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人人都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实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3.通过口语交际,提高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习重点】 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学习难点】 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学前准备】 1.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据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据及相关材料。2.搜集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等不良现象的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2、)1.欣赏歌曲天堂。2.课件出示图片:(1)土地开裂;(2)白色污染。3.激情导入: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花红柳绿,碧草蓝天,像天堂一样美,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我们身边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看过以上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听音乐、看图片,交流自己的感想。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用时:5分钟)课件出示:主题:珍惜资源内容:1.为什么要珍惜资源?2.谈谈怎样珍惜资源。提问:同学们,你了解到的资源有哪些? 自读以上内容,明确要求。三、交流讨论,汇报评价。(用时:15分钟)教师提问:1.为什么要珍惜资源?2.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资源。然后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1.(1)学生准
3、备,结合资料和课文谈。(2)分类进行组内交流。第一组:水资源、大气资源。第二组:森林、煤炭资源。第三组:电力、石油及其他资源。2.全班交流汇报。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或全组一起向全班同学汇报,要求发言同学语言规范,表述清楚。3.评价补充,倾听的同学对汇报的同学进行补充。四、模拟情境,实践演练。(用时:10分钟)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谁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高。以小组为单位,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进行表演。确定两个交流主题:1.王老汉的烦恼;2.不就是一角钱吗?展示组表演,其他同学评价。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用时:5分钟)1.展示搜集到的环保格言。2.观察自己周围还有哪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
4、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1.读搜集到的环保格言。2.交流自己的心得。第二课时 习作【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建议书,掌握怎样写建议书,明确建议书的格式。2.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校园里或居住区想一想存在的问题,选出一两个例子,让学生考虑这些问题该反映给哪些部门,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可以让学生先口头说一说,最后从中选出自己满意的例子,写成建议书。 3.看漫画写感受。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作者的用意。使学生掌握漫画作文的习作方法,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学习重点】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学习难点】 结合
5、身边的事例,交换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见。【学前准备】1.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据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据及相关材料。2.搜集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等不良现象的事例。教 学 过 程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
6、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选题一:写建议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
7、,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教学环节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
8、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导案学案一、回顾引入,引起思考。(用时:5分钟)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本单元的主题。2.出示一则广告。思考:这则广告告诉我们什么?3.小结。1.思考:(1)第四单元课文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广告显示地球先生生病了。2.小组交流,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1)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谈一谈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学生汇报)(2)出示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体
9、会。二、阅读要求,明确格式。(用时:10分钟)1.教师讲授建议书的格式。(1)标题:“建议书”,写在第一行的中间,有的还可以写上所建议的内容,说明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建议,如例文。(2)称呼:换行顶格,写清楚是给谁或者向哪个单位提的建议。(3)建议的具体内容。(4)落款。2.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2.建议书的主体部分应写些什么内容?结合佳作展示的内容说一说。3.建议书的内容:(1)指出存在的问题;(2)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3)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三、交流素材,具体指导。(用时:15分钟)1.明确:将自己建议的具体内容和采取的措施、方法、步骤一一列出。语言准确、短小精悍
10、。2.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1.学生进行习作构思,列写作提纲。2.学生进行习作。3.学生完成初稿,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议。4.选出一篇较好的建议书准备参加班级评议。四、佳作展示,自由表达。(用时:10分钟)班级评选最佳习作,最佳人数越多越好。小组评选最佳习作。然后用学会的方法,再写一篇其他方面的建议书。选题二:看图作文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一、看图激趣。(用时:5分钟)1.导言:同学们,第四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环保)这节课我们也来围绕这一主题学习“看漫画写作文”。2.小结:漫画非常有趣,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笑过之后,往往发人深省。漫画是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
11、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学生拿出搜集的漫画,向同学们展示。二、指导看图。(用时:10分钟)1.指导观察方法。(1)观察出示的漫画,说说你是怎样观察的?(2)观察时还要注意什么?(3)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看到的画面。2.理解图意。3.根据漫画表现内容的需要以及你对漫画的理解,你认为起个什么题目比较好? 1.学生汇报:按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2.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你的想法。3.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他要揭露什么?讽刺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三、明确要求。(用时:5分钟)师生共同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1.根据漫画写感受。2.借助漫画编故事。3.也可以写其他的环保漫画。小组内交流图意或交流自己搜集的漫画。;四、试写初稿。(用时:20分钟)1.指导习作思路,列写作提纲。2.学生动笔写作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1.学生进行习作。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