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朗读多背诵勤做练习勤查工具书18个重点虚词:而乎其 且然 所为焉也 以矣 因于与哉 则者 之劝学劝,勉励之意。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勉励人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激励人们学习的名人名言?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但丁: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不停地追求知识和美德。顾炎武:君子之学,死而后已。v作者与作品:v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在思想上反对“天命”等迷信思想,
2、提出了自然界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在人性问题上,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学习。v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对话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说理文,即议论文,讲道理、论是非。听课文朗读(完成生字注音),看看荀子对“学习”有什么想法:学不可以已v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v 虽有槁暴v 知明而行无过矣v 吾尝跂而望矣v 君子生非异也v 故不积跬步v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v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v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v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v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ZhZhngng rruuyyu pu pzhzhqqxxngngkukuqq
3、j jNNqiqi l luuxi xi oo shshnnxxngng字音注意一些句子诵读节奏:1、学/不可以已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輮/使之然也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v阅读第一自然段,凭借手中的资料,理顺文中每个字词,并能翻译。v注意段落中的通假字、重点实词的意思以及特殊句式。v看完以后还有疑问的地方,前后左右同学讨论一下力求
4、解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比凝结成符合同“煣”通“又”晒金属靠近磨刀石并且每天同“智”,智慧却枯即使直反省检验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一段的行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5、,善假于物也。表修饰提起脚跟但是快,洪亮清楚凭借、利用到达游泳横渡同“性”,天赋擅长曾经片刻表修饰车却学习的作用弥 补不 足跂 而 望善假于物第二段的行文: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闻者彰见者远致千里绝江河不如登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半步于此,兼词因而没有用来的雕刻刻放弃定语后置的标志向上,名作状
6、地下水专一不专心和停止第三段的行文:积积土成土成山山,风雨兴焉风雨兴焉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水成渊,蛟龙生焉正面正面设喻设喻不积不积跬跬步,无以至千里步,无以至千里不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小流,无以成江海海反面反面设喻设喻骐骥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不舍对比对比锲而锲而舍舍之,朽木之,朽木不折不折锲而锲而不舍不舍,金石,金石可镂可镂对比对比蚓无蚓无爪牙之利爪牙之利用心一用心一也也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用心躁也也对比对比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坚坚持持专专一一积积累累对比对比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4个比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
7、(5个比喻)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学不可以已积善成德,锲而不舍,用心一也文言文考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介宾短语(状语)后置之、而、以、其等(者)(也)“见”字句“于”字句“为”字句“为所”字句“被”字句“见于”句使动意动省略句翻译使怎么样使干什么使变成 把当作把看作以(视)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定语在文言文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v1、疑问代词作宾语。v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v
8、3、强调宾语疑问代词作宾语v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v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v 沛公安在?鸿门宴v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v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v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v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v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v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v形成“之”、“是”、“唯(惟)之”、“唯(惟)是”的句式。这些词用来复指提前的宾语,在句中无意义v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v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强调宾语(
9、以“之”、“是”为标志)一、通假字1、虽有槁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火烘使弯曲“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二、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v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日。v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副词作动词金就砺则利就:靠近、接近 一词多义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以为妙绝4、佛印绝类弥勒5、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望:1、吾尝跂而望矣2、日夜望将军
10、至3.先达德隆望尊4、适冬之望日前后停止隔绝到了极点横渡非常眺望盼望名望农历每月十五于:1、青取之于蓝2、而青于蓝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吾尝终日而思矣5、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从比向表转折,却表并列,并且表并列,并且表修饰,地却表因果,于是,因此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犹且从师而问焉4、未知生,焉知死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1、兼词:于此,在这里、在那里于何,在哪里 “且焉置土石”2、句末语气词:了、啊、呢3、代词:相当于“之”4、疑问代词:怎么,什么,哪里5、句中语气词:相当于“也”6、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焉古今异义词1、金就砺则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蚓无爪牙之利4、輮以为轮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古义:泛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古义:地下水今义:阴间古义:爪子牙齿今义:帮凶古义: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