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710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单元《孟子》选读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餍足/笑靥庠序/佯装养生丧死/丧家之狗B.溢出/谥号期年/假期千乘之国/乘人之危C.朝觐/谨慎参与/赠与揠苗助长/偃旗息鼓D.庶民/戍边提防/堤坝富商大贾/余勇可贾解析:A项,yn/y,xin/yng,sng/sng;B项,y/sh,j/q,shng/chng;C项,jn/jn,y/y,y/yn;D项,sh,d,g。答案:D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寡人之民不加多加之以师旅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匹夫不可夺志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恶其声而然也D

2、.万物皆备于我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D项,备:动词,具备。A项,加:副词,更加/动词,施加。B项,夺:动词,失误,引申为耽误/动词,用强力改变。C项,非:动词,责怪/动词,不是。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A.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B.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C.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D.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词,表示处所,相当于“在”;A项,介词,表比较,相当于“跟”“和”;C项,介词,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项,介词,引出动词支配对象,不译。答案:B4.下列加点词语

3、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必先苦其心志B.谨庠序之教C.今兹未能;请轻之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解析:B项,谨: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小心办好、认真做好。A项,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遭受困苦。C项,轻: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轻,减轻。D项,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固。答案:B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1),达则兼济天下。(2)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3),仁之端也;,义之端也;,礼之端也;,智之端也。(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答案:(1)穷则独善其身(2)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4)舍我其谁也二、阅读理解(36分)6.阅读

4、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15分)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

5、之美,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B.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只,仅仅。C.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蹙安页:皱眉头。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诸侯王。解析:D项,王:称王。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

6、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B.今王鼓乐于此有复于王者曰C.可得闻与然后快于心与D.不若与众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解析:C项,与:通“与欠”,语气词,相当于“吗”。A项,之:代词,他/助词,的;B项,于:介词,在/介词,向;D项,若:动词,比得上/代词,如此。答案:C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用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B.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

7、俗之乐感到羞愧。C.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而在于能否施行仁政。D.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欢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是因为“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这两件事,都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解析:A项,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制造议论的悬念。答案:A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2)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8、离散。答案:(1)寡人不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音乐,只不过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2)我们大王喜欢演奏音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分离,不能相见。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21分)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

9、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

10、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推:追究C.不痛绳之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解析:C项中的“绳”的意思是“约束,制裁”,成语“绳之以法”用此义。答案:C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

11、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解析:A项,把/因为;B项,作为/被;C项,承接,可译为“然后”;D项,的人/表停顿,无意义。答案:C1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解析:本题标点如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

12、廷恩信,使各归田里。”答案:A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解析:C项依原文“俟秋成,当仍旧法”(等到秋天庄稼成熟,应当仍旧采用过去的法规)可知,张咏“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与之是不相符的。A项对应的内容在文中第一段结尾处。B项对应的内容在文中第二段前半部分。D项对应的内容在文中第四段后半部分。均是对原文内容的正确的

13、分析和概括,表述无误。答案:C14.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9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3分)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解析:(1)关键词:自活、蜂聚。关键词:名之。(2)本文阅读材料是从宋史列传第五十二中删节而成(原文合田锡、王禹偁、张咏三人为一卷),基本保持原文风貌,摘录了最能体现张咏个性及功绩的六件事,特别是他惜才的三件事,使人对张咏留有深刻的印象。答案:(1)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

14、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2)示例:郡里讨论推荐张咏为进士候选人的第一名,张咏把这个资格让给了夙儒张覃。(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张咏鼓励蜀中品学兼优的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张咏显达后,三十年里一直在寻找有才德的同学傅霖。(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参考译文:张咏,字复之,是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在郡里参加进士考试,考官商议把张咏放在榜首。有老年的儒生叫张覃的人没有考中,张咏与寇准一起写书信给郡中大将,推举张覃为第一,众人赞许他能谦让

15、。恰逢李沆、宋湜、寇准接连推荐他有才干,朝廷让他担任荆湖北路转运使。张咏上奏罢免归、峡二州的水递夫。张咏接着转任太常博士。宋太宗听说他能干,把他召回朝廷。张永德担任并、代都部署,有小校尉触犯法律,鞭打他致死。朝廷下诏追究张永德的罪责。张咏退回了诏书,并且说:“陛下正委托张永德边关重任,如果因为一个部下校尉的缘故,追究罪责羞辱主帅,我担心下级有轻视上级的心思。”宋太宗没有听从。不久,果然有军队的士兵威胁控诉军队的将领,张咏引用前面的事作为进谏的依据,宋太宗改变态度慰劳他。张咏出京掌管益州,当时李顺叛乱,王继恩、上官正率领军队进攻讨伐,驻扎军队没有前进。张咏用话激励上官正,鼓励他亲自前往,还隆重地

16、在供帐为它饯行。上官正于是决定行动,深入前线,取得大捷,当时贼寇侵略的时候,老百姓大多被胁迫跟从,张咏下文把朝廷的恩德信义告诉他们,让他们各自回归家乡。当初,蜀地的士人知道读书,但不喜欢做官。张咏观察益州郡的人张及、李畋、张逵都有学问品行,被乡里人称道;于是敦促勉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而这三个人都考中了。士人从此知道努力上进。咸平二年夏天,张咏凭工部侍郎的身份出京掌管杭州。当地接连几年歉收,老百姓大多私自卖盐来谋生。抓捕犯法的有几百人,张咏都对他们从宽处罚,并且让他们回去。张咏的下属请求说:“不狠狠根据法律制裁他们,恐怕不能禁止。”张咏说:“钱塘有十万人家,饥饿的人家占八九成,如果(他们)不靠(

17、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等到秋天庄稼成熟,应当仍旧采用过去的法规。”咸平五年,宋真宗因为张咏以前在四川治理特别优异,又任命他掌管益州。正赶上朝廷派谢涛巡视安抚西蜀,皇上于是命令他传口谕给张咏说:“有你在四川,我没有西边的忧患了。”张咏与青州的傅霖年少时是同学。傅霖隐居没有做官。张咏显达以后,寻找傅霖三十年,没有找到。到这时傅霖来拜见张咏,张咏的门吏告诉说傅霖请求接见,张咏责备门吏说:“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三、表达运用(8分,每小题4分)15.(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富

18、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注:不处:不享有。一介:一点点小东西。(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解析:(1)本题考查对论语孟子关于“富贵”看法的相同点,解题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富”“贵”“道”等。(2)本题考查对论语孟子关于“富贵”看法的不同侧重点。前者侧重点在“道”,后者侧重点在“义”和“道”,结合材料进行简单分析即可。答案:(1)取得财富不能违背原则。(2)论语选段立足于“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的方式方法要正当;孟子

19、选段立足于“义”和“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予都要合乎道义。参考译文: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期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去享受。不合乎义,不合乎道,一点点小东西也不拿去送人,一点点小东西也不拿别人的。16.仿照画线句,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读孟子的寓言,须知道故事是“宾”,寓意才是“主”。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不是讽刺小偷,而是讽刺那些知错不改的人;讲齐人在坟场乞讨的故事,;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答案:不是讽刺齐人而是讽刺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富贵利达的人不是讽刺逃兵而是讽刺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四、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

20、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岳飞抗金,“气吞山河”。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请根据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中必须包含“气”字;(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解析:这是一则带有浓厚寓意色彩的话题作文。文章的引题说“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由此可见,命题者将“气”着重定位于“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为了强化这一命题要求,下面又举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和岳飞抗金中的“气吞山河”为例来说明。最后

21、用“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一俗语进一步做出解释,还用反问句“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指空气吗”来收结。命题者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由此,我们可以将思路拓展开去,可以谈骨气、气节、意气、义气、正气、志气、勇气写议论文时,要紧扣“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地分析;写记叙文,叙述要生动感人。答案:点燃生命之火的浩然正气“我站在猎猎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豪迈的歌词加上屠洪刚浑厚的嗓音,让人热血澎湃。那些英雄人物,凭着一身的浩然正气,点燃了生命的火花,让生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正气如山顶的青松,面对狂风暴雨笑傲江湖;正气如江海的舵手,劈波斩浪百折不挠;正气是支撑

22、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岳武穆精忠报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凌云,虽然“三十年功名”最终化成了“尘与土”,性命也丢在秦桧的谗言下,但他的满腔热血和一身正气是任什么也无法抹杀的。否则,他怎会名垂史册、流芳百世?否则,秦桧何以遗臭万年,永跪人们心中最阴暗的角落?正气,薄于云天,矗立在民族最傲岸的林中。它是奸恶的宿敌,是丑陋的克星。在正气的扫荡中,一切卑鄙与龌龊都轻如尘埃,不堪一击。铁面无私的包拯,凭着一身可撼峰峦的正气,任你是母仪天下的太后,任你是当朝的驸马权贵,都统统置于他的惊堂木之下,一声严厉的呵斥,心中藏着鬼胎的人,怎敢不从实招来?在正气的威严下,浮于言表的虚伪和假象,只能是弱

23、不禁风的衰草。正气,是铁骨铮铮的誓言,是高尚人格的凝结。文天祥宁死不降,视死如归的正气使他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使他经受住了“身世浮沉雨打萍”和奔走各地几乎“无不死”的悲剧遭遇。正气是一把利斧,带上它,便能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正气是一杯清酒,饮下它,能将一切险恶都看作鸿毛。正气是一种凛然大气,它会让邪气无处躲藏;正气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它会让居心不良者望而生畏。在当今社会,正气是赢得百姓信赖的基石,是开拓事业的航标,是建功立业的“法宝”。只有首先具备正气,才能切实为百姓谋福利,才能让中国这艘航船破浪前进。为正气而奋斗,为正气而拼搏,为正气而牺牲宝贵的生命。无数共产党员在前仆后继地履行着自己的天职。而人民又何曾忘记过他们,中国前进的丰碑上始终镌刻着他们的英名: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在新时代,有了正气,才能行得端,才能坐得正。有了正气,才能面对困难冲锋陷阵,面对诱惑心如止水,面对名利泰然坦荡。有了正气,才能正视错综复杂的人际和现实,才能是非分明、洞察秋毫,才能让阳光照耀心灵。正气,时代的呼唤,让我们每个人都用满腔正气去点燃生命之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