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祝福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过程和方法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重 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难 点: 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2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鲁
2、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2、背景介绍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
3、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 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3、相关知识(1)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
4、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贞节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或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3)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提倡“三
5、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不能破坏尊卑秩序。“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三从四德: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违背了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及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5)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
6、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4、知识储备 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有细节描写写。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分,有白描和细描。第一课时一、 自学释疑、同伴互助(一)自学释疑1、生字 监生( ) 寒暄( ) 烟霭( ) 镯子( ) 朱拓( ) 瘦削( ) 间或( ) 诧异( ) 悚然( ) 踌蹰( )谬种( ) 尘芥( ) 形骸( ) 模样( ) 新正( )俨然( ) 荸荠( ) 驯熟( )
7、桌帏( ) 讪讪( )咀嚼( ) 蹙缩( ) 诡秘( ) 怔怔( ) 醴酒( )炮烙( ) 窈陷( ) 惴惴( ) 歆享( ) 陈抟( ) (二)探究解疑1、迅速浏览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情节内容起讫段落时间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初步体会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和封建社会对人性的迫害)2、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3、祥林嫂有哪些主要的人生经历?为她写一份年谱?4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写出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的时间、遭遇事件及所处文中位置 (2)文中春天是指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5、.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