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4532 上传时间:2025-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8. 樵夫,别砍那棵树 教学目标 1把握诗的内容,体会“这棵老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3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感情。 教学难点 老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纪弦的诗歌一片槐树叶,这片槐树叶触发了作者无限的情思。其实,在生活中,也常常有许许多多能触动我们的无限情思的事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棵老树曾经触动了美国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怎样的情思。 2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乔治珀金斯莫里斯(18021864),美国记者、诗人和

2、戏剧家,19世纪20年代,他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他最著名的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 三、听老师范读,注意朗读技巧 朗诵技巧: 停顿。 重音: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表现激动、愤怒等内容速度较快;悲伤、失望、哭泣等内容速度较慢。 语调升降就是抑、扬、顿、挫的搭配。 情感要充沛。 四、初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全诗。 2学生自由发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 五、再读诗歌,深入赏析 (一)品读第一节 1诗人为

3、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诗歌开头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师生讨论明确:因为诗人与老树有深厚的感情。开头两句,开篇入题,发出真诚的呼吁,表达对老树的深情。 2找出本节中表达诗人与这棵树之间的深厚感情的句子。 师生讨论明确: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 3诗人对樵夫的态度怎样? 3 师生讨论明确:平和劝说。 (二)品读第二节 1这一节写了“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哪些原因呢? 明确:“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2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师生讨论明确:动情地责问。 (三)品读第三节 1怎样

4、理解“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这句诗? 师生讨论明确: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从中可以看出“我”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却是情之最真的体现,诗人无法抑制泪水,因为老橡树曾经带给他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2这一节中,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师生讨论明确:恳切的哀求。因为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 (四)品读第四节 1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讨论明确:这一节,诗人先是对老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警告他别伤着那棵树。 2怎样理解“当

5、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这句诗? 师生讨论明确: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3这一节诗人在写法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效果? 师生讨论明确:这一节由前两节的第三人称换成了第二人称,直抒胸臆,对老树诉说衷情,表达对老树的深切依恋和热情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这时诗人的态度有何变化? 4 师生讨论明确: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六、学生自由讨论,深入探究诗歌内容 1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讨论明确: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阴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愿望? 师生讨论明确:老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纯真童年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七、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通过配乐朗诵、自由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等方式,品味强烈的思想感情。 八、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