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4446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上学期九年级九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 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熟谙(n) 蓦(m)然 莫须有 (m) 泰然处之(ch)B、黄晕(yn) 殷(yn)红 敲竹杠(gng) 春华秋实 ( hu) C、幽咽( yn ) 秕(p)谷 伤不起(shng) 偃旗息鼓(yn)D、伫立(zh) 喑哑(yn) 口头禅(chn) 鲜为人知(xi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部署 主旨 星罗棋布 造诣颇深 B、 伦理 譬喻 满腹经纶 不言而喻

2、C、呼吁 暗淡 长嘘短叹 黯然失色 D、安祥 振奋 吉袢如意 振聋发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近两个月来南方阴雨连绵,三月终于开始回暖,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回升态势,一片春暧花开的景象。B.“萤火一号”探测器若没有变轨的话,就飞不到火星的预定轨道上,最坏的结果是在茫茫宇宙中消逝。C.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D.在这次国事访问中,奥巴马大部分时间都煞有介事地谈论着美国当下经济和就业话题。4、在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3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

3、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 A、 逗号 句号 问号 B、 句号 分号 问号 C、逗号 分号 句号 D、 句号 逗号 句号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武汉市三镇之一的汉阳是因位于汉江的北岸而得名。B、词,作为诗歌的一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样式。到了宋代,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C、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雪都是体裁相同的文学作品。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剧本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文中改正。(4分) 日本全国各地为20

4、12年3月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中的死难者举行哀悼。日本媒体对于灾后重建的进程感到普遍不满。7.填空(5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2)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蒹葭诗中反映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的句子是 _,_。(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5)“柳”是诗人们抒情的载体,他们借柳抒发其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请写出一个含“柳”字的古诗名句:_,_ 。8.综合性学习(6分)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

5、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给“候鸟儿童”下一个定义。(2分)(不超过35个字)很多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特征。夏末秋初,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徙到过冬地,春天由过冬地向北再返回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鸟类被称为“候鸟”。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从事卖菜、卖早点、卖服装等工作,生活水平较低。他们把辛苦钱攒下来,每逢寒暑假,让远在家乡读书的孩子来和自己团聚,享受短暂的亲情。这些孩子不得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自己的家乡与父母的打工地之间。“候鸟儿童”是指:_的儿童。(2)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在留守儿童中展开调查。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

6、分)_ (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2分)材料一:李阿姨是个热心人。每逢周末,她总会把社区的几个留守儿童邀请到家里,让他们和儿子一起写作业,看电视,包饺子。风和日丽的时候,李阿姨还带着他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去江滩放风筝。孩子们感受到李阿姨浓浓的亲情,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材料二:本学期,某学校专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校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如何缓解考试压力,如何与人交往,留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心态等方面。材料三:为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某社区新近成立了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每天晚上7点到9点,社区20多个留

7、守儿童在大学生志愿者张帆和刘芳的带领下,下象棋,打兵乓球,画画,跳舞_二、阅读(共40分) (一)春日怀秦髯(7分) ( 宋 )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注: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9、颔联中使用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_10、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_ (二)(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8、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文/欧阳修)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杂然而前陈者( )(2)颓然乎其间者( ) 12、翻译下列句子。(3分)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13. 结合全文,说说太守到底在“乐”些什么。(3分)_(三)(8分)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

9、,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1)何惧而匿 ( )(2)浩然再拜 ( )15翻译。(3分)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_16孟浩然是

10、唐代著名的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3分)_(四)记住回家的路(17分)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阑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

11、。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

12、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

13、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选自 记住回家的路百花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 有删改)17读完全文,你认为题目中“家”的含义是什么?( 2 分)_18研读 两节,

14、归纳作者所持的观点。(2 分)_19第 节画线句中的“禀斌”和”习惯”分别指什么?( 3 分)_20周国平的文章淡泊中蕴含着积极,平实中闪烁智慧,给人启迪。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 节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 分)_21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_22请你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并联系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论。(3 分)(1)春节联欢晚会上,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一夜之间就传播了大江南北;听肴优美的萨克斯乐曲回家,总会让天涯游子油然而生思乡之情。(2)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

15、的攀登者。 (摘自“2007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_三、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儿子。他要他们分别去远方看一棵梨树。四个儿子分别选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前往。 当他们都回家后,他让他们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 大儿子说,这棵树被青春的嫩芽所覆盖,充满了希望。 二儿子说,不是这样,那里树上花朵绽放,充满香气,看起来十分美丽,这美景是他从来不曾见到过的。 三儿子说,不是的,树上结满了果子,累累下垂,充满了生气和满足。 小儿子不同意他们三人的说法。他说那棵树很丑,枯槁、扭曲。 他就对儿子们说,你们都是正确的,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只看到这棵树一个季

16、节的风景。 读了这则材料,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触和联想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积累与运用(30分)1. (3分)C 2. (3分)D3. (3分)A 4、(3分)B5. (3分)C 6. (4分)在“哀悼”后加“活动”。 把“普遍”移到“感到”之前。7(5分)(1)不求闻达于诸侯(2)最爱湖东行不足 (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4)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5)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6分)(1)“候鸟

17、儿童”是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平时他们在老家的学校读书,寒暑假期间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假期生活结束,又返回老家的学校的儿童。(2)示例:你通常用什么方式与爸爸妈妈联系?(3)我们可以从亲情温暖、心理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二、阅读(共40分)9、(3分)“花迎人笑”采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又写出人们的欢愉心情。“花如解语”化用典故,从借指人化为实指花,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手法1分,分析2分,两点答出一点即可)10、(4分)“晚节渐于春事懒”表现了诗人因年事渐高,游赏春日兴致不高(1分);“病躯却怕酒壶倾”写了诗人赏花既已无

18、意,饮酒又为病体所限(1分);因此,心情抑郁、颓唐(1分);所怀念的友人又远在都城,突出心情的落寞、伤感(1分)。11、(2分)(1)摆放 (2)醉醺醺的样子12、(3分)而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13、(3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14(2分)(1)隐藏 (2)两次15(3分)你不要求做官,但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注意“仕”和“奈何”的翻译,仕是“做官”的意思;奈何是“为什么”的意思。)16(3分)隐居山林,40岁才到京城,诗中语句不为帝王所喜:率性而为,不喜约束。17 ( 2 分)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

19、标)18(2 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19 ( 3 分) “禀赋”指的是:内心生活的禀赋(1 分); “习惯”指的是:关注心灵,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进而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的习惯(2 分), (或答成“习惯”指的是关注心灵,寻求心灵的宁静,得2 分。如果抄录原文“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只得1 分。) 20(3 分) ( 1 )一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并为此不断努力,追求尽善尽美,就能坚守自我的精神家园,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l 分,意对即可。)21(4分)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在社会纷争和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22(3 分)人们应该关注生活家园,( 1分)也应该更多地关注精神家园,( 1 分)只有找到精神家园,才能活得充实,才能像钱学森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抵挡得住名利诱惑,公而无私,投身于祖国的事业,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l 分)三、写作(50分)23、分项分等评分标准项 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内容20分201817151412110 表达25分252221181714130 文面5分543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