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764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课资料学案:《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ks5u学习目标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了解全球人口容量及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3.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的相应措施。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2环境人口容量(1)影响因素(2)估计:存在_、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三种观点。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1)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2)要求2意义3实现的保障措施区域具体措施世界_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_的秩序,保证_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尊重_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

2、制宜制定本区域_战略我的疑惑1234探究点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探究材料】汉朝时期内蒙古草原大约生活着8万多游牧者,草场质量非常好,牧人的生活很富足。汉乐府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就是生活现实的写照。到明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20万游牧者,草场质量好,生活富足。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大量人口拥入,人口急剧增加到60万,牛羊的存栏量明显增加,草场质量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迹象。但人们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保证生存。到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人口已超过80万,但由于国家对草地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大,人们依然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

3、现象非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风吹草地见老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探究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2相同的草地在不同时期能够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不同,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阅读教材P13图1.12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探究三种观点,你赞同哪种?为什么?【规律总结】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必须考虑的因素: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考例探究1】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2011年中国人口为13.39亿人,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

4、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表1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0.10.12 000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万)面积(平方千米)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年径流总量(有效)(立方米)8 20016万920万800万2 200亿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解

5、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探究点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探究材料】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探究问题】1材料中所提到的“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 10亿这个数字指的是什么?2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

6、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多能养活16亿人。这16亿人和材料中的10亿人之间有什么区别?3分析探究点一材料中的数据,哪些数字表示的是环境人口容量?哪些数字表示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4人口合理容量的提出有什么意义?5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务的艰巨性?6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哪些措施?【规律总结】人口合理容量看似一个人口问题,

7、实质上是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因此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例探究2】研究和制定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A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前准备区环境人口数量资源生活文化乐观者合理健康未来人口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公平大多数人地持续发展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反映了这片草原有一个能够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为其环境人口容量。所谓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2.各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资源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

8、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人口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反之越大3.考例探究1(1)森林耕地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2)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但人口过多会带来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只有发展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9、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第(1)题,该地区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因此,森林成为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第(2)题,人口大国,不一定是人才强国,通过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人才强国。探究点二1指的是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16亿人是环境人口容量,10亿人是人口的合理容量;二者的区别是: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

10、小于环境人口容量。3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60万、80万、150万;表示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是:8万。4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5现实中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若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的难度也很大。6(1)就整个世界来说: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2)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考例探究2Bks5u研究和制定人口合理容量在于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为经济发展做筹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