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麋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出示图片)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麋鹿。(板书课题)谁来喊喊他的名字?(真响亮,能更清晰点吗)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二初读课文1让我们走进文本,一起去了解这种奇特的动物。没有目标的朗读是盲目地朗读
2、,请带着这样两个要求去读文章。(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喜欢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然后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听,互相评价、提意见。想想写了什么。想想课文围绕麋鹿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学生读文。三 初步感知谁来把自己喜欢读的句子或段落读给我们听听。第一自然段1谁愿意给他一些评价?2学习悄无声息A有一个字音读得特别准当他读qiao时,有两种意思:忧愁 寂静无声B他还有一个读音读能组几个词吗C把这个字放回句子读一读,读出他的意思3区别放养和饲养A谁来说说放养的意思(出示句子)B饲养和放养有区别吗?你能通过读句子说说吗?(出示句子)C让我们看一下黄海
3、滩涂的照片和动物园的照片,你能结合图片说说吗D如果你是麋鹿,你更喜欢哪个?把你的喜欢读出来。饲养虽然没有放养自由,但也不错,谁愿意来读读。E能用一句话说说这小节的意思吗(导:黄海滩涂就是麋鹿的生长环境)板书第二自然段A他读得怎样?B有一个生字读得特别准:姜 相信你们对这个字一点都不陌生,由这个字你想到哪些词?(生姜孟姜女)谁来介绍一下姜子牙?由这个名字你想到了什么?(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C整个这节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你能找出来吗第三自然段A这是文中最长的一小节,谁有信心读好?B学习哺乳动物。什么意思?哪些是哺乳动物?什么又是草食性哺乳动物?(出示:草食性哺乳动物)C(出示句子:)你能将红色的字
4、换个词语吗?这个破折号如果换成文字,你觉得可以换成什么文字(怎么独一无二呢?)好,我们配合着来读读这句话,我读红色的,你们读嘿色的。你看,这个破折号虽然不发声,但他也是一种语言,谁能把他读好?D这小节里还有一句的标点符号很特别:(出示)你能把他读好吗?这个生字(涉)读得也很好。这几个词语写的是麋鹿在水中的活动,能说说跋涉是一种什么动作吗?这是一种怎样的活动,辛苦的,请你把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这个涉还有什么意思呢?涉及E麋鹿除了在水中跋涉,还在沼泽中跋涉。(出示沼泽)这是一种怎样的环境?(出示沼泽地)F这么长的一段读好不容易,但能把这么长的一段话用一句话来表达更不容易,谁来?第四小节A过度:
5、所有这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生活习性。还有哪一小节写的也是生活习性呢?B指读这节写了麋鹿的繁殖、生长对照板书,小结:文章向我们介绍了麋鹿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还写了什么呢?(传奇经历)谁来把他的第一段经历读给我们听听.第五7小节A能用一句话说说第一段经历吗(在国内有出现至绝迹)绝迹就是?这段话中还有一个词跟这个词意思差不多:销声匿迹还能说几个跟这个词同结构的成语吗B很想听听麋鹿的第二段经历C(出示长句:后来)觉得他读得怎样?还有谁来读读。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把这个长句读得这么流利的吗(停顿)谁来跟他一下。谁来读读麋鹿的最终结局?学习沛字:说说说对这个字的了解?想怎样学这个字水势湍急,行
6、动迅疾的样子:沛然。沛沛。 充盛的样子:充沛。丰沛。 有水有草的地方。 跌倒,倾仆:颠沛(挫折困顿)。 古同“旆”,旌旗在这里,这个字却带着许多凄凉,让我们把这个字送回句子读读。小结:听我刚刚几位同学的朗读,你觉得麋鹿的经历是怎样的?拓展延伸: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已经把这篇文章读通读顺,而且还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麋鹿向我们介绍了麋鹿的生活环境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能不能对照板书,用几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桌互说。我们把这么长的文章读成了几句话,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相信我们还能把短文读长。布置作业在音乐声中书写麋鹿教学反思麋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珍稀
7、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课文的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层次清楚,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麋鹿这样一篇说明文,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讲清楚课文内容是容易做到的,但这显然又是不够的。我在备课中搜集了许多有关麋鹿的资料,也捕捉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与文本进行有机整合,尝试着挖掘说明文中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与麋鹿近距离的接触,努力去进行一次情感与智慧的旅行。力求将说明文上得富有情趣,情理交融。1.目标的设置。根据本课的重难点,我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知识性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一是情
8、感态度目标,从麋鹿多灾的命运中领悟到野生动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保护,体会到国家队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本节课的学习也是围绕这两个目标开展,无论是课文的学习还是达标检测都紧扣目标。2.为让学生掌握麋鹿外形的特点,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利用课件从角、毛色、蹄子、尾巴等方面与其它动物对比,进行判断,从视觉上认识麋鹿这一奇特的外形。3.第二板块主要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如果仅仅从文字表面去梳理传奇经历,抓住几个时间段,了解那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我把这部分当作教学的一个重点,并通过相关课外知识的搜集整合来补充
9、所学,深入感知课文蕴含的情感。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以课文内容为媒介,了解麋鹿发展的过程,掌握其发展的“时间”;以课文的语句为依托,加强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说清麋鹿“在那个时间段里麋鹿有着怎样的经历”,侧重对麋鹿“经历”的整体梳理。在课前设计中,我还想通过学生搜集资料,再结合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受麋鹿的每一段经历,要让学生读出情感,如:愤恨、惊喜等,情感的变化要随麋鹿的经历而变,这不仅是在了解麋鹿的经历,也不仅是在学习课文内容,更多的是透过语言文字,激发内心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觉得这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精华,可惜的是在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导致这一环节匆匆而过,心中颇有遗憾,第三板
10、块是课文第一小节的学习。感受麋鹿回归故土的新生活。让同学们在读中感知麋鹿生活在故土的幸福。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学法指导,通过自读,勾画句子,思考,写感受等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从教学设计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吃透了文本,挖掘了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但是课堂上的不确定太多,实际操作与课前预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1.学生还需培训。因为本学期刚接手本班,对学生的了解与培训正在进行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小组之间的学习过程等训练都不到位,还需继续训练。2.时间安排要恰当。每次公开教学都会犯时间上的问题,这次同样是前松后紧。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自己太“贪婪”,觉得在教材的处理上这也需要讲,那也需要说,鱼和熊掌想皆得,但课堂就只有40分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合理的选择才行,重难点的处理不太准确,造成时间分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