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人买履教学纪实 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文言文,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是本课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对策: 1.利用猜谜游戏和接话挑战 ,激发兴趣 2.运用多种读书方法和学习方式,感悟寓意 3.在多层次的朗读中,品味文言文的美 主要的教学模式(名称): 趣中激情善读乐读;读中品评悟理欣赏 主要的理论依据(基本理念):对学生而言,学有乐趣是学习的起点,学有方法是学习的钥匙,实现乐学到会学的转化,是学习成功的标志对教师而言,贵在善教,遵循学科特点,探求相宜的策略,寻找相宜的途径,创造学习语文互动生成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履” 2.正确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4.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纪实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齐答)喜欢 师:那我说一个大家猜猜 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 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 生:(齐答)鞋 师:对鞋,古时候叫什么? 生:(齐答)履 师:这个字比较难写,注意看是怎么写读一遍记住了吗? 不看黑板,写一遍(学生练习写“履”字)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会写“履”字了,能试着用它组词吗? 生:步履 生:履历 生:买履 生:如履平地(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我这也有一些词,一起读一读(出示:削足适
3、履如履平地步履艰难履行) 师:这几个词语中的“履”字,应该怎么理解? 生:削足适履的“履”的意思是鞋,如履平地的“履”的意思是走,步履艰难的“履”的意思是脚步,履行的“履”的意思是执行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我们看一看“履”有几种解释“履”有脚步的意思,有鞋的意思,有走的意思,有执行的意思一字多意是我们中国汉字的特点,当我们对这个字的意思不能一下子了解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面理解这个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当中能够使用它 师:昨天刘老师买了一双履,是好几种颜色的花履,我太喜欢我的履了(生笑)你们笑什么呀?听我这么说,习惯吗? 生:不习惯 师:那说什么你习惯怎么说? 生:鞋 师:古时候说
4、买履卖履可以,现在再说,就不合适了可见到什么时候就要说什么话那古时候的成语郑人买履,现在是不是就可以说成郑人买鞋呢?行不行,你说 生:不行,因为“郑人买履”是从古时候留下来的,不能随便乱改 师:就是说不能改成郑人买鞋对吗? 生:是的,我认为现在把它改了有点不尊重历史 师:的确,不能改成郑人买鞋,因为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今天我们要学的郑人买履这个成语故事是一篇古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开始范读课文,请你们认真听,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师范读课文,学生做标记) 师:好了,我读完了你们都标记了哪里? (生汇报,师板书:“宁信度,无自信也”,“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先
5、自度其足”, “及反,市罢”) 师:学贵有思,思贵有疑,能提出问题说明你们是真思考了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竟然有这么多难理解的地方,说明文言文还真难学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生:可以看注释 师: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还有吗? 生:可以查字典 生:可以上网查 生:可以逐字理解再连成句子 师:刘老师再送你们一个学习方法,有一句话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其中的意思自然而然就知道了”知道是哪句话吗? 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也是我们现在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叫多读读的数量多遍数多,获得的知识就多古人的办法行不行啊,试试才知道下面就请同学打开书,综合运用这些办法自学
6、课文目标:逐字逐句读通读懂课文,有信心吗?一会你们可要接受挑战的! 师:有一句话说:积小步方能至千里,积小流方以成江河我想通过同学们的自学,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收获,一定会在挑战中获得成功现在敢接受挑战吗! 生:(大声齐答)敢! 师:挑战的题目叫“接话”什么叫接话呢?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我说上句,你们用原文来接下句先来试一句 古时候郑国有一个人叫郑大年,在他身上总发生一些可笑的事一天他买了一件新衣服,穿上一看很合适,可往脚下一看,鞋太破了,和衣服实在搭配不到一起去,于是他就想 生:置履 师:置在这里什么意思? 生:购买 师:打定主意后他就拿出尺子先 生:自度其足 师:什么意思? 生:自己量自己脚的尺
7、码 师:“度”在这句中读什么? 生:du 师:读du时什么意思? 生:量自己脚的尺码 师:量好后,他把尺码 生:置之其坐 师:什么意思? 生:放在自己的坐位上 师: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的意思发生变化了,谁发现了? 生:在这句话中置的意思变成了放 师:要想使语文知识学得扎实,准确运用对比的方法很重要还有一个字 生:是坐 师:现在怎么用,组个词 生:坐下 师:课文中呢? 生:同坐位的坐 师:然后啊,他就高高兴兴地走出家门 生:至之市 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之变成往去 师:去哪了呢? 生:去集市 师:可他却忘了 生:忘操之 师:忘拿什么了? 生:尺码 师:这就是课文第一句话讲的事,谁能讲讲?
8、生: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却放在自己的坐位上了,到了集市才想起忘了带尺码了 师: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师:读读行吗? (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没有韵味) 师:她读的是又准又流利,一般课文我们都这样读可我们今天读的是文言文,文言文在朗读的时候是要讲究停顿的原来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为了学习方便课文中加入了标点有标点的地方自然要停顿,但有些句子根据它的意思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需要拖长音表示停顿,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别人也能听懂我给你们读一遍,行吗? (师范读后请学生练读,并请学生再次读) 师:接着接话郑大年来到集市,挑了一双满意的鞋,卖鞋的问: “你要多大的?” 郑大年摸了摸口袋,
9、一拍脑袋说了一句 生:吾忘持度 师:说什么了? 生:我忘了拿尺码了 师:谁能把当时他说这句话时的感觉读出来? (生试读) 师:于是他就要 生:反归取之 师:哪个字词的用法变了? 生:是反,现在是反正的反,课文中是返回的返 师:看他转身要走,买鞋的一把拽住他问:“你给谁买鞋啊?”他说:“当然是给自己了”卖鞋的听了便问 生:何不试之以足 师:问什么呢? 生: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师:卖鞋的老板问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会以为他不想买鞋,不理解他 师: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试读) 师:可他却回答说 生:宁信度,无自信也 师:什么意思? 生: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师:猜猜,如
10、果卖鞋的老板再劝他,他会不会改主意?为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从宁这个字看出来他不会改主意的 师:只肯用一个办法,别人劝也不听,这样人我们可以说他“顽固” 师:等郑大年回家取回尺码再回到集市时发现集市已经 生:市罢(集市散了) 师:自然他就? 生:遂不得履(没买到鞋) 师: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郑大年可不可笑? 生:可笑 师:今天郑大年就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师用郑大年的口气说)我郑大年一向守规矩,可竟没买到鞋,何故?各位挚友可否赐教予我? 生:因为你只知道用尺码买鞋,而不知道用脚试试 师:难道用尺码买鞋不对吗? 生:也对,但你不会随机应变 师:希望同学们以后都不要犯郑大年这样的错误,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做一个懂得随机应变,会处事善处事的人文言文有意思吧?那咱们一起读一遍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尝试着去背一背课文 (学生练读后试背) 师:背下来了吧?学习很简单,就看你用不用心记住,现在你背下来了,叫暂时记忆,明天你再背一遍,过几天再背一遍,这样你一辈子都不会忘最后再送给同学们一篇文言文矛与盾,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利用多读的方法把它读通读懂读出韵味也可以像我们课堂上这样添枝加叶地读给伙伴听用心做到这些你自然就会背了,这才叫真正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节课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