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9913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一、认真想,细心算。1、计算3638时,应先算( ),再算( )。2、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的。3、站在不同的位置长方形纸盒,最多只能看到它的( )个面。4、把36=18,182=20写成一个算式是( )。5、比4个9多5的数是( ),4个7比14多( )。6、一张边长是1米的方桌,它的周长是( )米。7、在()里填上或一。695()6(95)1425()14(25)654()6(54)(5228)4()522848、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 )。二、我来选一选。1、计算54(63)时,应先算( )。A. 546B .63C.5432、在口

2、8=6中,里最大填( )。A6B.7C.83、王师傅说我每天加工6把椅子,李师傅说我4天加工20把椅子。他们谁做得快些?( )A王师傅B李师傅C样快4、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列式为( )A. 743B.734C.7345、一根铁丝长350米,第一次用去126米,第二次用去207米,这根铁丝还剩下多少米,正确列式为( )A.350126+207B.126+207C.350-(126+207)三、我来当法官。1、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24183,要先算2418=6。( )4

3、、562812=16。( )5、长方形周长等于长+宽2。( )6、42(34)=6。(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1、直接写得数。353 87138713963932836009580070830 6900388462272092、算一算。628645546(7236)4871-381+129129-963(87-35)4五、解决问题你最棒!1、水果店运进318千克荔枝,上午卖出276千克,下午又进货288千克,问现在有多少千克荔枝?2、一本书180页,笑笑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5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

4、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

5、本一致。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6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4、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27人,女生有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如果长的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

6、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

7、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