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踪检测(二十一) “小说情节题”验收达标练一、题型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扣子卡沙耶夫瓦西利维克托罗维奇切尔内舍夫正在办公,同时用小电子计算器记录着苍蝇的数目。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他本想把西服上衣敞开,突然想起来衬衣上掉了一颗扣子,在西服里面别人看不见,只要一敞开怀,立刻就会被发现。这副衣冠不整的模样,一定会使自己在同事们中间的威信受到影响。况且,就是自己看着缺一颗扣子也够难受的,好像他是个把最后一颗扣子都拿去换酒喝了的酒鬼,哪像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呢!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他心里想:“哼,我老婆对我冷若冰霜,真是个
2、没心肝的女人!在一起过了15年,连给我钉颗扣子的工夫都舍不得。当然啦,这可不是说,扣子已经掉了15年,可能少于15年,可也有8个年头了吧。这事我要是不告诉我老婆,起码得穿20年缺扣子的衣服。我就故意不吱声!她自己应该发现嘛,她不是老婆吗?我在这儿整天像头牛一样地干活儿,可她连个扣子都不给缝。她对我是一点儿感情也没有了!”切尔内舍夫伤心透了,他烦躁起来,不知不觉解开了上衣,这时却猛然看见:在那个八年来缺扣子的地方现在竟给缝上了一颗扣子,切尔内舍夫不敢相信,他摸了摸扣子,解开又扣上,对着光线又看了一遍果真是扣子,而且扣上正合适。切尔内舍夫深受感动,内心十分惭愧。“我还算个人吗?坏蛋,哪能这么冤枉自
3、己的结发妻子啊!她真是个少有的极好的女人!应该这么想:我们在一起生活了15年啦,她直到现在还惦记着我的每一颗扣子!要知道,她也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活儿,没有一点儿闲工夫,我可怜的人呀!当然,我也不轻松。可要知道,她的工作比我更费神,而且全部家务活儿都落在她的肩上。家务事她一点儿也指望不上我,我连给自己钉颗扣子都不会!真是个笨蛋!”切尔内舍夫大声地抽了一下鼻子,把手伸进了衬衣口袋掏手帕,但掏出来的不是手帕,而是钞票。切尔内舍夫惊得几乎失去知觉,待恢复了常态,他就闭上眼睛,温情脉脉地回忆起自己那体贴入微的爱妻的脸蛋儿来,可是他只想起了她的鼻子,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别的部分的模样了。他对自己轻蔑到了极点
4、,心里想道:“我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家伙!对这样一位崇高的女性,我有眼无珠,还把她想得那么坏,只有自私自利的小人才会这样!”他几乎流下眼泪,一心要做点儿使妻子高兴的事:买束鲜花献给她,陪她去剧院,再说,也该回送一些钱给她花呀!于是他将还未计算完的小电子计算器放进办公桌里,就向商店飞奔而去。回到家时,他手中捧着鲜花、穿着里子绽线的西服上衣,上衣兜里的35卢布在簌簌作响,连它们都跃跃欲出,急不可耐啦。他一面把花和钱递给妻子,一面腼腆地对她说:“这是送给你的,亲爱的。用这些钱去买那些你早就想买的东西吧。假如钱不够,那我那我就劝你买别的便宜一些的吧。”妻子被这意外的场面闹愣了。她站着不动,一言不发,真的
5、不知道在这种场合说什么好。谢天谢地,岳父出来给解了围,他走到切尔内舍夫跟前问道:“瓦西利,你是怎么搞的,今天干吗把我的衬衣穿走了?”说着他把同样的一件衬衣递给了切尔内舍夫。切尔内舍夫瞅了瞅这件衬衣,上面正好缺一颗扣子。总经济师立刻沉下了脸,把鲜花和卢布一股脑儿掖在怀里,然后一声不吭,径直走进屋里去了。这时他独自思忖着:“好一个可爱的女人!就算你累得筋疲力尽,也该把扣子给丈夫钉上啊,不管怎么说,我同她在精神上毫无共通之处,一丁点儿也没有。现在我算看清楚了,跟她结婚是犯了一个大错。唉,多大的错误啊!”1(情节作用题)小说开篇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的作用是什么?答: 解析:第一步
6、: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把题干变换一下问法“小说开篇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情节的作用是什么”,本题题型就非常明确了,并且题干中有“作用”二字,可见本题属于“情节作用”类题,应在脑海中检索“情节作用”类题目的答题角度。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情节作用题”在原文中找对应需要运用“四方面一读者”模式:思 考 角 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开篇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说明没有事干,没有事干,才有下文“扣子”的问题,因此,为下文情节做了铺垫。与人物的关系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可见这个人物空虚无聊的生活状态,
7、其性格特征也可见一斑。与环境的关系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怎么能数得清,“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与第二段“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再结合整体理解,就可想到制造荒诞气氛,以及创设了主人公无聊的生活环境。与主旨的关系一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干的却是数苍蝇的勾当,强化了讽刺力度。与读者的关系小说的题目是“扣子”,开篇却写数苍蝇,这两者有什么关系,自然而然地吸引读者阅读下文。这点可答可不答。参考答案:制造荒诞气氛,强化讽刺力度;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为下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揭示主人公无聊的生存状态以及主人公无聊空虚的性
8、格特征。2(情节作用题)用主人公切尔内舍夫的心理描写作为小说的结尾,你认为好吗?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答: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通过题干中“你认为好吗”看,像是探究类题,但转换一下题干问法“用主人公切尔内舍夫的心理描写作为小说的结尾这一情节,你认为好吗”,可知本题依然是“情节作用”类题目,不论是认为好,还是不好,回答的角度依然是“四方面一读者”。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情节作用”题在原文中找对应需要运用“四方面一读者”模式: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与全文情节的关系小说前文多写主人公的心理,这里依然用人物心理描写结尾,与前文的情节写法相呼应,与前文
9、的关于“扣子”的情节一致,与卖花等情节相反,可看出故事情节的荒诞性。与人物的关系这一心理描写的情节,使人物在自我表现中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展现,使其性格的反复无常、自私虚伪暴露出来。与环境的关系与环境关系,在本小说的结尾处体现不明显,可以不答。与主旨的关系人物在自我展现中完成了性格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的主旨。与读者的关系人物瞬间的变化,犹如变色龙一文中的“变色龙”,引发读者的深思。参考答案:我认为很好。情节上保持了一致,前边的故事情节主要是人物心理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人物自私虚伪、反复无常的性格;通过人物的自我表现加强讽刺效果及故事的荒诞性;含蓄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二
10、、高考综合练(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母亲何家槐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是的,阿南婶!”“我也想去。”“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
11、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催,催,催,催;催,催,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
12、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没有?”“自然看见了,阿南婶!”“象蛇一样的长吗?”“有点儿象。”“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真的很奇怪。”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我自己?”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
13、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就是烧焦了半锅。“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是的,阿南婶!”“火车跑得很快吗?”“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那末比航船还快?”“自然自然。”“它是怎样跑的呢?”“那可说不上来。”“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
14、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3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一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一就,以后,她又,然后”一组关联词语,将母亲的忙碌表现了出来。第二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
15、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表现出母亲非常辛苦。参考答案:忙碌辛苦4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语言。前面四个“催”字,单独成句,给人一种连续不间断地劳作、心里焦急的感觉。分号之后,连用两个“催”,之后是省略号,给人以家务和农活无穷无尽,好像要永远忙碌下去的感觉。下一段“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是对这段话的注释,表明母亲强烈的责任心。参考答案: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5(情节作用题)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答: 解析:本题从相同内容的语段反复出现的角度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
16、。母亲与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内容略有变化,但都是关于看火车的,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反复描写母亲想去看却一直未能去看火车,表明母亲对于看火车一事既向往又犹豫不决。母亲详细地询问路人看火车的情形,许多人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表明了母亲强烈的好奇心,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参考答案: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反映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成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6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答: 解析:本题从修辞的角度考查赏析作品语言。画横线部分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世界”(比喻
17、),“喂猪洗衣服煮饭”(排比),写出母亲对火车这种新事物的痴迷。“闭上眼睛”“失神”则是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好奇、陶醉、渴望的心理。前文写到母亲与路人关于火车的对话,表明母亲对火车的神往,在母亲忙碌的生活中是一种舒缓的调节。参考答案: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7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首先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对此特点进行评说。母亲忙碌、辛苦,是勤劳、朴实的传统妇女;母亲对“看火车”很向往,表明母亲喜爱新生事物;母亲忙于家务和农活,一直不能去看火车,虽对火车充满了神往,但却没有行动,表明母亲虽有尝试新事物的想法,却没有做出改变的实际行动。参考答案: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