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溆浦三中高二语文备课组谌永久制作2014年9月zxxkw课前朗读:(正确朗读课文,巩固所学成果)读归去来兮辞 并序(5分钟)zxxkw回顾所学及布置的任务:1.反复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完成学海导航第17页“基础积累”15题,做在书上。并由学习小组长批改,自己更正。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结合注解,梳理基础知识,扫除读懂字面意思的主要障碍。2.总体把握课文结构和内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以便背诵课文。zxxkw一、课堂导入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
2、官不好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zxxkw二、自主学习和基础过关明确学习任务:1.阅读课文注解和学海导航第18页“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文体知识”,然后完成填空题。2.基础过关:学海导航第17页“基础积累”15题。zxxkw 1.阅读课文注解和学海导航第18页“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文体知识”,完成填空。(1)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自称,世称。29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
3、41岁去职,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21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62岁。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诗人”。东晋五柳先生靖节先生归隐田园zxxkw(2)陶渊明41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
4、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彭泽 zxxkw (3)辞,是介于散文与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
5、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诗歌 (4)本文文题“归去来兮辞”,“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就是“”的意思,“来”、“兮”都是助词,无义。归去(回去吧)zxxkw2.基础过关:学海导航第17页“基础积累”15题。(1)识记字音(2)通假字(3)词类活用(4)古今异义(5)特殊句式zxxkw三、合作探究本文分“序”和“辞”两个部分。“序”写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辞”有四个自然段,可以概括为三个小部分:“归家之因”(1段)、“归家之乐”(23段)、“综述情态”(4段)。1.读第1段后,分组
6、讨论:(1)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四个方面)(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2.读第2、3段后,分组讨论:(1)这两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读第4段后,分组讨论:有人认为,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篇进行探讨。zxxkw四、成果展示1.读第1段(“归家之因”)后,分组讨论:(1)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四个方面)(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2)(“田园将芜”),(“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
7、,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是“志趣人格”,“”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答案】(1)“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自责自悔心形zxxkw2.读第2、3段(“归家之乐”)后,分组讨论:(1)这两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初进居室之乐之乐 户外之乐。家门庭园(2)表达的思想感情:(初进家门)(居室之乐)自娱、傲然自得(庭园之乐:园日涉、策杖流憩、抚孤松、出岫之云、知还之鸟)写景抒怀:安乐闲适、乐趣、孤
8、傲坚贞 (户外之乐:听亲人说知心话、以琴书为伴、躬耕田亩,闲暇出游、万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乐以忘忧,触景抒怀:有人生、倏忽即逝、及时行乐之感,更有明快愉悦和乐观之情。狂喜、欢庆短暂隐逸饮酒zxxkw【答案】陶潜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精神,也流露出他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追求人生理想一种表现。3.读第4段(“综述情态”)后,分组讨论:有人认为,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篇进行探讨。旷达乐观无可奈何、听天由
9、命zxxkw五、课堂点评1学生回顾点评:课文结构、内容总体把握。(2)本文是一篇述志的文章,叙述了作者时一路上的心情、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对自由的。弃官归田黑暗官场田园生活追求和向往(1)本文分“序”和“辞”两个部分。“序”写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辞”有四个自然段,可以概括为三个小部分:“归家之”(1段)、“归家之”(23段)、“综述情态”(4段)。因乐zxxkw2教师小结。陶潜,出来做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zxxkw六、达标检测1.课堂巩固练习。学海导航第20页1、4、6、2、3题。2.课外背诵课文,并完成书面作业。翻译下列句子: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zxxkw谢谢各位,下课!zxxkwzxx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