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20、兴贤 (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9327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20、兴贤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20、兴贤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 兴 贤 一、教学目标:1. 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姓氏异读现象。2. 掌握文中重点虚实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 学习本文的严密的论证方法和文章结构。 4. 明确“兴贤”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1. 文章论证方法和结构。2. “兴贤”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古人姓氏异读现象。 四、教学课型:讲读课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宋神宗时的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有王

2、临川集。王安石的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其散文以议论性居多。王安石文章的特点是较少注意文章气氛的酝酿,从感情上打动人,而是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他的散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练、朴素,立意非凡。2. 写作背景仁宗庆历年间有庞大的军队,但百万大军缺乏严格的训练,养成了骄堕习气,而朝廷政治腐败。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北宋当时存在大量冗官、冗兵,政治腐败极深。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变法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利益、用人体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

3、,最终导致变法的失败。在封建时代,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是辨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王安石在兴贤中提出的“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3. 学生诵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行正音并理解文意,向教师提出疑难。教师予以解答并补正。4. 教师提出重点虚实词等,为学生疏通课文,注意古人姓氏异读现象。5. 文章研析 本文分两段,从两个方面紧扣题目,就选贤任能作了简明而令人信服的论述,分别集中而有联系地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段提出“兴贤”的重要性,第二段写“兴贤”的做法。 本文是怎么论证“为什么”的 ? 提示:兴贤则昌:正 (

4、例证),反之则亡:反 (例证)。 本文又提出了哪些“兴贤”的措施? 提示:五个“则”的条件句。6. 文章特色(1)论证严密。文章先讲“兴贤”的重要性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讲“兴贤”的做法以提出具体实施措施,从而完整地回答了“兴贤”所包括的“重才”、“用才”两个重要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列举历史事实,以古证今,发人深省。(2)语言表达灵活,或用对举,如“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或用排比,如第一段的“兴也其衰也”句,第二段中使用“则”字连接的近乎四六句的句式,虽是并列分举,但却造成了递次加强的语势,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七、学习探究:得贤才者得天下,非知之难,而行之难矣。结合文章,请谈谈千古英雄怀才不遇的原因。提示:千古英雄,怀才不遇,原因诸多,结合本文,从统治者方面来看,有以下几点:统治者闭目塞听,甚至刚愎自用,不能广开言路,虚心接纳意见;统治者求全责备;统治者忠奸不分,亲小人,远贤臣;统治者墨守成规,挤压了人才的发挥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