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至生
2、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1929-1933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
3、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
4、临的首要问题。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2020年4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发之初,西方国家在病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从欧洲到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
5、浪高过一浪。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家,其治理图景呈现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位,但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因此,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效在于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行为方式之中。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政府的有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
6、的路径选择。(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B.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首先深受其害。C.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的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D. 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 统一疫情防控政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
7、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B. 文章把新冠疫情的影响与1929-1933年的大萧条进行对比,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C. 文章既肯定了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指出了它的潜在风险,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性。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但人们仍未意识到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B. “我害怕”代替了“我饿”,只要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
8、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就会产生。C. 没有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就难以在化解这场新冠疫情全球性公共危机中获胜。D. 作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紧紧围绕实
9、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摘编自深圳特区报)材料二: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精华,也有过时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阻碍前进的糟粕。哪些传统文化可学,进而“学什么”,需要教育部门深思。相关部门应对传统文化深入甄别和筛选,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相互衔接的大课程观下的课程体系,将符合时代潮流和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教育重点。书本之外,除了古文经典,将传统戏曲、民俗风情、书法、国画、中医药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着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传统礼仪的兴趣爱好,
10、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立体化认识和感知度,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摘编自传统文化教育要下好“三步棋”)材料三:时代在前进、在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应该怎么进行?佛学经典中有一句话,叫做“契理契机”,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传播传统文化要“契理”,“理”就是传统文化根本的道理和精神,这是我们要传播的。“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根机,一个是时机。我们不能否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孔子有一句话,叫做“有教无类”,“类”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人的根机不同,教育的方法就要不一样,这就叫做“因材施教”。所以,传统文化教育要“契机”,既要有教无类,还要因材施教,这两方
11、面结合一起,才能够适合听课人本身。契机的“机”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指时代、环境。时代变了,我们传播传统文化也应该有新的方式,不能够因循守旧。一味守旧不能契合这个时代,是没有意义的。(摘编自传统文化教育要“契理契机”)材料四:近年来,每逢传统节日,中小学都会布置体验传统文化的作业,如春节写春联等。可是,不少学生和家长是把这当作“作业”来完成,而不是去体验传统文化。之所以如此,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校对传统文化活动的考查、评价,基本都要求学生写作丈或者写报告。因此,不少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做PPT,这和社会实践变成盖章实践一样,沦为了走形式。二是有家长认为,学生花时间去体验传统文化,是浪费时间,甚
12、至有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体验”作业。有媒体爆出,一些学生家长在网上购买手工作业,原因是孩子没有及时完成。有家长还抱怨,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已经很淡,学生没什么好体验的。(摘编自中国教育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不能因循守旧,要有创新思维,否则谈不上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B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既要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课程体系,也要选择健康、合适的教学内容。C强调传统文化教育要“契机”,既要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很好地结合起来,也要求教育工作者能与时俱进。D家长抱怨“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已经很淡,学生没什么好体验的”,完全是家长在为
13、自己和孩子找借口。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文化可谓精华与糟粕兼而有之,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弃若敝屣,应该批判地继承。B倡导将传统戏曲、民俗风情、书法、国画、中医药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复兴。C孔子讲的“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也包含社会地位和阶级成分的不同。D中小学在传统节日给学生布置体验传统文化的作业,表明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6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
14、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对身边的丁二娃说,看到了吧,那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 丁二娃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 连长拍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 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 鬼子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连长把十几颗手榴弹依次捆在内衣里。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 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 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
15、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打了个立正,连长,丁二娃誓死陪你战斗到底! 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 二娃,把前边那个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 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 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正翻着,就听连长哼了一声,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二娃看到,一颗子弹,正中连长的眉心,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 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
16、可是子弹太贵重了,就剩三颗了,由不得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友身下翻出一颗手榴弹,迅速抛了出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机逃跑,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二娃看一眼连长说,连长,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把刚才对连长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 二娃双手遮住嘴巴对着鬼子喊,别开枪,我们投降! 二娃又喊,我们身上都捆着手榴弹,你们若开枪,就连你们一起炸飞喽。鬼子真就没有开枪,但也没有向前半步,二娃趁机把连长抱起放在战壕沿上,只露出上半身,两边用战友的尸体支撑着。连长的头一直傲立着,不偏也不倒,两眼怒目圆睁,身旁的战友也簇拥着他,如同抬一部轿子,去和小日本算账。阵
17、地静了下来,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这会儿的二娃,已经不在连长的身边了,他凭着一身好功夫,两腿蹬住崖壁,双手倒换着,一点一点攀上一米宽、二十几米高的一线天。几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来了,他们战战兢兢、层层叠叠围住了连长,判断他是否还活着,就在他们举棋不定,想上前试试连长还有没有气息时,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三枪,一枪打死鬼子为首的军官,一枪打翻了想试连长是否还活着的那个士兵,而第三枪则打在连长腰间那捆手榴弹上。 顿时,数声爆炸,火光冲天,一朵朵红磨菇瞬间绽放,染红了半个阵地。 (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连长为丁二娃指出了两条路,他希
18、望丁二娃选择生路,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令。B文中写连长往身上捆手榴弹时,强调“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是为结尾鬼子被炸死埋伏笔。C连长被子弹击中的眉心使丁二娃联想到妈妈在姐姐的眉心上点的小红点,这个细节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D丁二娃最后仅剩下三颗子弹这个情节非常重要,与后文的三枪相呼应,可见此处并非闲笔,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8小说中丁二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9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第三条路”,也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英雄”,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入太学,登进士第,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常平使罗点属任振恤。燮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以此为荒政首。除沿海制属。连丁家艰,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时朱熹诸儒相次去国,丞相赵汝愚罢,燮亦以论去,自是党禁兴矣。嘉定初,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因对,言:“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彭龟年逆知其必乱天下,显言其奸,龟年以罪去,而权臣
20、遂根据,几危社稷。陛下追思龟年,盖尝临朝太息曰:斯人犹在,必大用之。固已深知龟年之忠矣。今正人端士不乏,愿陛下常存此心,急闻剀切,崇奖朴直,一龟年虽没,众龟年继进,天下何忧不治。”“臣昨劝陛下勤于好问,而圣训有曰:问则明。臣退与朝士言之,莫不称善。而侧听十旬,陛下之端拱渊默犹昔也,臣窃惑焉。夫既知如是而明,则当知反是而闇。明则辉光旁烛,无所不通;闇则是非得失,懵然不辨矣。”迁国子司业、秘书少监,进祭酒、秘书监。延见诸生,必迪以反躬切己,忠信笃实,是为道本。闻者悚然有得,士气益振。兼崇政殿说书,除礼部侍郎兼侍读。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以宝文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进直学士,
21、奉祠以卒。 (节选自宋史袁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B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C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D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宋代太学为最高学府,而且学制比较完善
22、。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按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C迁,是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迁调”“迁转”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官,“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职。D社稷,这里借代“国家”。古代君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袁燮才能出众,不辱使命。浙西闹饥荒,他受常平使罗点的差遣,前往抚恤百姓。抚恤方法得当,做事高效,救荒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B.袁燮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他曾连续遭遇父母丧事,回家守孝;在任太学职位时,又因朱熹、赵汝愚等人相继遭贬,受党禁牵连,被
23、迫离职。C.袁燮深明政道,循循善谏。他借皇帝后悔贬谪正直敢言的彭龟年的旧事,劝谏国君要听取切实的言论,嘉奖朴实正直的行为,以广纳贤才。D.袁燮爱国敢言,孤掌难鸣。他在任礼部侍郎兼侍读的时候,史弥远主张和敌兵讲和,袁燮坚决反对,但后来因御史台上奏弹劾,被罢免了官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5分)(2)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慣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
24、酒家垆,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这首诗作于公元751年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因公从姑臧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作战,岑参作此诗送别。“火山”赤亭”地名,位于内地通安西大都护的交通孔道。14下列对这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本诗化一般送别诗的惆怅与伤感为豪放、悲壮,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B三、四两句明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C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不提依依不舍之情,而是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D这首
25、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产生了亲切洒脱的效果,被称为送别诗的“另类佳作”。15、作为送别诗,本诗除了惜别之情,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下列语段中的空缺部分(1)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2)离骚中表现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的句子“_,_。”(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5000年前是个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上的几大流域 地孕育出早期文明。 在中国的史
26、前时代,就开始 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 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诸文化。 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的繁荣。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西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 在玉器上的。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诸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 )。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等级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
27、、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约而同 演化 即使 表现B.不约而同 演变 尽管 体现C.殊途同归 演化 尽管 表现D.殊途同归 演变 即使 体现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B.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人们的思想。C.文字
28、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虽然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D.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相继繁荣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B.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C.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D.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
29、化,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20.仿照下面的句子和比喻形式,本体不变,举两个例子。(6分)示例: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漂流,那么家便是一条小船,在漂流中有了依托。2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下面两幅剪纸图片,你更喜欢哪一幅?请简要说明。不超过100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2019年,全国将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运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
30、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对于“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 A.扩大范围,原文是“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B.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主观臆断,于文无据。 D.以偏概全,“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还有一个原因是“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2.B 目的不仅是“
31、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还有“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3.A “导致霍乱广为传播”的原因还应该有“伦敦是一个人口拥挤的大城市”,是“全球化之都”。4.D解析(传统节日氛围变淡是事实,不能说“完全是家长在为自己和孩子找借口”。)5.A解析(B.应该是“革新”,不是“复兴”。C.“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理解有误,原文为.“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同时,“包含社会地位和阶级成分的不同”于文无据。D.这些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形式,而没有真正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因此不能说“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6.相关部门亟须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32、,确立合适、健康的课程内容;教育工作者亟待转变观念,使传统文化教育“契理契机”:学校有待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查、评价体系:学生、家长也需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7.A.(A项“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令”,强调因果,不是年轻的问题,而是展示的服从天职)8.忠诚勇敢。连长跟他说有两条路时,他选择了陪连长战斗到底;为人憨厚。文中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像”;枪法精准。连长让他射击谁,他都是一枪命中,最后三枪也是准确无误;机智变通。他在连长死后故布疑阵,引敌人上钩,消灭了很多敌人,没有死守和连长的约定,改变主意决定留得有用之躯,为连长报仇。(1点
33、2分,任答3点5分)9.示例一:以“第三条路”做标题更合适。使主人公丁二娃形象更加鲜明。连长指出了两条路,丁二娃却找到了第三条路,从而表现出他的脑筋灵活、善于变通。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题目,读者在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去寻找“第三条路”,但谜底却直到结尾才揭晓,有戏剧化效果。有利于深化文章主旨。文章赞扬了丁二娃坚定而又善于动脑的战斗精神,“第三条路”正是对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示例二:以“英雄”做标题更合适。有利于突出主人公群像。本文中的主人公不只丁二娃一个,连长也是主人公,用“英雄”做题目更有概括性。英雄事迹贯穿全文情节。全文都是围绕两位主人公的英雄表现来写的,文题相符。有利于凸显文章
34、主旨。连长以身殉国,丁二娃全身而退,结局虽然不同,但都是值得赞扬的大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礼赞。10、C。 “乳媪”为主语,是第一个判断点,前面断开,排除AB;“夜卧”意思是“夜间睡觉”,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C译文为:天生正直纯粹敦厚沉静,乳母放一盘水在他面前,整天就把玩凝视,夜间睡觉也像(白天)醒着时一样(安静)。稍稍年长些,读东都党锢传,感慨地用名节要求自己。11、B科举的几个级别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12、B“受党禁牵连,被迫离职”强加因果,原文为“时朱熹诸儒相次去国,丞相赵汝愚罢,燮亦以论去,自是党禁兴矣”,意思是“当时朱熹等儒者相继离开京城,丞相赵汝愚罢官,袁燮也因为
35、言论离职,从此党禁兴起了”。13、陛下刚继承皇位时,委任贤能的宰相,正直之士云集,窃取权威的人却在旁斜眼相视。当时史弥远主张议和,袁燮争论更加激烈,御史台上奏弹劾袁燮,罢免了他。解析:窃,窃取;鳞集,云集;睨,斜眼相视。译文为:陛下刚继承皇位时,委任贤能的宰相,正直之士云集,窃取权威的人却在旁斜眼相视。力,激烈;劾,弹劾;罢,罢免。译文为:当时史弥远主张议和,袁燮争论更加激烈,御史台上奏弹劾袁燮,罢免了他。14A .A项,“悲壮”不合诗歌的整体意境。依据“岂能愁见轮台月”“真是英雄一丈夫”等可知,应该是洒脱豪迈。故选A。15“知君惯度祁连城”,概括了李副使的经历,表达对李副使的赞美之情;“功名
36、只应马上取”,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真是英雄一丈夫”,表达了作者的英雄豪气,作者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16.(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17.B第一空:“不约而同”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此处语境强调过程,是说世界上的几大流城都在同一时期开始孕育文明,应选“不约而同”,据此排除C、D两项。第二空:“演变”的意思是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演化”的意思是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此处语境指文化的发展变化
37、,是一种社会现象,应选“演变”,据此排除A项。故选B. 18.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结构混乱,“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句式杂糅;第二处是搭配不当,“标识”不能“联结”人们的思想。故选A.19.C 先看选项,“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中的“这”指代“良渚文明”,应在最前面,排除A、D两项;“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与后文“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衔接紧密,因此应在最后面,排除B项。故选C。20.(1)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跋涉,那么家便是一个驿站,在跋涉中有了休憩。(2)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攀登,那么家便是一个支点,在攀登中有了后盾。(3)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远
38、航,那么家便是一个灯塔,在远航中有了方向。21:我更喜欢图片一。它构图设计巧妙,将人物分成两部分.左面是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右面已经穿.上防护服,奔赴抗疫战场,突出了角色转换得迅速,表现逆行者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我更喜欢图片二。图片抓住典型细节构图,年轻女护士为参加抗疫,剪去长发,直面死亡(骷髅)。整幅图片突出逆行者参加抗疫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抗病毒的坚定信心与无畏气魄。22、立意参考:1.综合国力是中国风采、中国力量。综合国力包括了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写作文时,可以选取其中两三个方面,着重突出中国发展的成就。这种成就让国人自豪,也让世界震惊。2.文化软实力是中国风采、中国力量。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文化深厚。这是中国力量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发展,孔子学院在各地建立,中国电影电视剧输出全球,以抖音为代表的娱乐文化、李子柒为代表的网络短视频文化席卷世界这些,都是中国风采和力量!3.科学新技术是中国风采和力量。从5G到人工智能,从大数据到量子计算,从深海探索到太空漫游,中国科技蓬勃发展,中国风采无处不见,中国力量无处不有。4.教育突飞猛进展示了中国风采和之国力量。自从98年扩招以来,中国年均培养800万左右的大学生,其中大部分是理工科人才。教育的突飞猛进,让中国出现了工程师红利,进一 步推动了中国进步,也彰显了中国风采,强化了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