用力拉动 U 型框使它以速度 垂直 NQ 边向右匀速运动,当 U 型框的 MP 端滑至方框的最右侧(如图 9 乙所示)时,方框上的 bd 两端的电势差为多大 ? 此时方框的热功率为多大 ? ( 2 )若方框不固定,给 U 型框垂直 NQ 边向右的初速度 ,如果 U 型框恰好不能与方框

16、分离,则在这一过程中两框架上产生的总热量为多少 ? ( 3 )若方框不固定,给 U 型框垂直 NQ 边向右的初速度 v ( ), U 型框最终将与方框分离如果从 U 型框和方框不再接触开始,经过时间 t 方框最右侧和 U 型框最左侧距离为 s 求两金属框分离后的速度各多大 【 解析 】 ( 1 ) U 型框向右运动时, NQ 边相当于电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当如图乙所示位置时,方框 bd 之间的电阻为 U 型框连同方框构成的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 闭合电路的总电流为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bd 两端的电势差为: 方框中的热功率为 ( 2 )在 U 型框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U 型框和方框组成的系统所受

17、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设到达图示位置时具有共同的速度 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U 型框和方框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在这一过程中两框架上产生的热量,即 ( 3 )设 U 型框和方框不再接触时方框速度为 , U 型框的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两框架脱离以后分别以各自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时间 t 方框最右侧和 U 型框最左侧距离为 s ,即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 二、物理非主干知识 - 振动 ( 振荡 ) 与波、热、光、原等部分知识的常见疑难问题 对历年高考必考,但相对独立的几个知识点,要胸有成竹 振动和波、热学、光学、原子物理这四部分每年都要考查,一

18、般以选择题的形式独立出现,也可以和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结合,这四部分在同一张试卷上不会都去和其他章节结合,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相关常见疑难如下 疑难 1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总是混淆 , 如何区别 ? 【 解答 】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从图形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物理意义不同 :振动图象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 图象的横坐标的单位不同:振动图象 的横坐标表示时间;波的图象的横坐标表示距离 从振动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周期;从波的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波长 2. 波的图象的画法 波的图象中,波的图形、波的传播方向、某一介质质

19、点的即时速度方向,这三者中已知任意两者,可以判定另一个(口诀为“上坡下,下坡上” ) 3. 波的传播是匀速的 在一个周期内,波形匀速向前推进一个波长 n 个周期波形向前推进 n 个波长( n 可以是任意正数)因此在计算中可以使用 v= ? f ,也可以使用 v=s/t ,后者往往更方便 4. 介质质点的运动是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任何一个介质质点在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都是 4A ,在半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都是 2A ,但在四分之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就不一定是 A 了 5. 起振方向 介质中每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和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例如:如 图 10 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 20

20、 秒时的波形图,图 11 是这列波中 P (,)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 v 25cm /s ,向左传播 B v 50cm /s ,向左传播 C v 25cm /s ,向右传播 D v 50cm /s ,向右传播 【 解析 】 提示:从波动图像可知波的波长为 ,从振动图像可知波的周期为 ,所以波速为 v 50cm /s , 时 点向上振动,可以判定波向左传播 疑难、多普勒效应的相关问题如何判断 ? 【 解答 】 一频率为 540Hz 的汽笛以 15rad/s 的角速度沿一半径为 0.60m 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一观察者站在离圆心很远的 P 点且相对于圆心静止,如

21、图 12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观察者接收到汽笛在 A 点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 540Hz 对静止状态的状态 B 观察者接收到汽笛在 B 点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 540Hz点考虑问题 C 观察者接收到汽笛在 C 点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等于 540Hz . 观察者接收到汽笛在点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等于 540Hz 【 解析 】 ABCD 点拔:观察者接收到汽笛在 A 点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时,观察者和汽笛的传播方向是处于相对靠近的状态;观察者接收到汽笛在点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时,观察者和汽笛的传播方向是处于相对远离的状态;观察者接收到汽笛在和点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时,观察者和汽笛的传播方向是处于相疑难、

22、 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热量吗? 【 解答 】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方式,它们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比如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但可能是外界对气体做功造成的,不一定吸热所以 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不一定吸收热量 疑难、 温度不变,体积增大,物体的内能就增大吗? 【解答】 有学生认为,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因此,若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就增大,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当分子间距离 r r 0 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 r r 0 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变化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两分子从相距很近到很远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 后增大 因此

23、,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也就不一定 增大,从而 内能也就不一定增大比如 的水变成 的冰体积尽管增大了,但内能却减小了 疑难、 压缩气体要用力 , 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吗? 【 解答 】 我们知道,固、液体分子间距为 若分子间总体作用力呈现斥力,需 ,而气体分子间距远大于 ,即使将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仍是 时,分子间总体分子力仍呈现引力压缩气体要用力,是因为气体分子撞击的结果,是气体存在压强,压强变大的表现,而不是存在斥力的缘故 疑难、平时我们在热学中遇到的估算大多是关于分子大小 ( 直径 , 体积 ), 质量 , 分子数 , 甚至分子速率的估算 , 能不能对分子力进行估算 ? 【 解答

24、】 完全可以 . 教材中就提到了这一点 , 但不是很详细 , 下面我们将教材中的这个实验深挖一下 . 例如 : 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秤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 , 如图 13 所示用手向上拉弹簧秤可以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当弹簧秤的计数为 时 , 玻璃板刚好被拉起 , 已知正方形的玻璃板边长为 , 质量为 , 试估算此过程中水分子间最大的分子力 .( 水的密度为 ) 【 解析 】 阻止玻璃板拉出水面的分子力主要来自水分子间的吸引力,将对玻璃板的拉力分摊到每一个水分子上,当拉力超过了总的分子间的引力,玻璃板就被拉起水面 水的摩尔质量为 所以水分子的体积为 水分子直径 分子球的大圆面积为 又

25、玻璃板的面积 所以水分子间的最大吸引力为 疑难、 如何理解光的波粒子二象性 ? 【 解答 】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又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就是至今人们对光本性的认识 光的波动性并不否定光的粒子性 , 现在提到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与 17 世纪提出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不同当时的两种学说是相互对立的,都企图用一种观点去说明光的各种“行为”,这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传统观念是人们观察周围的宏观物体形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宏观物体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对于光子就不同了 , 光子说并不否

26、认光的电磁说,按光子说,光子的能量 ,其中 表示光的频率,即表示波的特征,而且从光子说或电磁说推导电子的动量都得到一致的结论可见光的确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在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既不能把光当成宏观中的波,也不能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 光在与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与动量如光电效应是光子与金属原子相互作用时发生的现象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的集体行为如干涉与衍射图样中的明纹(光子出现的几率多)与暗纹(光子出现的几率少);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的 , 而是光子的一种属性 . 光的粒子性是少数光子的个别行为如光电效应中光子打出光电子是一一对应关系光的本性

27、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观点去解释光的一切行为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其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疑难、 玻璃检测中 , 如果将空气薄膜的厚度变薄点 , 条纹的 疏密如何变化 ? 【 解答 】 由于 将空气薄膜的厚度变薄将导致对应明条纹和暗条纹所对应的空气膜厚度部分向外移 , 所以条纹变 疏 . 例如 :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 14 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 15 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

28、相等;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 1 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A 变疏 B 变密 C 不变 D 消失 【 答案 】 A. 疑难、光子和实物粒子(如质子、粒子、电子等)使原子能级跃迁有什么不同 ? 【 解答 】 用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实物粒子(如质子、粒子、电子等)都能使处于某一能级态的原子向更高能级态跃迁但是,二者使原子的跃迁实质是不同的对于光子使原子能级跃迁的实质,根据量子观点,光子是一份一份的,光子的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光子作用到原子上,能使原子跃迁,就必须满足 h = E -E ( 光子的能量超过原

29、子电离所需能量除外 ) , = ( E -E ) /h ,即光子的频率,只有这种频率的光子才能使 k 态的原子发生共振, 向 n 态跃迁光子使原子跃迁,是通过共振达到的,要共振就必须使光子的频率等于跃迁前后两能态的能量之差( E -E )与普朗克常数 h 之比,大于(光子能量超过原子电离所需能量除外)或小于这个值,均不能发生共振,也就不能跃迁了实物粒子使原子能级跃迁的实质不是通过共振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碰撞来实现的当实物粒子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实物粒子与原子发生碰撞,其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使原子从一个较低的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较高的能级,原子从实物粒子处攫取的能量只是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实物粒

30、子与光子不同,其能量不是一份一份的,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例如:要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用 10.2 eV 的光子照射; B 用 11 eV 的光子照射; C 用 11 eV 的粒子碰撞; D 用 10 eV 的粒子碰撞 【 解析 】 正确答案为 A 、 C 有波尔理论知,氢原子在各能级间跃迁时,只能吸收能量值刚好等于相应两能级之差的光子,有氢原子能级关系,不能算得, 10.2 eV 恰好为氢原子 n=1 和 n=2 的两能级之差,而 11 eV 则不是氢原子基态和任一激发态的能量之差,因此基态氢原子只能吸收 10.2 e

31、V 的光子被激发,而不能吸收 11eV 的光子用粒子碰撞氢原子时,入射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氢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基态和某个激发态的能量之差,也能使氢原子跃迁有以上分析可得,正确答案为 A 、 C 疑难 10 、 200 个 的原子核经过 2 个半衰期后还剩下 50 个 吗 ? 【 解答 】 不是的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 半衰期是指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的结果的统计结果 , 所以半衰期对少量的原子核的衰变没有意义 , 即少量的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不能认为有一半原子核发生衰变 . 三、物理高考题型中的常见疑难问题 近年理

32、综卷中常见高考题型有选择题,今年的选择题大部分地方又增加了多项选择,实验题,计算题,其中计算题多以力学综合,电学综合的形式上出现,另外近年高考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材料信息题,开放型试题等新题型增加下面我们就学生中常遇到的题型方面的问题解答如下 疑难 1 、 今年物理选择题目开设了新形式就是增加了多选, 如何提高多项选择的正确率? 【 解答 】 对于物理多选题 , 我想看准问题是第一步 , 有时看不准就会出错 , 第二是把选项都审一遍 , 找到合适的就选 , 做多选不要优柔寡断 , 看准了就上 , 不含糊 , 把握准的就选上 , 多选与单选的区别就是你不能像单选一样的用排除法,你得一个个仔细看做多选

33、题关键是 掌握理解概念和规律 . 似是而非的不要选 . 宁愿的部分少选而不要丢分 . 例如: 如图 16 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块 的左端,右端与小物块 连接,且 与 及 与地面间接触光滑 . 开始时, 和 均静止,现同时对 、 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 和 ,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 、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足够长),下面正确的说明是() 由于 、 分别对 、 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大 由于 、 等大反向,故系统的动量守恒 当弹簧拉伸到最长时, 和 的速度皆为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当弹簧弹力大小 与 、 大小相等时, 、 动能最大 【

34、解析 】 解析: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始终守恒,正确开始 时,速度增大,当 时,动能最大,当 时,动能最小,当弹簧伸至最长时,物体速度为零,这一过程系统机械能一直增加,因 、 都做正功,当弹簧再恢复原长过程中, 、 做负功,系统机械能又减小 疑难 、力学综合题大多以动量和能量方面的考题为主,对此类问题如何进行分析解答? 【 解答 】 动量和能量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条主线,从能量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思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研究对象必定是系统;此外,这些规律都是运用于物理过程,而不是对于某一状态(或时刻)因此,在用它们解题时,首先应选好研究对象和研究过

35、程对象和过程的选取直接关系到问题能否解决以及解决起来是否简便选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要建立在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临界状态往往应作为研究过程的开始或结束状态 2 要能视情况对研究过程进行恰当的理想化处理 3 可以把一些看似分散的、相互独立的物体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有时这样做,可使问题大大简化 4 有的问题,可以选这部分物体作研究对象,也可以选取那部分物体作研究对象;可以选这个过程作研究过程,也可以选那个过程作研究过程;这时,首选大对象、长过程 确定对象和过程后,就应在分析的基础上选用物理规律来解题,规律选用的一般原则是: 1 对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

36、理,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量定理,而涉及位移的应选用动能定理 2 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两个守恒定律 3 若涉及系统内物体的相对位移(路程)并涉及摩擦力的,要考虑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不论是力学还是电磁学中涉及到功率的常考虑能量的观点对于电磁感应的电路问题常常用能量的观疑难 3 、天体问题近年来高考的重现率在,特别是近期内的天文热点更成为高考题的题眼,那么近期内有哪些天文热点,天文问题的常规思路是什么? 【 解答 】 与天文相关的理综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热点,天文试题在高考中的重现率几乎是,而且近年来高考试题也不回避热点,如年高考中的“神舟”号飞船、火星探测问题等,都是以当年或最

37、近的天文热点为背景设计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近的天文热点如年我国现代版“嫦娥奔月”正式实施; 年 5 月 21 日 发生了“月掩金星”后,紧接着 6 月 8 日 又发生的百年不遇的年最壮观的天文现象“金星凌日” 年月日 “ 卡西尼 - 惠更斯 ” 号土星探测器 抵达预定轨道,开始 “ 拜访 ” 土星及其卫星家族 例如 : 哈雷早就提出利用金星凌日来测得太阳地平视差的办法利用太阳的地平视差来测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历史上,金星凌日现象曾帮助人类第一次准确了解自己跟太阳的距离如果求出金星到地球的距离再根据开普勒定律就可求出日地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人们用雷达测定金星与地球的距离

38、,进而推算出日地距离已知地球和金星公转的周期分别为 365 日和 225 日,人们把 雷达 信号从地球发到金星,并且收到由金星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的差为 秒,求金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各为多少? 【 解析 】 设金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分别为 ,金星和地球公转的周期分别为 ,则由题意和开普勒定律可知: 和 代入数字得: 由两式联立求得: , 疑难 、电学综合题,特别是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在磁场中运动是高考计算题中常出的一个重点,对此类问题一般应如何处理? 【 解答 】 解决电学综合带电体问题的基本思路: ( 1 )正确的受力分析除重力、弹力、摩擦力外,要特别注意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分析 ( 2 )正

39、确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找出物体的速度、位置及其变化特点,分析运动过程如果出现临界状态,要分析临界条件 ( 3 )恰当地灵活地运用动力学三大方法解决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运动) 用动量观点分析,包括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用能量观点分析,包括动能定理和机械能(或能量)守恒定律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地选用但必须弄清各种规律的成立条件与适用范围 例如 : 如图 17 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放置一条光滑绝缘的档板 ABCD , AB 段为直线, BCD 段为半径为 R 的圆弧,档板处于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圆直径 EB 平行, B 处圆滑无能量损失现在使一带电量为

40、+q 的质量为 m 的小球由静止从斜档板内侧上某点释放,为使小球沿档板内侧运动并从 D 点抛出求: 小球从释放点到 B 点沿电场强度方向的最小距离 S ; 在( 1 )问中小球经过 B 点时对档板的压力大小 【 答案 】 (1). (2) . 提示 : 与力学模型类比推理 . 疑难 5 、 电磁感应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转化的过程,在某些有做功过程的电磁感应问题中,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考虑问题,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更加方便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 例 】 如图 18 所示,光滑导轨 EF 、 GH 等高平行放置, EG 间宽度为 FH 间宽度的 3 倍,导轨右侧水平且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左侧

41、呈弧形升高 ab 、 cd 是质量均为 m 的金属棒,现让 ab 从离水平轨道 h 高处由静止下滑,设导轨足够长试求: (1)ab 、 cd 棒的最终速度, (2) 全过程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 解析 】 ab 下滑进入磁场后切割磁感线,在 abcd 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ab 、 cd 各受不同的磁场力作用而分别作变减速、变加速运动,电路中感应电流逐渐减小,当感应电流为零时, ab 、 cd 不再受磁场力作用,各自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滑动全过程中系统内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ab 自由下滑,机械能守恒: ( 1 ) 由于 ab 、 cd 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任何时刻通过的电流总

42、相等,金属棒有效长度 L ab =3L cd ,故它们的磁场力为: F ab =3F cd ( 2 ) 在磁场力作用下, ab 、 cd 各作变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当 ab = cd 时,电路中感应电流为零, (I=0) ,安培力为零, ab 、 cd 运动趋于稳定,此时有: 所以 (3) ab 、 cd 受磁场力作用,动量均发生变化,由动量定理得: ( 4 ) ( 5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 根据系统能量守恒可得:. 疑难 6 、如何解答材料信息题目? 【 解答 】 信息题的特点是()文字材料篇幅一般较长,()内容往往涉及到重大社会热点、新科技材料、科技事件和现代科学技术

43、前沿等,立意高而落点低(解决模型大多是中学阶段的基本模型) ,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 主要考查学生自学阅读能力,联想类比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该题型对能力考查要求高,试题区分度大,能够较好的展示学生的创意思维和预测其学习潜能,所以 引人注目的新信息题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高考物理试题中的一个亮点 处理信息题的思维程序:审题(详读题给信息),类比(结合书本知识,找出两者联系,这是解题的突破点),建模(采用类比、联想迁移等建立物理模型,这是解题的核心),求解(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题),回味(最后将结论与题中信息分析比较). 信息题要求学生在考场上独

44、立完成现场学习、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物理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挖掘出实际问题的本质内涵,进行模型化处理,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脱衣脱帽”提取有用信息,转换成熟悉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形成解题思路这就告诉各位考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取得不了好成绩 疑难 7 、遇到陌生问题如何解答? 【 解答 】 高考中历来强调通过“生题”来考查能力 , “生题”,一般说来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命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或高科技方面的实际,含有中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例如新情境、新概念、新规律等等);题目阅读量较大

45、 . 具体解答“生题”的过程,一是“审题”,对于这类阅读量一般较大的“生题”,审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题目所述的物理情境、物理过程、仪器设备的结构以及新概念、新规律都要读明白;二是“联想”,解答“生题”,除了要提取和运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条件以外,一定要联系和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思考、分析综合;三是“灵活”,由于是“生题”,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只能独立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很可能换个角度,就“柳暗花明”了例如 : 设想宇航员完成了对火星表面的科学考察任务,乘坐返回舱返回围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如图 19 所示为了安全,返回舱与轨迹舱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

46、速度已知:返回舱回过程中需克服火星引力做功 ,返回舱与人的总质量为 ,火星表面重力速度为 ,火星半径为 ,轨迹舱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 ;不计火星表面大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和火星自转的影响求该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至少需要获得多少能量,才能返回轨道舱?【 解析 】 物体 在火星表面附近 得 设轨道舱的质量为 0 ,速度大小为 ,则 联立 解得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具有动能为 返回舱返回过程克服引力做功 返回舱返回时至少需要能量 将 代入 解得 疑难 8 、如何解答开放型试题? 【 解答 】 所谓开放型试题是指凡是答案不唯一不确定或者条件不确定或者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的试题,称之为开放型试题开放型物理问题是相

47、对于传统的封闭型物理问题而言的 , 封闭型物理问题是一种条件比较充分、相应结论比较确定的问题;而开放型物理问题的条件可能不完备、需要在求解过程中增添假设而完善,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开放型题目的背景新颖、立意深刻,它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是对传统的“题海战术”的极大挑战近些年来高考试题中也不断出现开放型试题,它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素质水平,同时也对开放型试题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加强对高考开放型试题的分析研究,现对典型的开放型试题分类解析 条件开放型试题往往题设含蓄,结论确定,思维开阔,研究此类习题的关键是:按一定规律弄清研究的结论和所需要的条件可能存在的关系,然后分情况讨论解答对于有些条

48、件不确定或不明确的试题 , 解得结论以后 , 要讨论一下是否对应有不同的条件 . 例如:如图 20 所示,有一束带正电荷粒子,质量为 m ,电量为 ,以平行于 ox 轴的速度从 y 轴上的 a 点射入第 I 象限区域,为了使这束正电荷粒子能经过 x 轴上的 b 点,可以在第 I 向限某处加一个方向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为 E 沿 y 方向无限长,沿 x 方向宽为 s ,已知, oa=L , ob=2s , 求所加电场的右边界线与 b 点的距离?(粒子重力不计) 【 解析 】 正电荷粒子穿过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沿 y 方向的侧位移距离为 , ( 1 )若 =L ,则 b 点恰在电场的右

49、边界线上,即电场的右边界线与 b 的距离为 ,如图甲所示 ( 2 )若 ,则 b 点应在电场内,设此时电场的右边界与 b 点距离为 ,则,解得 ,如图乙所示 ( 3 )若 ,则 b 点必在电场外右侧,设电场的右边界与 b 点距离为 ,带电粒子在 b 点速度方向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 则 , ,故 , 如图丙所示 四实验题 近几年来实验考查的力度逐渐加强,实验题分数约占物理总分的 15%20% ,有的实验题考查考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独立完成基本实验的能力,取材于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查学生对实验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有的要求考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或者是考查

50、考生对于试题所给新的实验方案的理解程度,从而考查考生对所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下面我们将一些重点疑难问题再次提出来让大家回顾 . 疑难 1 、测量性实验有哪些 ? 如何处理? 【 解答 】 这类实验主要包括力学中的游标卡尽和螺旋测微器使用、 “ 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 、 “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 ;热学中的 “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 ;电学中的 “ 测定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 、 “ 伏安法测电阻 ” 、 “ 万用表的使用 ” 、 “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 和光学中的 “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 、 “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 等可见,这部分实验以力学和电学实验为

51、主除此之外,我们高中所遇到的很多物理量,通过巧妙的设计都可以测出来,平时做题时要注意细心体会.例如: 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测量物体的带电量右图 21 中小球是一个外表面镀有金属膜的空心塑料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 O 点, O 点固定有一个可测量丝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的量角器, M 、 N 是两块相同的、正对着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加上电压后其内部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另外还要用到的器材有:天平、刻度尺、电压表、直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及导线若干简要的实验步骤如下:(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解答) ( 1 )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 m ,按图中所示进行器材的安装,并用刻度尺测出 M 、 N 板之间的距离 d ,且使小

52、球带上一定的电量 ( 2 )连接电路(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用的电路图,电源、开关已画出) ( 3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多组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丝线的偏转角度 ( 4 )以电压 U 为纵坐标,以 _( 的函数 ) 为横坐标作出过原点的直线图线,可求出 图线的斜率 k ( 5 )小球的带电量 q=_( 用 m 、 d 、 k 等物理量表示 ) 【 答案 】 : . 例如:如图 22 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图中是光源,是光屏,它们之间的、依次是 _ 、 _ 和 _ 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 增大和之间的距离 B. 增大和之间

53、的距离 C. 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 600mm ,双缝之间的距离是 0.20mm ,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 100mm ,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 1 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 23 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 7 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 23 所示 这两次示数依次为 _mm 和 _mm 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 _nm 【 答案 】 : 滤光片,单缝,双缝 B 0.641 , 10.293 , 537

54、疑难 2 、验证性实验有哪些?如何处理? 【 解答 】 验证型实验主要是学生分组实验,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可见,这部分实验均与物理定律相关,以力学实验为主这些定律在得出时,一般都有相关的演示实验,从感性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分组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感知定律的正确性,为应用这些定律解决物理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近几年高考中,深化了对验证性实验的考查,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既灵活又实用同时,打点计时器作为该部分重要的基本仪器,也是命题的热点在复习时,考生也要注意到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是高考中一直没有成功命题的实验 例如:有甲、乙

55、两辆小车,质量分别为 m 1 = 302g , m 2 = 202g , 甲车拖有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它的运动情况乙小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甲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向着乙小车运动,跟乙发生碰撞后与乙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这过程中电火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的点迹如图 24 所示,在图上还标出了用刻度尺量出的各点的数据,已知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 50Hz. 从纸带上的数据可以得出:两车碰撞过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 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碰前甲车的动量大小为 -_kg m/s, 碰后两车的总动量为 -_kg 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两车碰撞过程中,两车的总动量如何变化? 答: _. 【 答

56、案 】 :( 1 ) . ( 2 ) , . ( 3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保持不变 . 疑难 3 、研究性实验有哪些?如何处理? 【 解答 】 研究型实验包含大量的演示实验和一部分学生实验 , 如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述、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这类实验大多为定性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一种物理规律因此,这类实验和物理理论、物理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在掌握这些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以起到对理解规律的促进作用 例如:利用如图 25 所示的装置可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 一小平面镜 B (可视为一点)数值 固定在物

57、块 P 上,它们的总质量为 m ,现将 P 紧靠着直立的弹簧上端,用插销 K 固定,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从固定的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在竖直标尺的 A 点形成一小光斑 . 松开插销 K ,发现最终小光斑稳定在标尺上某点,该点到 A 点的距离为 h ,已知点光源 S 与平面镜的水平距离为 L 0 ,标尺与平面镜的水平距离为 L ,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 【 解析 】 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找到 s 的像点 s ,作出光路图,如图 26 ,由 可得: 松开插销 K 后,弹簧下降 x ,镜子在 点,光斑在 点, 可得: 联立得: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综合上述得: . 以上几种弹簧劲度系数

58、的方法设计巧妙,事实上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方法很多,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多加注意,这些设计往往综合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疑难 4 、如何解答设计型、开放型试题? 【 解答 】 设计型实验是指根据现行物理大纲的要求,在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基本的测量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实验他涉及到对实验原理的再认识和加工,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自己进行误差分析等设计实验能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物理实验的开放性主要反映在实验思想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如实验仪器使用的兼容性、实验原理的灵活性、实验方法的创新性等物理实验的开放性问题

59、,对实验仪器的性能和用途要有充分认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要全面深刻,应多加思考教学实验和生活初中相联系的问题,并对每个实验可能派生的 “ 支实验 ” 也要逐一推敲应学会对实验方法及步骤的设计,学会把 “ 小量 ” 进行放大测量、把直接测量转化为间接测量、把复杂设计分化为多个简单设计,总之,不能墨守陈规,要善于创造性思维 例如: 有一干电池组,电动势约 3V ,现在准确测定其电动势,备有下表器材 代号 规格 待测干电池组 E 电动势约 3V ,内阻约 0.8 电压表 V 量程 15V, 内阻 10k 电流表 A 1 量程 0.6A , 内阻约 3.2 电流表 A 2 量程 6mA, 内阻 500

60、滑动变阻器 R 变阻范围 020 开关 S 导线若干 (1) 除导线和开关外 , 还应选择的实验器材的代号是 -_. (2) 画出能最准确测定出该电池电动势的电路图 答案 : () 、 、 、 点评:本实验是以课本实验为基础,将 代替电压表 ,而且这样的设计合理,更准确其中第一个电路图还可以准确地测电源的内阻 五、近年来新教材与新考纲中新增考点与学生盲点 另外最近几年高中物理教材变化很大,内容不断变化,所以对于现在教材中与旧教材中相比增加的内容,也成为近年高考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能引起重视,比如声音的反射和折射、超声波、多普勒效应、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不可能、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现象、超导的研究和应用、磁悬浮列车,磁单极子电阻、电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光的偏振、激光的特性及应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物质波、玻尔理论 .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各种微观世界中的基本粒子 研究弹簧与形变的关系,传感器的简单应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波长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作为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和疑难问题解答,还是要注意把第一轮复习和最后一段时间内做的题目拿出来认真研究一下自己原来做错的地方,这些才是针对你自己的“漏”和“缺”,同时也做一部分各地的信息题目以便了解信息同时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