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抓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读.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6178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抓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抓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抓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读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听小学教师上课。在赞叹他们上课成功的同时,我有一个感觉是他们教学中学生读课文的机会太少。经详细调查了解,我发现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很多不能一熟读课文,甚至有个别学生连通读(基本不出错地读)课文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背诵、复述课文。对此,我与几位小学教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重视预习中的“多层次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差异的特点,我们将预习中的“读”分成“三层九类式”:初读层:学生初次接触课文,生字生词是读课文的第一个难点。为此我们要求优等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意正确理解字词意思,并思考为什么只选择这个字义、词义,做到通读课文;要求中等生读准

2、字音,找准字义,做到基本能通读课文;要求差等生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下,识准音,辩明义,基本扫除生字词的障碍。复读层:在过了文字关之后,要求优等生能读出语气;要求中等生能读出句逗;要求差等生能通读课文。熟读层:在带着问题的前提下,要求优等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要求中等生能在课文中找准问题的答案;要求差等生能在老师、家长的提示下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三层九类式”的预习阅读,既使学生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又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二、强化课堂教学中的“多形式读”。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了读的形式的多样化,将“读”分为

3、“三段二十法”:第一段,课始,要求教师范读(读出句逗、语气,读出感情、停顿,读出重音、速度,读出节奏、语调等)、教读(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带读(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要求学生指读(指着课文读)、跟读(跟着教师读)、默读、轻声读、自由读,即做到八法。第二段,课中,要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朗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理解性读、综合性读,即做到七法。第三段,课尾,要求教师演读(带表演动作性的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读、赛读(比哪一组、哪一个同学读得更好),以至能达到品位性读,即做到五法。在各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恰到好处地使用了“读的形式”,充分发挥“读”的作用,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