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提升【复习点睛】本单元围绕“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一主题,把握好如下内容:一大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两个属性: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三个特征: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四个概念:联系、发展、矛盾、辩证的否定。五种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加强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信息提取连线信息解读2016年10月19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补短板、扩内需、稳增长
2、的有力举措。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要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要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工程,加快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配套改造。要特别重视加强农业节水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认真谋划一批节水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农业节水,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从提高供水能力向更加重视提高节水能力转变。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形成多渠道、多主体、多形式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运行管护的新格局。要统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认真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措施;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3、性改革;抓好植树造林、动物疫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全年脱贫任务。信息(1)办事情要抓重点。信息(2)坚持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敢于寻找新思路。信息(3)坚持系统优化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兼顾。信息(4)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信息(5)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注:请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12016年夏季我国遭遇多年未有的特大汛情及严重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长时间全线超警,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科学应对,疏堵结合,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
4、大江大河干堤无一决口,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重要设施安全,防汛抗洪救灾减灾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ABCD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规律,说法错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法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多年未有的特大汛情及严重洪涝灾害,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科学应对,疏堵结合,防汛抗洪救灾减灾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体现了全国上下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符合题
5、意。答案:D2李克强总理指出,各级政府要抓住今冬明春农闲时机,针对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加强规划指导,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投入、建设、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国家防洪和供水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李克强总理的上述讲话强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要有创新精神,不能因循守旧要立足于局部,实现最优目标A B C D解析:“针对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加强规划指导”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题意;“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投入、建设、运营、管护长效机制”,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因循守旧,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要立足全局
6、,实现最优目标,说法错误。答案:A体现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题型特点】(1)设问特点。这类题目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或“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怎样体现”“如何反映”等字眼。(2)能力要求。侧重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题方法】(1)解题思路。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须注意分清主次。四作答: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2)答题步骤。审读材料,分清层次。分析设问,明确主旨。回扣教材,提取信息。有机结合,归纳总结。(3)答案
7、形式。组织答案通常采用如下形式:“材料”体现“理论”(详细表述对应理论)。对应理论详细表述,“材料”体现“理论”(概括性指出)。【失分诊断】体现类试题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所要求的知识不够明确,或者由于对材料的分析不够全面,容易导致漏答。另外,此类问题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归知识、材料归材料,知识和材料没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两张皮”的现象,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需引起重视。【例题】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
8、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结合材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解题思路:提取材料信息对应哲学观点“顶天”与“立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观“顶天”与“立地”要着眼于长远、立足国情发展观“顶天”与“立地”既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矛盾观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等知识。通过对设问的审读,可知本题属于体现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的解读,一是“顶天”与“立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联
9、系观;二是“顶天”要着眼于长远,“立地”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是“顶天”与“立地”的内容各有侧重而又相互结合,体现了矛盾的观点。作答时,先把相关材料放在前面,再把唯物辩证法相关观点(世界观方法论)放在后面,要坚持材料与观点相统一。答案:“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既要立足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把农业科技创新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中,“顶天”与“立地”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以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