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读导引】一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大主题: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曲折历程。三大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时间表现原因认识初步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筹建新中国(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2)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完善(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止“左”构建完成新
2、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左”倾错误恶性发展发展完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改革开放的进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民主法制日益完善11954年6月以后,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都以极大的篇幅登载阐明宪法草案的通俗文章,广播电台连续举办宪法草案讲座,各出版机关一共出
3、版了1 184万册宪法草案单行本和大量有关宪法知识的书籍。民族出版社还将宪法草案译成多种民族文字。这些做法()A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C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D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D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大力宣传宪法草案的相关知识,这为群众了解宪法以及宪法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直接关联,排除A、C两项;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B项。二、新中国外交的四次调整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
4、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表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求同存异”的方针。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表现为与日、美建交。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贸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到发展为积极谋求建立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重大发展。21969年2月,尼克松总统上任伊始即指示基辛格“试探重新与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7月,美
5、国宣布对中美之间人员往来和贸易交流放宽限制。1970年1月,经美方首先提出,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举行。上述史实印证了()A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经破产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D中国重返联合国威望空前提高A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主动修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而第三世界崛起,中国国力增强,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故选A项;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标志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B项;当时美国对华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主动修复与中国关系仅出于现实利益考量,故排除
6、C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故排除D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中苏(俄)关系的发展1中美关系(1)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又推行孤立中国的政策。(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中美之间
7、存在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可做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2中苏(俄)关系(1)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上、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则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而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模仿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起了巨大的作用。
8、(2)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处在对抗和僵持阶段。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了能和美国争霸,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的严词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严重威胁中国的边境安全。(3)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苏(俄)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当前,中俄致力于建立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3“黑鹰”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先进军民两用直
9、升机,其飞行性能十分优异,也是美军现役的通用直升机之一,_年中国曾进口了24架此种飞机用于高原飞行任务。在横线处应填入的年份是()A1954B1964C1984 D1994C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演进,美国向中国出售先进战机说明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由所学知识可知从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处于敌对状态,美国不可能向中国出售先进战机,故A、B两项排除;中美关系缓和是为了共同对抗苏联,苏联解体后,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美关系又进入低潮,D项也排除;故选C项。例(2020山东等级考试模拟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愿在平等、
10、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与国民党集团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通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向各国留在北京的领事馆发送了包括上述内容的毛泽东的声明和他本人的信函,请他们转交各自政府。10月5日,英国留驻北京的总领事格雷厄姆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信件,作为对10月1日周恩来信函的回答:“英国政府正在认真研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的局势。英中之间友好、互利的商业和政治关系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代,希望今后继续如此。有鉴于此,英国政府建议,在对中国局势研究结束之前,英国领事官员与中央人民政府管辖领土内的合适权力机关之间应建立非正式的关系,以使两国政府更便于接触,并推动两国间
11、的贸易。”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据金光耀19491950年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对“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作出合理解释。解析首先要明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与国民党集团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据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作答,即从新中国政府角度、从英国政府角度。从新中国政府角度考虑,政府坚持与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既然英国政府没有明确表示同意这一点,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也就非常正常了;从英国政府角度考虑,自1840年以来,英国在中国取得了若干特权,虽然新中国成立了,但是英国仍然妄想保持其在华
12、权益,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也就非常正常。答案(1)从新中国方面作答角度1: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愿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新的外交关系。角度2:新中国推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2)从英国方面作答角度1:英国没有正确认识中英关系的变化,并幻想保留在华侵略权益。角度2:英国没有明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没有申明尊重中国领土主权等原则性内容。“解读”类试题体现出新高考试题更加灵活开放的特征,同时也符合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整体方向,对考生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解答此类试题的方法如下:(1)通读材料,根据时间信息勾
13、画出与之相应的宏观时代特征。(2)链接教材,找出与试题相关的具体知识点。(3)去粗取精,对所学知识进行筛选,选出足以支撑题目材料所描述现象的素材。(4)组织材料,从多个角度对题目现象进行解读。4(2020山东高三二模)(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图是19491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示意图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结合史实,对材料图中“出访次数”的特点进行解读。解析根据材料“19491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示意图”可知,这段时间“出访次数”非常少,这一现象的形成跟中国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国际政治格局、中苏关系变化等都有关系。答案解读:19491
14、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非常少,这一现象跟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两极格局对峙之下,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紧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异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区别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行使权力主体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协调
15、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权力机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相似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5近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B中美两国实行不同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这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不同,实现民主共和的道路也不同,即两国的具体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不同,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