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课时) 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句子的考查要求之一是:“辨析并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修辞不当,或不合事理逻辑等的句子。病句种类繁多,考试大纲规定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其中前四种语病属语法毛病,表意不明属修辞毛病,不合逻辑属逻辑毛病。这项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的能力要求。 一、“辨析病句”指要 辨析病句,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记住考试
2、大纲中指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例句,是十分必要的。解题时可进行“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而找准病因,作出判断。 其次,要掌握病句辨析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病之所在。用这种办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相辅而行。 2、句意分析法 ()看句意是否明确。一般地,一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即一句话表达惟一的一个意思。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后句意思是
3、否合事理。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很显然,“伪劣产品”是不会有人仿造的。那些不法之徒是要通过伪造“名牌产品”来赚钱。这句话不合事理。 3、主干枝叶梳理法 综观全局,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的主干是否有搭配不当的错误;再清理句子的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语病,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另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找出毛病,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
4、等多个侧面对句子进行分析。 6、关联词语检验法。 关联词的特点较普遍是成对出现的,如果上下文的关联词出现了问题,句子也会是病句。此法主要是用来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如“不管我在那里有了职业,却是被资本家雇佣的”,上下句不存在条件关系,而应改为“尽管”表示转折关系。 7、标志搜索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些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 8、“对号入
5、座法” 熟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辨析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的例句,解题时进行比较排除,从而找到病因,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修改病句指要 修改病句必须明确修改病句的原则,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的原则 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揣摩、恢复造句原意,“多就少改”这是修改病句的原则。切忌改变句子的原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改一处能解决问题,就决不能改两处。 2、修改的步骤、方法 (1)审明要求。根据题目要求,有的要修改使用不恰当的句子,有
6、的要修改语法上有毛病的句子,有的要删除多余的词句等,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通观全段,联系上下句,找出“病点”进行修改。 (2)辨清类型。运用“辨析病句”的分析方法,对语段进行“细致阅读”,分清语病类型,确定病因,再作相应的修改。 (3)方法对症。确定病处后,便着手修改。修改的方法主要有:删:删去多余的内容,主要用于成分多余、重复、啰嗦、自相矛盾等类型的病句。换:主要用于搭配不当、用词不妥当、错误等类病句。增:主要用于成分残缺等类病句。调:主要用于语序不当等类病句。 一、“语序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定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由于纺织工厂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7、。 析:“棉布的出口”与“深受欢迎”不搭配,实际上“深受欢迎”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棉布的出口”应改为“出口的棉布”。 例: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应为“未来家园的美好远景”;二是不合逻辑,“描绘着”是进行时态,而“未来美好的远景”则是将来时态,两者不能混用。 2、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析:“无比的”本是“热情”的定语,误放在“进行”前的状语位置,故应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8、,并删除“的”。 例:“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2006年高考辽宁卷) 析:“历届”语序不当。应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占地面积”。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是:表领属性的或时问、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如: 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女(名词)教师退休了。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列就是语序不当,渎起来就别扭。 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
9、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2005年高考江西卷) 析:“好多种”不能修饰“当年”,应移至“东西”前;“当年”一词应置于”周恩来”之后。另,“东西”一词显得不够庄重,改为“物品”要妥当些。 4、状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析:“将来”应移至“成为”之前作状语。 例: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年高考湖南卷) 析:语序不当“摄影家的倾注于笔下”这句中的“没有”应调到“把”前面。改为“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 5、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
10、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析: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的”。 6、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表情态的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如: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地(表情态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就会使句子结构混乱。 例: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析:应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目的),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情态)阅读着。
11、 7、主客体次序不当 例:勒萨日在过去对中国读者是比较生疏的。 析:“中国读者”与“勒萨日”应对换位置,主客体关系才恰当。 8、谓语次序不当 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析:应先“听取”后“讨论”,才符合逻辑顺序。 9、主语次序不当 例: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析:主语的次序不当,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学生、老师和领导”。 10、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 例: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语序不当。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深刻的
12、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此题脱胎于1994年全国高考语病题(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11、对应词语的顺序不合理 有些词语前后有对应关系,互相对应的词语如果顺序不合理,就会表意不明确。 例: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析:从地理位置上二看,“塔里木盆地”在南,“准葛尔盆地”在北,后文的“南北”两字与前面的对应关系错误,易让人产生误解。应将“准葛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交换位置。 12、虚词位置不当 ()介词或介词短语位置不当。 例: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
13、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高考湖南卷) 析: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本句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生物入侵”,谓语是“指”,宾语是“物种”。运用简缩法分析,就可以看出本句主、宾搭配不当是主要毛病。“生物入侵”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物种”。) 例:3月17日6名委员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析:“关于事件”这个介词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应移至“世界各大报纸”前(也可将“关于”改“对于”)。 (2)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例: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
14、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析:“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之前。应把“不”放在“把”字前。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前分句的关联词置于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时。则置于主语前。后一分句的关联词由连词充当时,不论分句主语是否相同,都放在主语前;由副词充当时,则放在主语后。 例: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析:两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不但”移到主语“他”后。 例: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 析:两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不但”应放在“同学们”之前。 13、复句的分句次
15、序不当 句序不当一般包括概念大小排序不当、语义轻重排序不当、时空顺序不当、逻辑顺序不当等几种情况。造成句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是:造句时没有遵循概念大小、表里、远近、深浅、高低、因果、现象到本质的排列规律,对句子排序的客观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 例: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析:应将“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才符合动作先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例:如果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析:后两分句语序不当。两者隐含有递进意味,也含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即现在的“两岸人民”,将来的“子孙后代”,应将后两分句互换位置。 例: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
16、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析:此句关联词领起的内容前后两句是递进关系,“整体进步”应高于“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所以语序应颠倒过来。另,“现代化问题上”似应改为“现代化改革方面”为宜。 备考提示: 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语序不当又可能引起搭配不当,从语意方面来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有些语序不当问题从语法方面能明显看到,但有些语序不当比较隐蔽,只能从语意语境方面去分析,像语言衔接连贯又是一类语序问题,辨析时更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谨防“并列惹祸”,句中若出现并
17、列结构时,应考虑并列结构的语序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逻辑、与其他成分的搭配是否妥当等;多重定语、多重状语的排列也是重点。 二、“搭配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主谓不搭配 例:我国于l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2006年高考福建卷) 析:此句中的主语“手机用户”与谓语“层出不穷”(只用于事物,不用于人)搭配不当,可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 例: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析:“代表了品质”不搭配,“代表”改为“表现”。 例: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
18、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析:“教导”不能“出现”,“循循善诱的教导”改成分句“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放句末)。 2、动宾不搭配 例: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2006年高考江西卷) 析:此句中的“提高”可以与“水平”搭配,但“培养”与“水平”不能搭配,该句可将“和培养”删去。 例:九颗正义的子弹几乎同时射出,结束了九个罪恶的灵魂! 析:“灵魂”不能“结束”,当改为“生命”。 3、主宾不搭配 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要阶段。 析:“中学生是阶段”不搭配,应去掉“生”,使“中学”与“阶段”相搭配。 例:生物入侵就
19、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高考湖南卷) 析:这是一个复杂单句,其主干为“生物入侵是物种,主宾在意义上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主宾搭配不当。应把“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 4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析:“歌声”不能说“一支”,可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例: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年高考天津卷) 析:此句中的定语“史诗”与中心语“主旋律”不能搭配,应将“主旋律”改为“主线”。 例:来这里聚会
20、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析:此句中的状语“被他清晰的思路”与中心语“感染”不搭配,改为“被他清晰的思路征服了” 5、介宾不搭配 例:但为了安全的理由,我已把它全部变为瑞士法郎跟委内瑞拉银币。 析:“为了“不能带宾语“理由”,删“的理由”。 例:依据罪犯作案的时间都在深夜至凌晨,并比较作案现场,认定这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特点完全相同。 析:介词“依据后缺宾语中心词,“凌晨”后须加“的规律。 6、关联词不搭配 关联词的使用是配对的,如“因为所以”“只有才能“不仅而且”等等,不可混用。 例: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
21、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年高考湖南卷) 析:此句中,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不只是“与表并列关系“而是”不能搭配,可将“不只是改为“不是”。 例: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析:“在中“与“得到了力量”搭配不当,应是“从中得到了力量“。 7、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例:搞好地震预报工作,取决于科研能力是否提高。 析:前面是“搞好”,后面是“是否“,一面对两面,造成对应失调。 例: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
22、化。(2006年高考四川卷) 析:此句中,前面述及肯定和否定(“有没有”)两个方面,而后面却只述及肯定(“继承和发扬”“学习”)一个方面,为使前后照应,可将“有没有”改为“要有”,或在“既”前加上“能 否,并删去后两句中的“要”。 8、特殊词语与数量短语搭配不当 例:虽然成本增加了20,但产品的合格率却下降了一倍。 析;“下降“降低”“减少”等词语只能与百分数或分数搭配,不能与倍数搭配。 9、联合短语的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成分不全搭配 如果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要仔细查看短语的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成分是否都搭配,谨防联合短语中或复句中隐藏着搭配不当的问题。 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23、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析:“加快了”与“速度”搭配,但与“规模”不搭配(属动宾搭配不当)。 例: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析:“新产品、新材料研制开发”可搭配,但“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就搭配不当了(属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10、多方搭配不当“综合症” 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年高考广东卷) 析:此句中用并列复句(既,又)陈说“小刀”的作用,其中,“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属动宾搭配不当,“宰杀
24、、解剖的对象应是“牛羊,而不是“牛羊的肉”。另外,此句 “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系动宾短语,和后面的成分显然不能搭配,应在“携带后加一个“的”字。 备考提示: “搭配不当”仍然是高考试题设置语病选项的“大户”,其中,单句的主干搭配是否得当是考查的重点。了解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正确地提取句子主干是辨析此类语病的基础。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一)残缺 1、主语残缺 (1)省略不当造成主语残缺。 例:我和他认识的过程中,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哪一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析: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或“都”前补上主语“他”。 (2)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
25、残缺。 例: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析:介词“由于”掩盖了全句的主语,删掉“由于”,让“游泳技术的提高”做主语。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年高考浙江卷) 析:此句缺少主语,可将介词“在中”去掉,使“这部作品”作句子的主语。 (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唐诗宋词配乐朗诵会,受到首都各界观众热烈欢迎,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 析:后一分句暗中更换了主语,“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的主语已经不再是“唐诗朗诵会”了,应加上主语“观众”。 (4)在主语前用使令性动词造成主语残缺
26、。 例:看了电视剧围城,使我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 析:“我”前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就缺少了主语。应删除“使”,让“我”做全句的主语。 (5)主语的中心词残缺。 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年高考湖北卷) 析:此句中长宾语是一个主谓句,这一主谓句中“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作主语,但缺少主语中心词,可在“热血”后加“的人”,使“那些人”作主语。 例: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年高考天津卷) 析:后分句缺少主语中心词。可在“三岔河
27、口”后添加“的建设等字样。 2、谓语残缺 (1)把词语中的动词误认为句子的谓语。 例: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思维的能力。 析:句中“有条有理”是一个词,这里误把“有”当成了谓语,从而造成谓语残缺。应在“不可能”后面加“形成或“具有等动词。 (2)随便转换话题造成谓语残缺。 例:南堡人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析:这个句子中“南堡人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是写人,可还没有写完,后面就转而写“大坝”了,造成了这个句子前后缺乏谓语连接。可在“一道四
28、米高”的前面加上“终于使”,使全句成为一个兼语句,表意就连贯了。 (3)误解词性造成谓语残缺。 例:我国的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 析:这一句中用错了“在”这个词的词性,这里“在”与“贵州高原构成介宾结构,并不能充当渭语,应在“贵州高原”的后面加“栖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来作鸟类的定语。 (4)把本来存在的谓语动词挪作他用。 例:由于这种杂交高粱产量高,而且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受到了墨西哥农民的欢迎。 析:这一句误用了“更强”一词的词性,这里形容词“更强”“后面带了宾语“能力”,不能作谓语,应在它前面加“有”作谓语;也可把
29、“更强”移到“能力”后面用形容词充当谓语。 (5)谓语中心词残缺。 例: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析:“强国”后加上“而奋斗”之类作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 (1)该带宾语的动词没有带宾语。 例:成绩不好的同学应该不甘落后,努力赶超。 析:此句应在“赶超”后面补上宾语“成绩好的同学”。 (2)由于宾语中的定语太长而忘记了中心语。 例: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成分残缺。可在“积极进取的后面补上“传递”的宾语“的精神”。 例: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
30、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缺少宾语中心词。可改为“扩大教科书的发放范围“。 例: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2006年高考全国卷) 析: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后添加“的发放制度”等字样,作“建立”的宾语。 (3)错把充当定语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当成了整个句子的宾语。 例:我们一定要培养顽强克服困难。 析:此句中错把“困难”当成了全句的宾语,这里“困难”作“克服的宾语,应在句子末尾加“的精神,补出宾语的中心词。 (4)介词的宾语残缺。 例:那些在各
31、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2006年高考安徽卷) 析: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宾语,应为“以不折不挠的精神”。 4、定语残缺 例:赵家堡却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不乏能人高手,蔡福、蔡老四就是之一。 析:“之一”前加上定语“其中。 例: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析:“相当时间”一般是指某一个时间,并不表示某一段时间。用“相当做定语是不完整的,必须加一个“长”,使“相当长(的)”做定语。 5状语残缺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 析:此句的“一开春”到“人们
32、获得了可喜的收成之间缺少时间的过渡,应在“人们获得了可喜的收成”的前面加上“秋天。 例:在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我解决。 析:介宾结构作状语,介宾结构不完整;介词“在”缺少搭配。应加上“的时候”,或干脆去掉“在”,将整个句子升为复句。 6虚词残缺 例: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析:应在句首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就不明确。属介词漏用。 例: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析:缺少介词,此句可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前补上介词“在”。 例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
33、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2006年高考浙江卷) 析:介词结构残缺。本句是比较典型的介宾结构套用句,应在“自己”前加一介词(“对”或“跟“与”“同”等),构成介宾结构“跟(与、同)自己”,而前面的介词“和”则与后面的“同行”构成更高一层的介宾结构“对同行”。 7、关联词残缺 造成关联词残缺的原因:(1)疏忽造成脱落;(2)省略不当;(3)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造成脱落。修改此类病句宜采用分解法,还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看关联词是否该省略,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是否出现了脱落。 例:她虽然没读过高中,爱学习、肯用功,最终考上了大学。 析:“虽然”一词缺少相照应的关联
34、词,应在“爱学习”前补上“但是”。 例: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竹枝。 析:此句为递进关系的复句,分句缺少同“不仅”相照应的关联词语“而且”,使语意表达不明确,应补上关联词。 例:教师只有爱学生,时刻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才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析:此句属于一个关联词和多个关联词相对应的情况,应在“无愧”前再加个相照应的关联词“才,以使语言的节奏感更强。 (二)赘余 1、主语赘余 例:l956年,他作为一个刑侦战士,在一次追捕两名在逃犯时,他奋不顾身,勇斗顽敌。 析:第二个“他”多余,删去。 2、谓语赘余 例:中秋季节,他们要去
35、远远的太湖去赶黄鲇鱼的鱼讯。 析:第二个“去”多余,删去。 3、宾语赘余 例:今天,我们来到扬州瘦西湖的景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等风景点。 析:删除“的景点”。 4、状语赘余 例:如果把我们的习惯用语“吃了吗”塞进外交辞令,岂不被人贻笑大方。 析:“贻笑大方”已含“被人”之意,“被人”多余,删去。 5、定语赘余 例:历代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的。 析:“历代多余,删去。 例: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此句成分赘余,应去掉句中的“产生。 6、补语赘余 例:由于受版面容量限制,
36、只好对文章原稿略加删改一些。 析:“略”含有“一些”之意,故应删去句末的“一些”。 7、虚词赘余 例:北京电台英语广播话说得很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的确感到非常困难。 析:“对于”多余,删去。 例:照片拍得是否好,诗歌写的是否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所决定的。 析:“所”多余,应删掉。 8、词语堆砌造成的赘余 词语堆砌一般有两种情况:()近义词、同义词的堆砌;(2)近义词、同义词的短语的堆砌。修正的一般方法:对堆砌的词语进行取舍,留下最合适的词语。 例:他负责管理掌管全公司的生产调度工作。 析:属近义词、同义词的堆砌,只保留“管理”或“掌管”一词即可。 例:老师的这项决定太符合
37、学生实际了,太好啦,好极啦! 析:属近义词、同义词的短语的堆砌,“太好啦”和“好极啦”两者取一即可。 9、语义重复造成的赘余 语义重复一般有两种情况:(1)词语在概念的内涵上重复;(2)词语含义与整个句子的语境义重复。修正的一般方法:结合具体语境,依据生活情理认真、仔细、深入地进行辨析。 例:中国红十字协会举办的预防艾滋病的大型展览,于昨天开始在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了。 析:“开始”与“正式”语义重复,修改时两者可保留一个。 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的贫困生入学问题。 析:“当前”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掉“当前”。 例: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
38、,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2006年高考全国卷) 析:此句中,“容”意为“让”,“令”意为“使”,二者在表意上重复,可删去“令人”。 例: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006年高考辽宁卷) 析:此句中,“必须”意为“一定要”,与后面的“要”重复,应删去“要”。 例: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此句中,“否则意为“如果不是这样”,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下列词都
39、是不明成语意思造成了语意重复,如:“人民生灵涂炭”、“群众民怨沸腾”、“浑身遍体鳞伤”、“许多莘莘学子”、“寒舍蓬筚生辉”、“正方兴未艾”、“各自分道扬镳”、“独逢孑然一身”、“被人贻笑大方”等。 下列词都是不明词的兼类现象造成了语意重复,如:“付诸于”、“夫妻俩人”等。 下列加点的词都是不明谦敬称造成了语意重复,如:“我的拙作”、“我的吾师”、“您的令爱”等。 10、分句赘余 例:处分期间,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 析:“只发生活费”,当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等。后一分句赘余,应删。 备考提示: 在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当主语、宾语带有较长的修饰限制成分时,谨防“中心词缺少症;句首为
40、介词结构时,要提防是否缺少主语(介词结构不能作主语);介词结构中,配对使用的介词的缺失和介词宾语的缺失也不能忽视。 四、“结构混乱”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一)句式杂糅 杂糅这一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几年病句考查的热点。请看下面的这些试题: 例: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析:此句可将前半句改为“比赛过程中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也可将后半句改为“已经成为本届组委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例: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高考重庆卷) 析:此句
41、的后半句可改为“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高度重视”,也可改为“没有引起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例: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2005年高考北京卷) 析:将分说(“在于不在于”)和比较(“多于”)两种表达方式糅合在一起,致使表意不明。可保留一种,将“多于”改为“不在于”即可。 例: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2005年高考全国卷) 析:句中的“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将假设句(“如果”)和介词结构(“当时”)两种句
42、式杂糅。可将“如果”改为“当”。也可直接删去“时”。 例: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2004年高考全国卷II) 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句式杂糅,要么说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要么说成“规定申请留学签证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杂糅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两句混杂、前后牵连。 第一种,两句混杂: 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下面分类进行具体例析。 1、主语部分杂糅 例:21世
43、纪需要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析:此句中也是杂糅进了两个主语,一个是“21世纪”,一个是“我们”。可改为“21世纪需要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我们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2、谓语部分杂糅 例: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析: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了一起。 3、宾语部分杂糅 例:“广播晚癌康”一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快,特别是止痛效果好。二是 析:此句的宾语部分中“缓解和改善症状”与“可以”搭配,表达意思已经很清楚;但是因为还可以用其他的说法,所以这个短语中的“缓解和改善”突然改作谓语,由
44、“快”充当它的补语,于是产生的杂糅句。可分别改为:“广谱晚癌康”一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特别是止痛效 果好。二是“广谱晚癌康”一是缓解和改善症状快,特别是止痛效果好。二是 4状语部分杂糅 例: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2006年高考广东卷) 析:句式杂糅。此句将“对问题”“在问题上”两种句式杂糅使用,可删去“上”或改“对”为“在”。 5、定语部分杂糅 例:记者手中有几瓶来自不同渠道购买的美国产的鱼油。 析:此句的定语部分有两种说法。一是“来自不同渠道的”,另一种是“从不同渠道购买的”此句可分别改为: 记者手中有几
45、瓶来自不同渠道的美国产的鱼油。 记者手中有几瓶从不同渠道购买的美国产的鱼油。 6、主动被动杂糅 例:她将买房之款,除购买部分高档物品之外,其余大部分已被她在上海等地挥霍一空。 析:删去“她将”成被动句,或删“已被她”成主动句。 例: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客户倍受信赖的。(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句式杂糅。主、被动句式杂糅,可删去“倍受”或改为“生产的食品一直都倍受新老客户的信赖”。 7、施事受事杂糅 例:对于随地吐痰这种不讲卫生的现象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析:“受到”改为“提出”,或删去“对于”。 8、“把”字句“被”字句杂糅 例:今
46、年将发年终奖金,我们应该把这个好消息为群众所知道。 析:改为“把告诉群众”或“这个好消息应该让群众知道”。 9、反问句与判断句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析:改为“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或“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10、肯定句与否定句杂糅 例: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可。 析:改“必须”为“非”,或删“不可”。 11、复句杂糅 例:我们只有像纪昌那样,不畏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全力以赴在学习、研究、创造上,并持之以恒,何愁得不到像纪昌那样的成就? 析:“只有”改为“只要”,或结尾改为“才能得到像纪昌那样的成就”。 例:那几天阴雨连绵
47、,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2006年高考四川卷) 析:此句关系混杂,可删去“造成”,或将前两句改为“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大面积漏雨”。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括号内为两种可供选择的正确句式): 听到噩耗传来(听到噩耗)(噩耗传来)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打着为幌子(以为幌子;打着的幌子)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
48、的)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被束缚下(被束缚;在束缚下)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原因是) 有组成(有;由组成)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第二种,前后牵连: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析: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
49、,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例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析: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话题转移 例:匪军在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匪军。 析:这句话的主语纠缠,前面的主语是“匪军”,后面的主语是“游击队”,应该在后一处加主语。 (三)层次不清 例:新华社发出载人航天飞机即将升空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技界人士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析:“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
50、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技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备考提示: 一种意思有多种说法,当我们用两种以上的说法来表述同一意思形成语句时,就会产生结构语病,因而,“结构混乱”语病的辨析要重在理清“表述方式”。一般说来,病句中的“表述方式”因糅合混用,往往是残缺的或赘余的。 五、“表意不明”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多音字造成语意不明 中国汉字中有一些多音字,在书面表达时,由于使用不当,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他还借款2000元。 析:句中“还”可读“hun”,句意为“他已经归还了欠款2000元”;也可读“hi”,句意为“他再借款2000元”。 2、同音字造成语意不明 汉语
51、中有许多同音字,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达时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 析:此句中“震灾”和“赈灾”读音相同,在作为广播稿进行朗读时,听者容易混淆。 3、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里,某个词组含有多重含义,由于读者理解不同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我推门一看,满屋子都是烟。(析:“烟”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满屋子都是烟雾”;也可以理解为“满屋子堆的都是烟”) 例: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表意不明
52、。“一处雷达、通讯导航”中数量短语“一处”限制的对象不清,是仅指“一处雷达”,还是指“雷达、通讯导航”各一处? 例: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表意不明。“予以否认”关涉的对象不定,是否认“收”还是否认“不收”?另,句首应添加介词“对于”,用于引进陈述的对象(“问题”)。 4、代词指代不清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中,如果某个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也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2004年高考题) 析:此句中代词“此
53、”指代不明。前一分句包含两项可选 例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2006年高考浙江卷) 析:表意不明。“十来岁的少年”称代的对象不定,是“我”?是“你”?还是“我与你”?应在该分句前补上主语“我”或“你”。 5、词性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例: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析:此句中“锁”作为名词,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锁”作为动词,则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锁住”。 例: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钢琴。 析:此句中“跟”是兼类词,作连词时,可理解为“我”与“他”是同学;作介词时,则可理解为“我”是他的学生。 6、修饰或关涉对象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同一个短
54、语或句子,由于定语的修饰对象不明也可能造成语意不明。 例: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2005年高考广东卷) 析:句中“180多家”既可以理解为只修饰“医院”,也可以理解为修饰“医院、照相馆、出版社”。 7、陈述对象或称代对象不明造成语意不明。 句子中,某个词语或某个分句陈述的对象或称代对象含糊,也可能造成表意不明。 例: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2005年高考全国卷I) 析:句中“很高兴”的陈述对象不明确,既可以是“祁爱群”,也可以是“援藏干部”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
55、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析:句中“批评的人”是多义词组,既可以理解为“文章中批评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批评文章的人”。 8、施受关系不清造成语意不明。 在句子中,由于对某人究竟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辨析不清而导致表意不明。 例: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析:句中的“孙燕”,可以理解为施事者,即“孙燕亲自拍摄了一些照片”;也可以理解为受事者,即“别人给孙燕拍的照片”。 9、必要成分残缺造成语意不明 例: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四倍的工资。 析:此句中在“三四倍”前缺了必要的成分,如“每天”“每月”或“每年”,因而可能产生
56、几种理解。 例: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2006年高考重庆卷) 析:此句中的“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加快”,也可理解为“减慢”,根据后文应在“化学反应速度”前补上“加快”。 10、停顿或结构不同造成语意不明 对于同一个短语或句子,在朗读时,停顿的位置不同,也可造成语意不明。 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句中“晚上来”有两种停顿方式:一是“晚上来”,即在晚上才来的人;二是“晚上来”,即上来晚的人。停顿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 例: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
57、到场领奖。(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析:此句属“结构歧义”,表原因的“因患病住院”一句置于句首,似乎成了“黄昆和姚明没能到场领奖”的共同原因。 11、标点不当造成语意不明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语意不明。 例: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析:此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不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去掉“并”字前的逗号,就明确了“给予补偿”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 12、令人费解 例:到秦皇岛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58、析:“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到秦皇岛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例: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析: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到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自;“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备考提示: 指代对象不明和结构歧义是“表意不明”语病的大项;“误用否定”改
59、变了以往“多重否定+反问”的考查模式,代之而来的是“带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否定”的考查模式,如:“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忌睡前不可恼怒”“避免不受侵害”(“防止”“忌”“避免”含有否定意味)等。 六、“不合逻辑”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概念混乱 例:韩师傅父子的英雄行为,我们要发扬下去,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员。 析:加点的概念前后混乱,“行为”与“发扬”也不搭配。 例: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2006年高考江苏卷) 析:此句中,“损失在百万元以上”这一分句将主语“少数目无法纪的人”暗中换成了“电
60、线电缆厂”,为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可在“损失”前补上“使电线电缆厂”。 例:她母亲曾为桂花拒绝与她为桂花选中的男人结婚而要对她进行报复。 析:根据文意,这句话中的第一、第三个“她”是指桂花,而第二个“她”则是指桂花的母亲,“她”的概念不同一,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 2、并列不当 例:书架上放着许多工具书,其中有辞典、字典、辞海、现代汉语辞典、康熙字典等。 析:字典、辞典与其余三部辞书是从属关系,不能平列。 例: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2006年高考江西卷) 析:分类混乱。“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可将“乒乓器材”改为“乒乓运
61、动装备”。 例: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此句中“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构成种属并列,“床上用品”属于“生活用品”。 3、主客颠倒 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2004年高考全国春招卷) 析:此句犯了主宾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正确的说法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代近史是比较熟悉的”。 例:我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析: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改为“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62、” 4、判断不当 例: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析:删“过程”和“一个”。 例: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2006年高考广东卷) 析:不合逻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显然。减少(“下降”)是不能用倍数来表示的。可改“九倍”为“90”。 5、自相矛盾 例:叶燮的这一论点,和明代“公安派”关于诗与时代的关系的论述,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析:“基本上”不是“完全”。删去其中一个。 例: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
63、奇观。(2006年高考北京卷) 析:“一个群山深处”说法小妥,表单数的“一个”与表复数的“群”相互矛盾。另外,此句中的“和”字应改为“以及”,使“一条”仅修饰“河流”,避免产生妒义;“造就”宜改为“形成”。 例: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年高考全国卷) 析:“日前”意思是“几天前”,与“正在”矛盾。 6、顾此失彼 例:对科技人员这么强调专,是不是可以忽视他们的红呢?还要不要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析:“是不是可以忽视”改为“要不要重视”,这样,两个设问与“回答”就呼应。 例:天安门广
64、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高考全国卷I) 析:此句中,前面讲“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包含“收”和“不收”两个方面;而后面“予以否认”的回答无法使“收”和“不收”的意思明确。可删去前句中的“是否”。 7、照应不周 例:可见学习好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析:“好坏”是两面,“勤奋学习”是一面,照应不周,删“坏”。 例: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析:本句语病是“两面对一面”,前说“有没有”,是两面,后句却只从正
65、面陈述,是一面,前后照应不周。 例: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高考全国卷) 析:此句语病也是“两面对一面”,町去掉“能否”。 例: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也属于前后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抓不抓”是“肯否”两面,而“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则是一面,可在“祖国建设事业”后加上“是否”以消除语病。 8、否定失当 例:全校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成桦同学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她一贯努力学习的结果。 析:“不是”改为“是”。 例:在激
66、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2005年高考天津卷) 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和谋略”,但句中却再次用了“不足”与“不当”,造成两次否定,意思完全变反。 9、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问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病句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却强加于句子。 例:由于我对学科有偏重,因而对数学不感兴趣。(2001年高考全国卷) 析:“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具体表现而非结果。 例:特大贪污犯胡某对记者说:“我由于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 析:难道是“一般老百姓”就会走上贪污犯罪的道
67、路?这句是强加因果关系。 10、不合事实或事理 例: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析:此句不合事实。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例: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2005年高考江西卷) 析:应该删除“伪”字。 例:如何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析:不合事理。难道还要有“合法、透明的暗箱操作?” 例: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2006年高考福建卷) 析:此句中,按
68、照技术的发展进程,“多媒体形式”比“纯文本形式”更先进,应将“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改为“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例: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高考安徽卷) 析:此句中,按照事理顺序,应将“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改为“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备考提示:前后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是“不合逻辑”语病的重中之重;前后矛盾、不合事理也是“不合逻辑”经常涉足的区域。 七、抓析标志,快识病句 我们辨析病句时,如果优先关注语句巾容易导致语病的有标志的部位,以此切入就能迅速查明病句的类型和原因。下面归纳的十二个
69、“抓析”,就是快速辨析语病的重要突破口。 (一)抓析复杂定语或状语 定语或状语复杂,审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1、能否与中心语搭配。 如“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句中的“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把事业”与“达到”不能搭配,可将“把”改为“使”。 2、排序是否恰当。 当试题中的定语或状语不止一个层次时,就应考虑其排序是否恰当。如“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由于多项定语排列次序不当,句子产生了歧义。句中的“几个学校”充当“领导”的定语,“儿个”表数量,“学校”表
70、领属,按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表领属的定语应放在表数量的定语之前,即“学校的几个领导”。 (二)抓析介宾短语和介词 1、句首有介宾短语,审视是否缺主语。 句首的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下)”、“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问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主语了。如“经 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句首的介宾短语“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充当句子的状语,后半句的“他”用在使令动词“使”之后也不能充当全句的主语,全句缺主语。 2、句中出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时要注意: 是否颠倒了主客体关系,主谓语之间是否照应,是否因
71、混用造成介词结构位置不当等。 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陌生”的主语应是“青年人”,“熟悉的”主语应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禄这个名字”。) 区别:“打人,对他来说是常见的现象。”(此句中,虽然用了无情感的客体作为主语,但请大家注意到,“是常见的现象”是能够陈述“打人”这一主语的,而“他”是不能作为“是常见现象”的主语,“他”前须加介词“对”,故此句表达是正确的。) (三)抓析并列短语 句中有并列短语,审视其各项能否并列、能否与相关的词语搭配。 1、各项能否并列。 并列结构,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否则
72、会引起矛盾。“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句中的“报刊、杂志”不能与“一切出版物”并列,因为“一切出版物”包括了“报刊、杂志”。 2、各项与相关的词语能否搭配。 并列结构的各项,在句中充当同一种成分。如果充当主语,就要考虑平列的每一项是否能与共同的谓语搭配;如果充当谓语,就要考虑平列的每一项是否都能与共同的主语和宾语搭配。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勒的岗位上。”句中的“消防车、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在句中充当主语,它们的共同渭语是“放弃”,可以说“消防官兵放
73、弃休假”,但不能说“消防车放弃休假”。“和”作为连词,组成并列短语后,往往出现前后不能照应的情况。如:“听了动员报告后,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句中“订出了”“决心”搭配不当。 (四)抓析指代 如果语句中出现代词,小妨先看代词指代什么,指代是否明确,使用是否恰当。请看例句: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当其他乘客都下了飞机后,我才看到沈默陪着一个头发胡子很长的人最后走下来,他手里提着一个箱子。 在农村时,我和小张住在李大伯家里。当时,我高兴地对小张说:“那里就是我的家啊。” 从山下往上看,这所房子好像在云雾中。 句中的代词“自己”,是指代“我”,
74、还是“老师”?句中的代词“他”是指代“沈默”,还是指代“头发胡子很长的人”?两句均属指代不确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句中的代词应是近指代词,“那里”应改为“这里”;句正好相反,代词“这”应改为远指代词“那”:这两句属于指示代词使用不当。 (五)抓析数字 表数量或表比较的一些数字使用不当,不合事理,也是一种常见语病。句中出现了数字,可先考查是否存在以下误用情况:降低、减少用于倍数,增加(了)、减少(了)与增加到(为)、减少到(为)混为一谈,“平均”后又有“约数”,“整数”后又有“约数”等。请看例句: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我市每千户人家的录像机拥有量,从五年
75、前的50台,到今年的200台,增加了4倍。 三车间是厂里有名的先进车间,职工们齐心协力,截至11月底。已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30。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 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句中的“一倍”应改为“一半”。“增加了”只指净增数;“增加到”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句应说“增加了3倍”(或“增加到4倍)。句的“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30”实指没有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与语境不符,故应改为“已超额30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句中,“平均分”是定数,“90分以上”表约数,前后矛盾。 (六)抓析副词 句中出现“能愿、频率”类的副词,要注意该类词需放到
76、介宾短语前面。 例: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句中“应该”作为能愿动词,要放到介宾短语“把这个意思”前面。) 我的思绪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不时打断。(句中“不时”是表示“频率”的副词,需放在“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前面。) 要避免某些副词与句中词语语意的重复。例: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而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过于溺爱。拼命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即将濒临倒闭。极为酷似。万一若出了问题。对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悬殊很大的问题,要采取正确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这也是过分苛求。“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
77、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每例中前后标记的两个词都有语意重复的现象。) (七)抓析敬辞、谦辞 句中有敬辞谦辞,审视是否用错对象。 现代汉语中,用“光临”称宾客来到,用“惠临”指对方来到自己这里,用“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用“令尊令堂”称对方的父母。这些都是敬辞,适用于对对方,不能用于自己另外,用“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用“家父”、“家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母亲,用“犬子”和“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这些都是谦辞,只用于自称。 请看;“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句巾的敬辞“光临”用到“我班同学”方面,用错了对象。 (八)抓析否定 1、句中出现否定词,尤其两个
78、以上的否定词易出现语病。 对此,可从句末的否定词依次往前推断。看推断结果与语句表意是否相符。请看例句: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 谁也不会否认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句,“不能”、“否认”、“不”三重否定,恰恰说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明显违背事理。句,“忘”相当丁“不记得”、“无时无刻不”意为“时时刻刻都”,多重否定造成混乱,反倒成了王芳没有搜集、整理民歌,这与“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的说法矛盾。句,“不再”与“防止”构成双重
79、否定,表肯定的意思,是说还希望事故发生,这与事理相悖。句“谁也不会否认”即“大家都承认”,后面又出现是一个“不”字,恰好把意思说反了。 2、句中出现“本身带有否定意思的词”要注意: 再受到否定副词修饰时,表意是否合乎语境。 例: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切忌”一词,“忌”本身含有“禁忌”“不要”的否定意思,如果后面再用“不要”之类的否定侧来修饰整个句了的语意就搞反了。) 有关这类词大致有以下一些:切忌、禁忌、避免、免除、禁止、防止、以防等。 3、如果是否定句或反问句,审视否定是不是恰当。 汉语语法上有如下规律:单重否定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双重
80、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因为反问格式相当于一重否定),单重否定句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当一个句子既是否定句又是反问句时,尤其要谨慎辨析。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后一个句子既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否认不”是双重否定),又是一个反问句(“谁又能呢”),因为双重否定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学习雷锋了”。显然该句否定不当。 又如:“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否认”“不”再加上表反问的“难道”,这个句子成了三重否定,恰恰把意思说反
81、了。 此外还应注意:用在四字短语中的固定格式“不不”和“无无”不属于双重否定。它们都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前边,表示稍有强调的否定。如“不明不白”是“不明白”。“不痛不痒”是“不觉得痛痒”;“无穷无尽”是“没有穷尽”,“无时无刻”是“没有一时一刻”。 (九)抓析一面与两面 一面与两面的句子,要分析前后是否统一。前面是“能否”(优劣、好坏等)两面,后面却以“能”(优、好等)或“否”(劣、坏等)单面,前面是“能(劣、坏等)或“否”(劣、坏等)一面,后面却以“能否”(优劣、好坏等)两面,都是不统一的。请看例句: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82、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将来能否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是至关重要的。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句中的“能否”,是从两面来说,而后半句只从一面说;句前半句是从一面说,而后半句则从两面说。“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都会造成语病。句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 (十)抓析复句 如果是复句,可作如下五方面审视。 1、关联词语是否配套。 请看:“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句中的关联词“无论”不与表并列的“和”配套而与表选择的“还是”、“或”配套,组成“无论还是(或)都”的结构形式,表示条件不同而结论(结果)一样。(本
83、句错误不止一处)。 另外,表示分句之间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必须成套使用,如“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就是”表选择;“不但而且”表递进;“尽管可是”表转折;“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不管都”表排除一切条件。 2、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 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后面;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两个分句的关联词语均放在句首,否则,就会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而影响表达。 如:“不但他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句中的主语“他”是两个分句陈述的对象,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他”后面。 又如:“这次活动搞得很成
84、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句中“不但”应放在主语“同学们”之前。 3、关联词语所表达的关系是否与两个分句的语义关系相符。 请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句中虽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但仔细审视两个分句,不是条件关系,而是转析关系。应将“不管”换成“尽管”。 4、两个分句的句序是否恰当。 请看:“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这是一个递进复句。递进复句后一个分句的范围应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即扩大),但句中“人类”的范围比“中华民族”大,是句序不恰当。 5、分句较多,审视是否中途偷
85、换主语而使句意不明确。 请看:“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这个复句共有4个分句。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这家工厂”,表意明确,第三个分句没有主语,是承前省略,由“这家工厂”作主语吗?显然不能,因为“这家工厂”不能“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仔细审视全句可知,“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只能是这家工厂生产的某一种或几种“产品”。这个句子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 (十一)抓析判断词“是” 病句考题中如出现判断词“是”,则应考虑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
86、的。 张长福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 句主宾搭配不当。句把“考场是设住大厅里”和“考试就是在这儿举行的”两句拼凑杂糅在一起。究竟是初中、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判断不明确。 (十二)抓析顿号 顿号用在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高考病句常常使属种概念并列,或者分类标准不一,出现类似数学中“交集”的情况。 例: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送了黑龙江、山西、陕西、湖南等煤矿瓦斯爆炸伤人的事件。(属种概念不能并列) 例: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报名参加学习。(标准不一、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例: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
87、电和农业化学等课程。(因为是短训班,不可能三门课程同时开设,所以必须在“开设”前加上“分别”一词) 例:一个人是否浮躁,关键在于他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想志趣、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强。(画线部分不能与“强”搭配) 当然,语病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语法、修辞、逻辑等多角度辨析语病,才是最可靠的。但做到上述的十二个“抓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题例析: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00年高考湖南卷第4题)(D)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
88、,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2006年高考湖南卷第4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
89、、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现象,如燕千鸟从鳄鱼牙中啄取水蛭,为鳄鱼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它自己也得到了所需的事物。 D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导析】正确选项为B。该句中“不只是”应为“不是”。 、(2006年高考全国卷l第3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奖金。 【导析】正确选项为A。B项语序不当,应为“生产的食品都是备受新老顾客信赖的”;C项缺少虚词,应在“天安门广场”前加介词“对于”,且否认的内容不明确;D项成分残缺,不能 说“扩大”“向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应在“教科书”后加“的范围”使之做“扩大”的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