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8285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词二首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并默写课文。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比,感受作者所处时代不同,性格、经历不同,审美情趣和处世态度也有所不同。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格和精神。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所处时代不同,性格、经历不同,审美情趣和处世态度也有所不同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梅花的资料。教师准备演示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赏析,导入课文。同学们知道梅花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梅花!(学生们交流整理的有关梅花的资料。)同学们说得很对,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高贵的品质。请看!(教师课件展示梅

2、花配诗图片,师生一起赏析。)二、出示课题,讲解词牌。赏析结束后,课件出示课题卜算子·咏梅,简单讲解词牌名。三、借助工具书,读懂“梅”之意。1以前我们一堂课一般是学习一首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卜算子·咏梅,大家有没有信心?2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大意。3教师启发学生说出两首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四、整体感知,找出“梅”之异。1同学们真了不起,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想一想,究竟毛泽东和陆游两位诗人笔下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笔下的梅花分别有哪些特点?(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抓住理解,如陆游词中的“寂寞”“独自愁”“香如故”,毛泽东词中的“

3、俏”“笑”等。)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板书:孤独、悲观、孤芳自赏,顽强、大度、默默无闻等词语。学生在说出这些特点时,教师应让他们联系具体词句来谈。)第二课时五、知人论世,了解“梅”之魂。1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读和思,看出了这两位诗人笔下的梅花的不同点,非常不简单。古人说“诗言志”,如果我们能了解诗人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两首词的,那么就更能明白词的真正寓意。(大屏幕出示背景资料)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因坚决主张抗金,受到投降派打击,也得不到皇帝信任,他陷于孤立,感到悲凉、寂寞,所以作词。毛泽东写这首词时,可以说是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国内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外美帝鼓吹反华,

4、苏联背信弃义。这时党内很多人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毛主席写此词鼓励全党。2学生齐读后,教师点拨。作者仅仅是在写梅花吗?他们分别是要告诉读者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明白了陆游其实是在写自己的落寞、凄凉和坚贞不屈。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诵陆游绝命诗示儿。对于毛泽东写此词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回答:是鼓励全党同志不要害怕,要像梅花一样坚强无畏;针对当时苏联攻击中国共产党想当国际共产主义领袖,毛泽东告诉他们,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为了争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而是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当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可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些句子中来体会。3在学生说出陆游表达的感情后,师相机指导朗读。是啊,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告诉那令人悲愤的南宋皇帝(生接读: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告诉那令人愤怒的南宋权贵(生接读同上内容)4在学生说出毛主席要表达的情感后,师也相机指导朗读。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告诉美帝国主义(生接读: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