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实与信任教案教材分析: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小红车主人打电话来不是要求赔款,而是表达感谢,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小中见大,朴实感人。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洋溢着人间真情。特别是课文的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学情分析:学生对文中
2、的“我”诚实背后所蕴含的心路历程感受不会那么真切,而且对小红车主人的那份宽容也可能会忽视,因此需要老师作细致深入地引导。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内涵。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4.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语。难点:感知课文内容,体味内涵,认识到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2.带着问
3、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初步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内涵。重点难点: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难点: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内涵。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讲一讲?2.为什么牧童的下场会那么凄惨?3.小结:这个牧童不诚实,所以就得不到大家对他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4.下面大家共同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板书课题。5.齐读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后有哪些疑问?(课文中主要讲谁诚实?谁得到了别人的信任?谁信任谁?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
4、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画出生词。2.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指名按顺序读,注意分清平、翘舌音。翘舌音:障、诚、址 平舌音:责(2)感知字形:分别读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字。左右结构:诚、障、碎、辆、址上下结构:毕、责、寄 半包围结构:超、厘(3)出示词语:诚实、故障、厘米、毕竟、责任、购货、寄信、陌生、地址、脑海、后悔、歉意、环顾、居然、联系、搁下生读词语。(4)辨析组词。诚( ) 购( ) 脑( ) 趾( ) 城( ) 沟( ) 恼( ) 址( )(5)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环顾四周:注意,照顾;拜访;转过头看
5、。应选( )无人知晓:天刚亮的时候;知道;使人知道。应选( )单据:占据;凭借,依靠;按照,依据;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应选(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3.学生汇报,选出最佳答案并说出理由。第一段(第l3自然段):“我”驱车回家,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我”在小红车上留下联系用的字条。第二段(第410自然段):“我”与小红车的主人在电话中相互表示歉意和感激之情。 第三段(第11自然段):小红车的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四、作业1.描红书后生字。2.听录音,读课文。3.查地图或地球仪,弄清“布鲁塞尔
6、”在哪个国家。板书设计:20 诚实与信任起因 人物 事件 经过 结果教学反思:以讲故事人手,引起学生质疑,导人文本。赋予“诚实与信任”以生活化的内涵,使学生对课文深刻的主题产生亲切感,这样的导人自然而具有亲和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内涵。2.在了解“我”和小红车主人的人品后,分角色朗读课文。3.指导学生通过赏析文章中具体的语言,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知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内涵。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教学准
7、备:教师:小黑板、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学生: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诚实与信任一课。(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用“ ”画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要求学生轻声朗读)(指名回答,出示这句话。齐读)“你”、“我”分别指谁?(板书:“我” 小红车的主人)过渡:小红车的主人为什么说作者给他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听老师读第13自然段。请你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一段(第13自然段)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细读第13自然段。用“ ”画出“我”所想,用“_”画出
8、“我”所做。(同桌互相讨论)2.“我”的所想、所做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看看当时的环境,讨论得出:诚实在于不因事出偶然且他人有责而逃避责任。诚实在于四周无人而主动承担责任。诚实就是敢于承担责任。(出示句子)“我”留下的不仅是一张字条,还留下了诚实与信任。3.为什么还有信任呢?想一想:“我”在字条上写明“我”的姓名、电话,如果对方素质稍差,会出现什么后果?而作者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这说明什么?4.如果你是小红车的主人,当你看到字条时会想些什么?心情会怎样?三、学习第二段(第411自然段)1.请同学们朗读第410自然段。分别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我”和小红车的主人各自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在词语下画
9、小圆圈。(分别指名说)2.同桌分角色练读课文,读完后联系全文讨论:“我”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很诚实,从“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可以看出“我”向对方承认是自己碰坏了他的反光镜)(作者很负责任,从“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责任应该在我”可以看出“我”认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作者很信任对方,从“请你把寄给你”、“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与我联系”可以看出“我”信任对方,相信对方的购货单据是真实的,丝毫不怀疑对方会谎报价格)小结:是作者的诚实和信任及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让小红车的主人感动了。因此他说(引读)相机出示,朗读并理解。“
10、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1)个别读,齐读。(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正是彼此的诚实和信任使一场纠纷化解了,让我们再一次听听他们之间真诚的对话吧!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4.过渡:在对话中,“我”再三地表示歉意,让小红车的主人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诚实及对他的信任,而小红车的主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更让“我”感到他对“我”的信任。读到这里,你认为小红车的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也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换了车的反光镜也不要别人赔,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有责任。他是个值得信任的人,或许正是“我”的行为感动了他)5.小结:是的,“我”给予
11、小红车的主人诚实与信任,小红车的主人也同样回报了“我”诚实与信任,这种回报令“我”难以忘怀。你们愿不愿意感受一下?分角色读,同桌互练读。6.齐读第11自然段。小红车的主人说的话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齐背本文中心句)四、总结全文,品读课文1.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你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交流。(目的是对前一次理解的提升,可结合生活实际来谈)2.为什么文章要以“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还可以用什么做题目?五、布置作业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诚实和信任”的一句话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板书设计:20 诚实与信任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
12、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我”感动(诚实 信任)小红车的主人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比金钱更重要教学反思: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上要增加深度,加强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训练,在讲课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