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
2、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本单元由长城赞索桥的故事我站在铁索桥上白鹤梁的沉浮秦始皇陵兵马俑五篇课文组成,体现了“遗迹”的主题。本单元内容是引导学生走近历史,体会我们灿烂悠久的华夏文化,引导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产生关注、理解和热爱。这五篇文章,分别通过对联、故事、诗歌、记叙文、说明文等形式展开对遗迹的描述,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
3、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的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
4、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 3.通过本次综合活动,学生要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家乡的文化传统
5、可以反映家乡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家乡的风景名胜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家乡的特色产品或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它们的历史渊源、经济价值、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二活动方式此项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地探究或了解,自己的家乡进行实地调查或考察。实践活动形式较多,以小组活动为主,将班级分为三组: 家乡的传统文化1.活动准备。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地进行活动策划。 2.活动内容及过程。(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日、传统习俗或文化艺
6、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2)开展研究学习活动。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1)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 (2)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的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3)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4.活动方式。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
7、动成果录。第二组: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1.活动准备:开展此项活动,事先需精心组织策划,老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指导。老师要事先与风景区景点管理部门取得联系。 2.活动内容及过程。(1)实地考察景点,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搜集一些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2)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做宣传和服务的活动。(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分享收获,并分组写出考察报告。 (4)将考察报告整理成建议书,送交各风景区及其管理部门。3.活动方式。实地考察,活动记录,讨论、交流。第三组: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1.活动准备。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及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2.活动内容及过程。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
8、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 3.活动方式。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三活动实施1.组织形式。此项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或进行调查或考察。实践活动形式较多,宜以小组活动为主,可让学生自由结合成15人左右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在总结评价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 2.老师配备。需配备专职指导老师一名。四活动成果展示与汇报1.展示的成果。心得、所获知识和照片等。 2.制作的广告宣传画和所撰写的宣传文章。3.学生的变化。带队老师作记录。五活动评价综合实践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是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并激发起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怀,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自我阐述与评定、其他同学推举与评说等。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六结束语同学们,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反映家乡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家乡的风景名胜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让我们热爱美丽、可爱的家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