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人教版19 谈创造性思维m chn xi zh j 敲锲孜孜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4分)(1)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A放弃 探求 缺乏 B丢弃 探求 缺少C抛弃 探究 缺乏 D放弃 探索 缺欠AB4(青岛中考)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4分)A“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在”是介词。B“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聚拢起来”是后补短语。C“我赶紧涉水而过”
2、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D“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D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4分)任 何 人 都 拥 有 创 造 力,首 先 要 坚 信 这 一 点。_;_;_。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A B C DC不能删掉。“由此看来”紧承上文,说明下面的结论的得来不是毫无理由,而是有根有据的;“之一”表明“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只是区分一个人是
3、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的根据。加点的词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确、严密,因此不能删掉。7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班里计划开展“创新提升你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0分)(1)班里的小记者向你提问:“你怎样理解创新?怎样才能创新?”你会怎样回答?(3分)示例:创新就是求异,就是追求与众不同,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创新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必须保持好奇心,必须善于观察、联想和想象,必须不迷信、不盲从。(2)请你搜集两条有关创新的名言警句,在班上交流。(4分)示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
4、日,时时是创造之时。(叶圣陶)(3)我们生活在科技创新的时代,享受着前人和现代人的创新成果。请你说说现代人的几种创新成果。(3分)示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学会转身董建昌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
5、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算出结果。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废纸时,明白了一切。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助手恍
6、然大悟,自己想得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用火车运砖,每磅要2.5美元,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就在人们束手无策时,一个人想出了邮寄的办法,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每个包裹装7块刚好不超重,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
7、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转身。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遥远。(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
8、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9阅读选文第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分)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分)美国某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了第一家银行。11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A12第段和第段各有什么作用?(4分)第段: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13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他不畏艰难,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