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妙语批试卷∣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1201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妙语批试卷∣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妙语批试卷∣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妙语批试卷∣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妙语批试卷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2.通过学习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汉语语言的妙趣和丰富内涵。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拓展。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2 理解康有为的批语妙在何处。教学难点:课文中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妙语批试卷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谁批试卷?批谁的试卷?批语是怎么写的?妙在何处?)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篇课文。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注意读准字音。三、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文情况。四、你能解决黑板

2、上的哪些问题?(1.谁能根据找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康有为)(康有为的批语是)这是第几自然段的内容?谁能读读这一自然段?题为“廉吏民表”这是什么意思?(清廉的官才可以做民众的表率)你是从哪一自然段获得的信息?(2自然段)那我们看看从这一自然段中还能获取哪些信息?(这话是从宋代包拯奏折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引来的。)谁来读读这句话?谁能借助工具书或资料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廉洁奉公的人,是民众的表率,贪污受贿的人,是危害民众的奸贼。)由此可见,“廉吏民表”中的“表”字是什么意思?(表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一个考生明明明不懂考题的意思,却偏偏不懂装懂,舞文弄墨,他居然写道)什么

3、是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位老兄的话。如果你就是康有为,看到这样一张试卷,有什么感想?(哭笑不得)能找到一个和哭笑不得相近的词吗?(啼笑皆非)这位老兄答非所问,居然能把“表率”理解为“摄氏表”“华氏表”着实令人啼笑皆非啊,那么追究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谁能用书上的词来回答(不懂装懂 胸无点墨 不学无术)什么是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康有为的评语,老师读一读,看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妙)妙在哪里?谁还能读一读康有为的评语,谁能说一下康有为批语的大意是什么意思呀?(既然考生把“廉吏民表”与“表”混为一体,那么康有为便把“阎锡

4、山”与“山”放在一起,用相同的错误风趣幽默的讽刺了这位考生的无知。)这批语的确批得好,批得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巧妙的暗讽了这个不学无数之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是一个怎样的人?(才思敏捷,聪明机智)那么如果给你一次做主考官的机会,遇到这种无知的考上,你会做出怎样的批语呢?看来同学们也都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啊!课文2、3自然段向我们交代了事情的经过,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故事的结果,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谁来说一下“谬误比照”“妙趣横生”的意思?正因如此,使得大军阀阎锡山在看了考卷和批语后也是啼笑皆非,无言以对。你了解阎锡山这个人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的资料。那么阎锡山与这个故

5、事的起因有什么关系吗?找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晰,文章短小精悍,却详略得当,结构严谨,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

6、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

7、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中国语言的魅力及幽默)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板书设计:妙语批试卷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起因经过谬误对照 妙趣横生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