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诗两首 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2792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诗两首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诗两首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诗两首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 题:24、古诗两首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主备教师: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古诗元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指名说说2、指点:大家预习过课文,大体上知道了课文是描写新春佳节热闹的景象的,元日不是元旦,而是春节。3、大家想一想,我们过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指名说说4、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此风俗习惯

2、呢,学习了王安石的元日以后,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一)布置自学(二)要求:“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三)检查释疑:1、检查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说:指名说,说出诗歌大意。3、释疑:三、精读感悟,交流感受。(一)读一读。1、自由读。2、指导读。(二)说一说(说诗意)1、自由说。2、指导说。(三)想一想(想诗意)1、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春节的热闹欢乐的,又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景物来表现的?2、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新春人们欢乐的场景。(四)议一议(议诗意)1、提问。诗人是怎样通过对新年元日热闹的景象的描写来抒发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2、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四、诵读体会,总结全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江雪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柳宗元曾写下一首著名的诗歌,在诗歌中他描写了一个垂钓的画面,柳宗元在其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江雪(解题)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一)布置自学“读一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懂大意。“看一看”,要求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大致了解画意,揣摩诗意。“想一想”,说说诗歌中哪些诗句写最好。“说一说”,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歌大意。(二)教师巡视指导。(三)检查释疑。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4、(一)读一读。1、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2、指导“美读”。(二)说一说(说诗意)1、提问:你觉得诗歌中哪些句子写得很美,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说说你所理解的诗意,告诉大家美在哪儿,把你感受的美与大家分享。2、学生“说”。可以说整首诗,也可以说某一句甚至某一个字词。(三)想一想(想诗意)1、提问:诗人描写这位与众不同的“渔翁”形象有什么用意呢?2、学生思考、讨论。3、交流。(四)画一画(画诗意)在学生对诗意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参照课本,引导学生描画诗意。展示各自作品。四、总结全诗,诵读体会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5、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板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4、古诗两首元日江雪爆竹屠苏桃符千万孤独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