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焉】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在他们中间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在其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翻译: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焉:从这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翻译: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人。焉:在这件事情上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翻译: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游黄山记)翻译: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
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翻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翻译: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翻译: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翻译: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翻译:不通晓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翻译: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翻译:盘旋地、曲折地,密接如蜂房,回旋如水涡,不知矗立着几千万座。囷囷:,曲折。矗:高耸。落:座、所,量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翻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