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春天的雨点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404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春天的雨点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春天的雨点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春天的雨点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春天的雨点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能说出文中两处省略号的用法。3能根据课后作业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点题之语。三、教学准备投影片。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2学习生字新词。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二)教学过程1古诗导人,揭示课题。(1)师生齐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四句),感

2、受春雨的美好。(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2自学课文。要求:(1)通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教师点拨重点:字音:竭 誓、唇(翘舌音)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 补、袍、襟(均是衣字旁)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板书:发现 补课 护送) 4根据板书提示给课

3、文分段,讨论交流。“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4、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5作业。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抄写词语。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熟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