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模块第五单元第1讲基础训练题组(A)一、选择题1人民政协是中国最主要的协商民主制度载体,在政治协商中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尊重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人士的特点,包容统一战线成员在信仰、利益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政协委员不论职业和党派差异,都享有平等的议论权,人民政协坚持在考虑少数意见的情形下,达成反映公共利益的共识。其体现出的政治精神是()A民主精神 B法治精神C共和精神 D平等精神【答案】C【解析】协商民主是建立在维护公共利益这个崇高价值目标的基础上的,它要求协商主体在协商过程中,把自身的特殊利益融入共识中,寻求一种考虑众多主体利益、体现公意的方案。在协商民主中,公共利益并非仅指多数人的利益
2、,它还要考虑少数人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商民主体现了“共和”精神,故选C项。21950年5月1日, 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公布实施,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得依据当地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的具体情况,对本法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提请政务院批准施行。”这表明()A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已落实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C五大民族自治区已经建立 D民族自治区拥有独立立法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依据当地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的具体情况,对本法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提请政务院批准施行”可知,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
3、说明这一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已落实,故选A项。3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B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C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D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体现了原则性,“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体现了灵活性,故选B项。4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
4、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不同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独立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选B项。5“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主要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后来在香港和澳门地
5、区得到成功运用,B项正确。6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多次搁置,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答案】C【解析】材料“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强调的是我国的民主法制不断走向健全,这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依法治国”方略是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并非法律体系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与小康社会目标无关,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
6、列要求。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世纪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
7、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中国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现代中国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答案】(1)特点:时间早,前期受政治运动影响而中断;受改革开放推动并与之进程需求相适应;先制定单行法,再制定民法典,循序渐进;内容不断完善。(2)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日益加深。能力提升题组(B)一、选择题11953年3月1日,选举法正式颁布施行。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
8、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下图是当时的选民证,该历史文物见证了()A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起步 B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C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D统一战线工作的落实【答案】A【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选民证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起步,故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经意味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和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排除B、C两项;该选民证是组织构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和统一战线工作的落实无关,排除D项。2蔡定剑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指出:“当年起草(1954年)宪法时,毛泽东曾要求每个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熟读苏联宪法,对一些条文不太
9、明确和有争论的地方,都要引用苏联宪法来解释或作为论据。”据此可知,该宪法()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制订过程中存在若干矛盾C深受“一边倒”方针影响D移植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熟读苏联宪法”“都要引用苏联宪法来解释或作为论据”可知,1954年宪法以苏联宪法为参考,这是受当时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故C项正确。3毛泽东在谈到中国的政党制度时曾经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民主建政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体现了()A中西方政治制度相融合B中国政治历
10、史发展的必然结果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继续发展D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趋同【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国政治历史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 41978年,邓小平发表讲话时提出:“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这一讲话()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B揭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推进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强调在立法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与法
11、制建设,故D项正确。51981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的是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政府文告,其主要内容有:“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据此可知()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政策开始确立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式提出C党和国家对祖国统一的认识深化D海峡两岸一个中国共识已达成【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一国两制”的最初萌芽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说明党和国家对祖国统一的认识深化,故C项正确;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排除A项;B项是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的,排除;D项说
12、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6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邓小平在此强调了()A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B香港只是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C“一国两制”构想因香港问题而提出D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区行政事务【答案】B【解析】邓小平强调“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实际上是在强调香港只是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普选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的壮举。下表是该次普选的两个情境。情境一青年团员组成的宣传队,挨家挨户
13、讲:“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选举出自己的代表来管理国家,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神圣的权利。”情境二天津郊区郭庄子青年妇女蒋宝珍, 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 ,等了两个小时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选取其中的一个情境,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进行简要说明。( 要求:简要写出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情境一:青年团员组成的宣传队挨家挨户宣传普选。历史现象:为了第一次普选能够成功,中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成功地实现普选,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形式进行选举宣传和动员,这次普选宣传和动员,不仅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也使广大民众能够履行自己的神圣权利,保证了第一次普选的成功举行。情境二:青年妇女蒋宝珍先选举后结婚。历史现象:第一次普选时,广大民众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选举。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普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盛举,广大民众第一次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和民主意识,正是由于广大民众积极地参与普选,不仅选举出能够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各级人大代表,也促进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