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9.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_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1192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9.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_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9.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_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学反思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是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谙于世故的老婆婆,凤姐女儿巧姐的命运与她密切相关,巧姐判词和留余庆曲中均提及刘姥姥。这个老婆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刘姥姥在回目上出现了四次: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41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113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从篇幅上看,第6回、40回、41回三大整回,以及39回后半回、42回前半回、113回前半回、119回后半回,都是浓墨重彩的刘姥姥正传。本次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一、重点字句:教学本课,主要从字词入手,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把文面读通读懂。老师及时反馈,随时正音,

2、并且鼓励学生在品读的同时,作简单的批注。第二课时主要抓住“笑”,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笑中推测人物的性格特点。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精美的辅助课件,也没有哗众取宠的各种表演。从文本入手,引导学生抓关键字“撑”“伏”“滚”“喷”来反复推敲隐含着的黛玉、宝玉、湘云、刘姥姥、王熙凤等等人物的个性。我特别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中描写人物的其它句子,从不同视角谈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一点都不觉得累,学得相当轻松,精彩的回答也赢得老师的赞赏。 二、方法引诱: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总体思路: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教语文,是这堂课的真实写照。返

3、璞归真,回归语文。我想,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当前最应该做的。何谓“实”?何谓“本”?何谓“璞”?何谓“真”?“有真意,去粉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教学规律办事之谓也。语文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文的教学和训练。语文课如果离开“讲、读、抄、背”,搞一些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那只能是占道旁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有些经验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我们的任务是将其吸取过来并加以革故鼎新。不足之处:刘姥姥究竟有什么可笑之处?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和让学生做动作,体会刘姥姥夸张的语言,诙谐的动作、神态十分可笑。设计意图:品味文本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初步感知刘姥姥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从字句上重点分析,学生将注意力更多放在贾府身上,容易忽视主人公。改进措施:在学习开始时,采用正侧描写手法,先主要叙讲刘姥姥,然后通过对比,逐次分析贾府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