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园地七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课前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二十四节气,你们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日积月累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mng)夏/暑相连。秋处(ch)/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读准节奏,“/”表示停顿。2.吐字清晰。读准多音字“处”的读音。3.需重读的字:清、暑、寒、寒。读一读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变化,把一年365天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当中。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反映
2、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解一解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了便于记忆而根据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编成的歌谣。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歌是由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组成的。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夏至、冬至,分别表示酷暑、严寒来临。春分、秋分时,昼夜长短相等。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惊蛰,表示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清明,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
3、,气温逐渐回升,草木繁茂。谷雨,雨水增多,谷类作物茁壮生长。小满,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芒种,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露水。寒露,气温更低,露水都快要结冰了,渐有寒意。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到最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处暑是炎热的天气即将结束的日子。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到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节。立春一日,百草回芽。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得凶。秋分
4、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拓展链接节气谚语月亮姑娘做衣裳(shang)我爱阅读朗读指导借助拼音阅读故事,认读生字。试着根据上下文猜读不认识的字和词语的意思,然后查字典验证自己的猜测。另外,朗读时还应抓住描写月亮姑娘变化的句子,以及写裁缝师傅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月亮的变化过程(有时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有时像弯弯的镰刀;有时像只核桃;有时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通过“做衣裳”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趣,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阅读卡片1.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套衣服?为什么每次做出来都不合身?做了三套衣服。因为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月亮姑
5、娘的变化:有时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有时像弯弯的镰刀;有时像只核桃;有时圆圆的,像一只圆盘。作者分别将月亮姑娘比作眉毛、镰刀、核桃和圆盘。2.月亮姑娘是怎么变化的?作者把月亮姑娘每一次变化后的模样比作什么?影子的故事早晨,太阳公公慢慢地从东方升起。小松树旁边出现了一个长长的影子,影子打了一个哈欠,又伸了伸懒腰,然后打量了四周,脸上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对旁边的小松树说:“喂,小松树,你怎么长得那么矮?你看我多高啊!”拓展阅读松树微微一笑,说:“你现在比我高,但你不会总这样高。”影子不相信地哼了声。微风吹着大地,太阳慢慢升高了,这时影子慢慢变矮了。他伤心地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小松树回答道:
6、“你的高和矮都是由太阳公公决定的,不信你去问问看。”“是吗?太阳公公。”影子抬起头来,看着太阳公公问。“是的,孩子”,太阳公公对他说,“由于地球的转动,我每天都在变化。我升高你就变矮;我降低时,你就会变高。只要你等到下午,你就又会变高了。”下午,影子果然又变高了。正当他高兴的时候,忽然看见自己正在慢慢地消失,便急着大喊起来:“太阳公公,请您别走!”太阳公公摆摆手,笑呵呵地说:“孩子,别担心,明天早上我们还会见面的。”说完,太阳公公和影子都不见了。四周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只有小松树依然挺立着。思考:你站在太阳下,你的影子会变化吗?会怎样变化呢?会 变 化。太 阳升高时,影子就会变矮;太阳降低时,影子又会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