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德宏州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A. 诸侯国内部政权争夺激烈B.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夫出身的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吕氏,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反复斗争,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反映了诸侯国内部政权争夺激烈,故A选项正确;齐国是西周早期的封国,只是田齐取代姜齐
2、,不能说明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故B选项错误;材料讲述了“田氏代齐”的史事,恰恰反映了原有的分封制遭到破坏,故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与秦朝,与题干中的时间“公元前386年”不符,故D选项错误。2. 西汉初,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这反映了A. 汉初与周分封制一脉相承B. 封国制利于强化中央集权C. 西汉的监察制度日益强化D. 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与周分封制不同,故A项错误;封国制下的诸侯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
3、现监察制度的“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可知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3. 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宋代此绘画风格的形成A. 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D. 折射出宋代政治的黑暗【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体现了理学家主张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故A选项
4、正确;材料表述信息与商品经济无关,故B选项错误;“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并不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只凭绘画风格无法折射宋代政治的黑暗,故D选项错误。4. 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A. 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B. 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C. 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D. 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踹匠会馆”是农耕文明的另类,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是农耕文明的附属物。建立“会馆“是个关键字眼说明罢工绝对不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所以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是不能选的。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矛盾的,所以不能选。 材料反映的是私人手工业,所以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当然不能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农耕文明中的变异5. 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
6、,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A. 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B. “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C. 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D. 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从严复宣扬进化论到陈独秀“适今世之生存”可以看出他们均认识到通过变革来救亡图存的重要性,这说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主要问题,故A项正确;“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中的“各阶级”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认为改变中国要从思想改进,故C项错误;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由制度向思想层面变化,故D项错误。6. 20
7、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这反映出A. 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B. 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C. 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D. 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的
8、信息说明近代书籍翻译从经济主张到民主革命思想,故本题选择C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维新思想民主思想传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7. 20世纪30年代,天津大公报公开呼吁:“当兹中国将整个的被日本军阀摧残吞并之时,为民族生存计,为中山主义计,政府必须抱与民更始之决心,另辟和平解决赤祸之路”,同时期的国闻周报也称:我们希望以对外“镇静”工夫来对内,以对内强硬态度来对外。这说明“政府”A. 遭到媒体舆论的谴责B. 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C. 及时调整了内外政策D. 表达了自卫抗战之决心【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为民族生存计另辟和平解决赤祸之路”“我们希望以对外镇
9、静工夫来对内,以对内强硬态度来对外”等信息可知,当时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遭到了媒体舆论的谴责,要求其转变策略一致对外,故选A;材料并未描述这些报纸在发表这些言论后所遭遇的处境,无法得知政府是否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排除B;如果C项成立,那么就不会有报刊中的这些言论了,排除;报刊中的内容只代表媒体舆论的态度,而不是国民政府的态度,排除D。8. 1978年后,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村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30年不变。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缺乏因时而变的灵活性C. 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D. 不利于农
10、业生产的市场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缺乏因时而异的灵活性,故B选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选项错误;材料 并没有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产品除了交足国家、集体的,其余的供自己支配,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故D选项错误。9.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 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
11、. 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 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素质D. 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表明学习古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10. 文明史纲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圈地
12、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B.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C. 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D. 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19世纪上半期”的时间首先可知工业革命开展,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条件,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所述现象是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社会公平导致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腐败问题,C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化,城市化的发展可能带来很多问题,但是都是发展中的问题,D项排除。11. “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个著名案例。1819年马里兰州向第二国家银行在该州的分行征收每年1.5万美金的税款,分行出纳员詹
13、姆斯麦卡洛克上诉至最高法院,经最高法院裁定,最终判决:“马里兰州并无权向国家银行征税。”此判决主要体现了A. 三权分立原则B. 权力制衡原则C 民主共和原则D. 联邦制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马里兰州征税行为,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联邦制原则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原则;最高法院的裁定,体现了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与制衡原则,故两者的行为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故选择B项;材料中不仅体现分权,而且强调了制约关系,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无从体现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联邦制原则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原则,最高法院的裁定与此无关,故排除D
14、项。12. 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与色,其于物象体验入微。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认为A. 文人画和西洋画都以形似为重B. 文人画和立体派都缺乏科学依据C. 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D. 文人画和立体派都注重蕴含精神【答案】D【解析】材料“文人画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体现了文人画借物抒情、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特点;“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反映了西方立体画派反对追求形似,而突出个人主观感受和个性发展的风格。综合可知文
15、人画和立体派都注重蕴含精神,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文人画和西洋画都不以形似为重,故A项错误;B项说法明显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点睛:材料“文人画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汤之孙太甲在位时,因其“不尊汤法,乱德”被幽禁。从战国时起,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构筑了某种有利于廉洁政治的文化氛围。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汉代规定,“臧值十金,则至重罪”;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
16、,其职责是“六条问事”,一条针对不法豪强,五条针对“二千石”的郡国守相,其余不问;汉代察举制突出了以“德”、“能”、“文” 等考选官员的价值取向。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唐代巡按任期两年,职责偏重刑狱;唐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盗所监临财物者”,“三十匹绞”。大明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至四十贯者绞;官吏犯赃枉法,至八十贯者绞;官吏恐吓取财,即使未遂不得财,亦须杖刑;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材料二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西方
17、发达国家目前相对比较廉洁,与其廉政文化设计上的精良密切相关。在西方的政治观念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个人权利作为合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坐标:“较之以往的时代,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在更大程度上为权利话语所支配。”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对于人权的无知、忽略或轻视乃是公民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由。”在西方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发达是其政治廉洁的重要保障。美国总统杰斐逊曾呼吁:“请您提倡一个扫除愚昧的行动,制定和改进教育普通人民的法律吧。让我们的同
18、胞知道:只有人民才能保护我们,使我们能够防止这些弊害,为此付出的捐税尚不及献给国王、僧侣和贵族财物的千分之一,如果我们听任人民陷于愚昧无知,这些家伙就会在我们中间死灰复燃。”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廉政文化的特点及运行条件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3)比较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中西廉政建设的本质区别。【答案】(1)历代政权重视约束各级官吏权力;重视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严格的法律规定惩治腐败;建立日趋完善、相对成熟的监察制度。 (2)以分权制衡作为廉政主要方式;通过立法加强廉政建设;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保障
19、廉政建设顺利进行;把维护个人权利作为预防腐败的根本手段,保障个人的自由平等;重视公民权利教育和参与能力。(3)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以维护皇权为根本目的;强调人治;突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西方的廉政建设以维护公民的利益为前提;重视法治;突出民众对官员的权力监督。【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概括古代中国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从战国时起,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构筑了某种有利于廉洁政治的文化氛围;历朝都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唐律、大明律都对贪官严厉惩处。(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在
20、西方的政治观念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个人权利作为合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坐标;分权制衡作为廉政主要方式;通过立法加强廉政建设;公民权利意识的发达是其政治廉洁的重要保障。(3)该问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两则材料涉及的中西廉政建设的本质区别是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以维护皇权为根本目的;强调人治;突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西方的廉政建设以维护公民的利益为前提;重视法治;突出民众对官员的权力监督。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代议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21、求。材料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答案】信息:民国初年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是江浙地区为最;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是东北为最。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较深;新中国建立后,实行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信息:民国初年轻工业发达,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在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先天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新中国致力于国家工业化基础,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解析】【详解】信息:根据民国初年的工业分布图可知,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尤其是江
22、浙地区最多;轻工业发达,重工业基础薄弱。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特征的原因是,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较深;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在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先天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信息:根据新中国“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可知,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是东北最多,并且以重工业为主。说明:上述特征的原因是,新中国建立后,实行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致力于国家工业化基础,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针对明初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政治形势动荡不安的局面,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使全国行政、军事和司
23、法监察三大系统的机构彼此分立又互相制约,最后均听命于皇帝的直接指挥和控制。朱元璋还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官吏考核和监督制度,并用重典严惩官吏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朱元璋一面支持地主夺回农民借助战争暴力耕占的田地,另一面又限制地主的土地兼并。并下令清查户口、丈量土地,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防止地主隐瞒丁口和田地,向农民转嫁负担。对违法犯禁的奸顽豪富,则用严刑酷法加以打击。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稳定政治局势,调整生产关系,恢复发展经济,形成“洪武之治”,为明朝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多为清朝所继承,对此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偏自陈捂桐再论朱元璋的功绩与历史地位(1)根据材料,概括明初朱元
24、璋改革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改革的影响。【答案】(1)措施: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力整顿吏治;限制和打击不法豪强等。(2)影响:皇权空前强化,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对人民的统治;限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根据材料“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官吏考核和监督制度”、“一面支持地主夺回农民借助战争暴力耕占的田地,另一面又限制地主的土地兼并”等,可以从对国家机构、选官制度、土地制度等角度概括朱元璋改革的主要措施;(2)由材料中“均听
25、命于皇帝的直接指挥和控制”、“稳定政治局势,调整生产关系,恢复发展经济,为明朝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多为清朝所继承,对此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稳定了国家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伯特兰罗素认为,西方民族“源于精力过剩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传教狂热、野心无穷、蛮横好斗、支配欲强、盲目追求进步与效率”对此(战争)负有根本责任;西方文明品质“使人们永不平静、永不知足,盲目地投身于竞争、冲突、开发和破坏”。欧洲不像中国这样,拥有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这样一个适合农耕的巨大陆地板块
26、,而且没有崇山峻岭和湍急河流把各地区隔开,更重要的是,主要河流黄河、淮河、长江更流向一致,极有利于跨区域文化整合和政治统一。欧洲在古代条件下虽然也适合农耕,却因较为寒冷而农业生产率偏低,主要河流又从阿尔卑斯山脉流往东南西北多个方向,致使各地之间隔断,再加海洋阻遏,欧洲被天然地划分为法、德、意、西、英和东欧多个地缘政治区域,凡此种种都很不利于跨区域政治整合和统一。(1)根据材料,概括伯特兰罗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伯特兰罗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认识。【答案】(1)原因:西方人民族性格与文明品质;西方历史上崇尚武力传统;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因素;(2)观点:伯特
27、兰罗素的认识有合理性,但不全面;评述:二战的爆发与西方国家的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及地缘政治有很大的关系,但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西方民族源于精力过剩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传教狂热、野心无穷、蛮横好斗、支配欲强、盲目追求进步与效率对此(战争)负有根本责任;西方文明品质使人们永不平静、永不知足,盲目地投身于竞争、冲突、开发和破坏欧洲被天然地划分为法、德、意、西、英和东欧多个地缘政治区域,凡此种种都很不利于跨区域政治整合和统一”可以概括出伯特兰罗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因为西方人的民族性
28、格与文明品质;西方历史上崇尚武力传统;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因素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故伯特兰罗素的认识有合理性,但不全面。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
29、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2)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转变: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个人经历及品质)。【解析】试题分析:(1)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所以说“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所以“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2)依据材料可知,严复从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到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可见其思想经历了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的转变过程。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转变的原因。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维新思想家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