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6763 上传时间:2025-11-1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召公谏厉王止谤》.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发散思维课擂台赛 亮出你的风采1、提问不解之处期待着你难住老师和同学(13分)2、评价精彩之处3、质疑有误之处期待着你给老师和同学一个惊喜(13分)辐合思维课读一读准备抢答(评分标:答对一题加3分,答错倒扣3分,每题只抢答两次,两次以后仍不得分,则该题作废。)比一比显示你的智慧A、国人谤王B、亲戚补察C、其与能几何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说人坏话。今义:诽谤。古:指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除父母兄弟之外的亲属。古:几个,多少。今:数学概念。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十分,很。(1)下列词语

2、的古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公开议论批评别人的过失。AA、民不 堪 命矣B、吾能 弭 谤矣,乃不敢言C、川 壅 而溃,伤人必多D、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E、为民者 宣 之使言F、胡 可壅也堪:忍受。弭:止。壅:堵塞。决:决定。宣:宣布。胡:何(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两项()疏通河道。开导,引导。DEA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B 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C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D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说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之:代词;这样。之:代词;谤者,即指责朝政的人。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

3、汉语里的“的”。ABA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译文: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财富、用度于是产生出来。B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C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译文:堵住老百姓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译文: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畅通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A于是:于:介词,从;是:代词,这。D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译文:堵住老百姓的嘴,比堵住河流更严重。(5)理解文意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召公是当时具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之一,他已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诫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和“土地生财”的比喻,形象而贴切。C、本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服力。D、周厉王是个极其残暴的统治者,对于敢指责他的人,他就派巫者去杀了他们,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D议一议说出你的观点召公讲得如此有理,如果按照召公所说的去做,国家一定会大治,为什么厉王会拒绝接受?作业布置:每课三件事。古文三件事:一、积累常识(文化、文学、文体常识);二、积累实词和虚词;三、翻译难译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