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草原_北京课改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2112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草原_北京课改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草原_北京课改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草原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谁见过草原?(板书课题草原)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2、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3、出示学习目标( 同上 )。二、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2、“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合作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如:勾勒的意思。)四、展示。五、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无边的( ) 迂回的( ) 静寂的( ) ( )的空气 ( )绿毯 ( )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 美,赞美了草原人民 美。六、总结。 通过对草原的初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请谈一谈。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2

3、、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重点难点: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学 习 过 程一、导入示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适时板书: 景色优美 情谊深厚2、示标(内容同上)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空气( )、天空( )、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默读25自然段: 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 、激情相见、 、 、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三、组内合作交流。(组内解决疑难)四、展示。五、检测。1、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2、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