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二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0445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二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二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泻:倾,倒。 断绝:停止。这句是说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踯躅 (zhzh) :徘徊不进。 拟行路难十八首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

2、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 “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

3、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 “ 不敢言 ” 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诗在音节上有独到之处。它采用长短相间的杂言体。杂言诗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