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0鱼会游到纸上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0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自读释疑(1)鱼会游到纸上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2)“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用同伴互助的形式探讨以上问题,并学习生字词,同时提出有不懂的问题相互探讨。)0自读检查港哑聋徽挥苟绣澈壶缸罢0读文,理解词语泉白如玉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工笔举止特别罢了忘我的境界0泉白如玉: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这也是玉泉得名的原因。读文,理解词语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苟,苟且,马虎。要注意结合文中描写青年人画鱼的神态和动作的具体
2、语句,展开联想,想象所画金鱼的细致部位,来体会青年人专注认真的品质。融为一体:融合在一起。文中用这个词突出表现了青年人观鱼、画鱼时的忘我。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受青年人全身心投入的执着精神。0忘我的境界:“忘我”就是忘掉自己,也就是那位青年人喜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罢了:在本课中是语气助词,是“仅此而已”的意思。举止特别:“举止”是指行为动作,“特别”指的是独特、与众不同。课文中指那位青年人的行为、动作与众不同,非常特别。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工笔: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与“写意”相对。0再读课文,注意重点语段的朗读,读
3、出聋哑青年的专注细致和人们的赞叹。再读感知0课文讲了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主要人物是谁?课文主要讲什么?回顾课文,思考问题0“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女孩惊奇的赞叹作者的描写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而之所以画得像活的一样,正是他专注认真,坚持不懈的结果。0课后作业抄写文中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句子。抄写生字词。0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00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联系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说一说:“游”是什么意思?0鱼游到了纸上“游”是对画家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将鱼画得栩栩如生。0这位青年
4、为什么能把鱼画得如此鲜活、逼真?请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读文解疑00内容理解0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写出了青年人的忘我状态。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鱼画活了。00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句话。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真是如痴如醉呀!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
5、”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地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鱼怎能不游到纸上来呢?0“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0鱼画得生动形象,像活的一样。这是对画家的称赞,赞叹其画技高超,将鱼画得栩栩如生。0面对作者的赞叹,这位青年是怎样回答的呢?特别是当他看到作者写给他的“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时,是怎么回答的?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讨论1:“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讨论2: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0思想方面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坚持不懈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写法方面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三是平时注意细致入微的观察。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01.多么可敬的一位聋哑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与他进行交谈,但可以与他笔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2.结合课文第6、7、8三个自然段和插图,想象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围绕着聋哑青年作画的专注态度和画技的高超,老人、青年和小孩是如何赞叹和议论的。可以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小练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