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9897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次月考试卷一、我会填。1、按规律填数。10, 11,( ),( ),14, 15 ,( ),( ),18, 19 ,202、13和18这两个数中,( )接近10,( )接近20。3、比11大且比14小的数有( )、( )。4、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个十是20。5、比9多1的数是( ),9比( )多1。二、我会算。1、直接写出得数。37=61=44=347=88=53=67=958=106=105=199=457=2、填出( )里的数。2 +( )= 12( )+ 8 = 1317-( )= 12( )- 8 = 101

2、3 -( )= 78 +( )= 163、在()里填上或=。5()410()1036()63172()17785()121810()1054()1572010()82三、解决实际问题。1、原来有8张凳子,搬走了2张,还剩多少张凳子?2、车上原来有7个人,又上来8个人,现在有多少个人?“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3、?”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妈妈买来一些水果:苹果9个,香蕉 6个,火龙果 3个(1)三种水果一共有多少个?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

4、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 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