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观课感 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1404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观课感 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观课感 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桃花心木观课报告(一)桃花心木是一篇借树喻人的哲理性文章,南宫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种引领,课如人,展示了她的教学艺术。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在原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在质疑、朗读、感悟中,逐步走向运用。这就是工具与人文的统一,是学语文与用语文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这样。1、以质疑存疑为导入,开启思维。原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提出“第一次读课题时产生过什么疑问?对课文内容有过什么猜测?”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欲望,也给他们更多的探究空间。2、以合作探究为手段,感悟文本。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学习

2、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种树人看似随意实则有心的奇特的种树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原老师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合作探究时间,利用表格“种树人的奇怪做法,作者的疑惑,种树人这样做的原因”引导学生去读文,去生疑,去发现。同时模拟对话情境“假如你是种树人的创设”,加深感悟。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以领悟写法为延伸,实践运

3、用。“不确定”在文中具有提纲契领的作用,原老师抓住这个词语进行研读,既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很好地体会种树人的用心和育人的道理,也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理解内容、感悟生活。重点放在了“借物喻人”写法的学习运用上。“小练笔”以填空的形式当堂进行练习,给了学生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这既是对前面写法的迁移实践,又为课后提高难度的练笔做了铺垫。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

4、,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桃花心木观课报告(二)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

5、、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桃花心木是一片哲理深刻的散文,通过评听此堂课,让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定位思考。首先,此堂课的阅读教学体现出了自主阅读的特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所以慕容老师在这节课的阅读实践中,力求做到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整节课,他坚持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同时为了防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浅层次的数度,一、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所体现。例如,借种树的道理,说明人也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2、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见平时训练很到位。(如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去读,教师引导理解)突出了重点,如种树人说的话是课文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做了重点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